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

图/文:吴志维

他叫班勇,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他画过动画、做过福利的广告代理,最终醉心于用钢笔记录天津的洋楼、安仁的公馆和川西的林盘乡村。他写生时,常有当地人赞叹“您画得真美!”班勇总会由衷地说:“你们这里本来就很美!”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1)

三宣堂里长大的画家

广西钦州市的刘永福故居“三宣堂”,如今是一座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是“钦州县人民医院”。医院护士长一家五口也住在这里,他家里最小的儿子叫班勇,他从小就喜欢看爸爸写毛笔字,看妈妈画画、刺绣,整个童年都在老街的骑楼建筑和“三宣堂”的雕梁画栋之间度过,这是班勇一生的骄傲。

当时的广西被视为“边疆”,医院的大院里,有来自全国支边的医生,而很多医生的父母都是画家。整个院子的艺术氛围对幼年的班勇影响不小。上幼儿园中班时,班勇开始照着宣传画画南京长江大桥。很快,他居然画出了一幅有透视感的大轮船。老爸欣喜不已,亲手给班勇做了个小画桌,每天晚饭后就摆在院子里让班勇临摹各种连环画。老爸见班勇长进不小,又给他买来画册临摹,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叶公好龙”等。好的作品,还装裱成卷轴挂在家里。家对面住着一对来自广州的医生,请人教孩子学习小提琴,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不拉完当天的练习曲不准睡觉。班勇的父亲也信奉“棍头打出聪明仔”,对班勇的绘画严格要求。

小学时,班勇便开始在钦州市文化馆学画。他的美术启蒙老师是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刘宇一。文化馆的画室,在湖心小岛上,四面是窗,班勇在这里一画就是五年。画石膏、画同学、去氮肥厂和农机厂写生……为班勇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1988年,班勇考入广西艺术学院,后来主修版画。他的老师,著名版画家雷务武的精细风格,对班勇的影响极为深刻。至今,班勇依然延续着精细刻画的画风。

在天津,用画笔和城市拆迁赛跑

1992年,班勇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土局,他并没有去报到。当时有一部电影叫《人生》,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联合国我都想去”,让班勇很受震动。他想,人生短暂,如果每天都重复地工作,看到一样的人,一定会有很多的遗憾。一次偶然的机会,班勇到了天津开拓福利的广告业务。第一次到北方的班勇,被天津租界里的洋楼建筑惊呆了!以往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西洋建筑,就在自己身边。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2)

业务能力很强的班勇,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在合作伙伴的提议下,他们开始带着画具,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天津的大街小巷,重拾已经生疏的绘画技能。当时,班勇还有一个想法:用钢笔素描画天津,让远在广西的女儿将来能看到老爸手绘的“日记”。他买来欧洲绘画大师们画的钢笔画和天津老城的书籍学习。此时,天津的大拆大建也开始了。头天还是一片老建筑,第二天就可能变成一片草坪。于是,班勇开始骑着单车,带着钢笔和速写本,用钢笔素描和城市拆迁赛跑。班勇在天津的十一年里,共画了六百余幅老建筑,而其中被拆的占一半左右。班勇说,他无法阻止它们被拆,他只能用我的笔尽量记录。用钢笔画的形式,可以快速且精细地记录它们即将逝去的美。

班勇在天津的朋友,几乎都是因画而结识,也改变着他的生活。一位叫大米的美国朋友,自幼在天津长大,是个中国通,说一口地道的天津话,在当地开了个酒吧。班勇把他的一些反映天津洋楼的钢笔画装框挂在大米的酒吧里展示。2005年,随着广告合作协议到期,班勇没了固定而轻松的收入,但他还是决心留在天津继续画。大米的酒吧给班勇带来了一位贵人——当时已经在美术界赫赫有名的天津城建大学尚金凯院长。尚院长和班勇一见如故,在他的心目中,班勇完成了他想做而未做的事情。2009年,由尚金凯主编的中国民居百态套书《手绘津门洋楼》在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中收录了大量班勇的作品。尚院长邀请班勇到天津城建大学任教,班勇婉言谢绝了,他想继续做一个自由的民间建筑之美的记录者。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3)

结缘“蜀中公馆王国”安仁和川西林盘

班勇第一次知道成都市大邑县有个叫安仁镇的地方,是在《三联生活周刊》。那一期的封面,是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的正面战场馆门前的《哀兵》雕塑。2012年,安仁一家酒店的老板郭伟,偶然间在朋友手机上看到班勇的钢笔素描,他立即邀请班勇来到安仁。班勇初到安仁古镇,就被这里保存完好的民国公馆群落惊呆了。在最精美的刘文辉公馆门前,他用半天时间完成了一幅钢笔素描。那份惊喜,终身难忘!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4)

最初,班勇只打算用半年的时间画一批安仁公馆的画作后便离开。可是,安仁却让这位宾客不愿离去。郭老板提供了免费的住宿和工作室,约定画作原作和版权归画家,只分享其衍生产品的部分价值。更重要的是,川西坝子独有的民风民俗激发了班勇的创作激情,他开始将目光投向老街屋檐下悠闲的老居民、古镇仅存的老作坊和乡野林盘里游乐嬉戏的孩童们。班勇精心描绘的安仁李育滋公馆和周围的林盘,即将迎来世界第一个国际慢食村的入驻。传统的川西林盘风貌将与世界领先理念结合。在以慢生活著称的成都平原,班勇仿佛找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心灵家园。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用一支钢笔留下本真的美)(5)

他依然在记录眼前本真的美,只是不那么迫切了。他开始尝试用色粉描绘安仁林盘的静和美。不愿意卖掉原作的他,也开始尝试用画作的影像和互动体验的活动实现绘画的价值。

(发表于2018年7月27日《成都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