从地球看银河中心运动轨迹(古人原来是这样测量地球与太阳)

先给大家来解释下2点:

1.金星凌日 解释是(金星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金星挡住部分太日面而发生的天象,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2012年6月6号金星凌日有出现过,凌日时间长达6小时。)

2.角秒 解释是(以地球为直径进行三角测量时,在不同位置和时间所得出的角度距离,1角秒视差对应的距离是太阳到地球距离的20万倍-这称为"亿秒差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视差为-0.76“角秒”,距离地球大约4.3光年,恒星的距离就这样算出来

从地球看银河中心运动轨迹(古人原来是这样测量地球与太阳)(1)

1716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来测量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方法是“当金星走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从地球上不同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金星投射到太阳圆面两点的轨迹,由此即可推算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可惜金星凌日十分罕见,

直到1772年,法国天文学家“潘格雷”分析了,1769年金星凌日时各国天文学家的全部观察资料后,得出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1.5亿公里,实现了这要设想,得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以后,测量恒星距离的想法,也因而产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测遥远恒星的距离呢。

从地球看银河中心运动轨迹(古人原来是这样测量地球与太阳)(2)

最早尝试测量恒星距离的人是-伽利略,恒星看来离我们非常之远,远比行星要远得多,伽利略提出的方法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如果我们把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的轨道两端,作为两个观测点,在一边去观测一下我所要的恒星,半年之后再到另一端再看那颗恒星,它就会在更遥远的恒星背景上看到这颗星有移动,这就是“三角测量方法”。这个方法原理虽然简单,但由于恒星距离太远,实测非常困难,很多科学家多次努力都没能成功,直到1836年,3位不同国籍的天文学家才根据伽特别是略的方法,成功地对恒星距离进行了测算,然而一开始他们遇到的难题和以前的科学家一样,那就是天上的恒星很多,应该选择那颗恒星才更方便测算呢?3位天文学家当中的俄国人”斯特鲁维“他用一台德国光学家“夫琅和费”制作的高品质望远镜,对星空进行观测,他发现那颗恒星移动的位置最大就表明它是离我们最近,光度也是最亮的,观察的精度也就最高了,”斯特鲁维“将望远镜对准了“织女星”和临近一颗最暗星的相对位置,他测出织女星的视差为-0.125角秒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视差为-0.76“角秒”,距离地球大约4.3光年,恒星的距离就这样算出来了。

从地球看银河中心运动轨迹(古人原来是这样测量地球与太阳)(3)

一位定居英国的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提出了估计恒星的另一种方法,他认为,假如所有的恒星的真正亮度和太阳相同,那么看上去亮度越暗的距离,就应该越远,他用这种方法,估计银河系的范围至少为2600光年。从此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