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是怎么来的(五行学说基础知识)

五行学说是怎么来的(五行学说基础知识)(1)

五行学说是怎么来的(五行学说基础知识)(2)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内涵、特征、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含有原始质朴的系统论思想,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维系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因此,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及结构关系的理论。

五行学说是怎么来的(五行学说基础知识)(3)

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方”观念,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尚书大传·周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材”概念,后来古代哲学家进一步引申运用,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事物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前人将五种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总结认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这是前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五种物质之间资助制约关系认识,抽象的实录。

五行学说,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这是对世界的物质性所作出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资生,制约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