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

高梁是意识中的"杂粮":

高梁在农户的意识中叫"杂粮",不能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食。在清江鹤的记忆中,当家中的稻谷和玉米消食殆尽后,高梁就成了生活中的主粮。而且除了长辈们"不挑食"外,孩提时代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喜欢这玩意儿。

高粱是喜高温喜强光的禾本科作物。全生育期与很多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大致同步。所以,在农村很多农戸将玉米与高梁套种或混种。

由于其籽粒中富含有蛋白质,色氨酸赖氨酸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故很多人把它当作美容养颜的食材,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提高了高梁的种植附加值。

图片:田间种植的高粱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1)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2)

高梁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泊来品"

高梁的适应性广种植面积多,株型变异也比较多。

世界上很多的高梁品种都源于非洲高梁的变异。在《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粮食作物》一书中记载显示:高梁和玉米都是泊于国外,不为中国原产。尽管有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力证高梁的原产国在中国,但事实证明这些材料和证据都缺乏可信度,站不住脚。故高梁的传播源头就在非洲。

高粱的传播流转源于货物贸易: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高梁源于非洲,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或至少1000年的时候传入印度。后又从印度传到中东。

图片:山区连片种植的高粱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3)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4)

大约公元前1200年的时候,在成 吉 思 汗时代,通过古也门和印度亚洲海岸线海上贸易进入中国。在忽必烈时代高梁种植在中国得到极大的推广。

因此高梁的起源地基本中心是非洲,次级中心是印度(有桥梁媒介作用)。故而沿海一带种植的甜高粱多半由海上贸易传入。

"海上贸易"与"丝绸之路"传入的高梁在形态上有变异:

通过海上贸易传入我国的高梁品种主要在沿海地区种植。与内陆从丝绸之路传入的高梁品种有形态上的差异。

内陆种植的高梁是晋朝以后才有的禾本作物,到了宋朝才普及种植。而且是少数民族地区先引种种植,最后才渐引入汉 中种植,再普及至全国,这样高梁就作为一个物种,从此在长江黄河两岸"定居"存活流传下来。

图片:高粱籽粒脱粒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5)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6)

高梁的种植与玉米种植相似:

高梁种植与玉米种植相似,都是通过种子繁殖,然后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返青活棵,拔节抽穗,直至散籽成熟。做好肥水管理和生育期间的杂草仿除,即可收成高梁。

现在种植高梁的经济效益高于玉米种植的收益,为什么人们都不大面积发展种植?

种植高梁的经济效益是就单产效益来说的,这也是事实。但是高梁的亩产量极低群体效应差。所以就整体而言,高梁的种植效益没有玉米高。

图片:高粱的穗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7)

高粱种植现状如何(高粱是怎么活下来的)(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