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读书笔记(转发一个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能说这样做的人,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半年的读书笔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半年的读书笔记(转发一个读书笔记)

半年的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能说这样做的人,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凝视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居于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苏粗姆林斯墓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人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其实.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教学图式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关于情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便是情感教学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用那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僧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墓共教育了137个最难教的孩子,最终使他们都转变了过来。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他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优势。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

在第七十八条里,苏霍姆林斯基讲述了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孩子,进学校时,活泼开朗,但后来不爱学习,变得胆小、孤僻,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没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知识的渴望。被他的老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虽然老师们也利用一切时间帮他补课,让他脱离以分数成绩为标杆的差生行列,但效果甚微。一直到了五年级,有了“奇迹”,这个孩子有了喜人的变化,是被他的自然老师慧眼识珠,用他的话说“他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指尖上”。这个孩子喜欢做实验,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此时,因为有他感兴趣的知识,吸引他要探索研究的,他开始“思维的觉醒”,潜心学习,完成了老师都无法完成的实验。后来,这个孩子中学毕业,上了农业大学,成了一名成功的农艺师。就是这个刚开始被认为“差生”的孩子却也有他自己可取的一面,后来成为这一方面成功的人。

初读文题,就被这个强烈、不一般的字眼刺痛:“差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让老师头疼,让家长忧心……读着这个故事,我们要庆幸巴甫克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深深被这一位独具慧眼的老师所吸引,是他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天赋,是他发现这一棵完全可以茁壮成长的幼苗,及时向他播撒阳光,是他唤醒了这个孩子生命里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在沉思这个故事的同时,我不禁汗颜,我们许多老师在对待这些自以为“笨”“无可救药”或调皮懒惰的所谓“差生”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他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定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显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也认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被扼杀。而且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现状,不能说“三分”的学生就是“差生”,就无可救药,要激发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能,享受到脑力劳动成功的乐趣。

第二,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在他看来,找出“差生”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了解“差生”的过程中,首先区分其类型,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也就是我国古代孔子早就提出的因材施教。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点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

第三,针对“差生”进行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不但在转变“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建树,而且又是一位成功转变“差生”的教育实践大师。他从事教育事业35年,教过语文和生物,他曾让107名“在发展上有重大障碍”的学生都成为“充分够格的有教养的人”。他转变差生的基本理论就是“人道教育”加“和谐教育”。即:差生转变=人道教育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转变“差生”称为“思维的觉醒”。转变“差生”的关键是“和谐教育”。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自暴自弃,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差生”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即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转变“差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他主张让“差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到田野、树林、河岸上去,到工厂车间里去,到实验室里去,在这些地方,一个有好奇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疑问。搜集针对“差生”的妙趣横生的习题集和推荐适合“差生”阅读的图书,对于转变“差生”十分重要。此外,对“差生”思维的萌芽进行及时的表扬,可以治疗“差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有利于唤起他们“思维的觉醒”。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差生”的陋习,这甚至成为我们教学策略上的一种惯性或惰性。这对于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教育战略是极为不利的。

在基础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面向“中间”的多数,更不是只面向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特别关注和切实帮助“差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医家治病的诊疗记录形成的医案,会留下一笔珍贵的医学经验财富,也会留下一些让自己津津乐道的案例故事。教师常被人们喻作辛勤的园丁,他们面对着一批比花还鲜活的少年儿童,如果具有园丁的心态,保持医生的工作习惯,经常观察、思考、记录自己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将会获得宝贵的教育智力财富和事业成就感,使自己的职业生活充满乐趣和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开始教育工作的第一天,看到自己村子里一位医士,给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量身高、体重,把所有的数据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他翻阅医士的记录,惊奇地发现医生保持写这种记录27年了。苏霍姆林斯基不解地问:“这些记录有什么用处呢?”医士说:“请看27年来孩子们的身高平均增长了4.5公分。是啊,我能再多活30年该多好啊!”苏霍姆林斯基深受感动和启发,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智力发展情况。后来这位医士得了重病,便把自己的记录交给了苏霍姆林斯基,这种记日记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坚持了30多年。这30多年的教育日记应该是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让我们欣赏一下他日记中的一点资料:“1935年,35名一年级新生中,只有1人能数到100,5人数到20(8岁入学),35人都看到过夏季的朝霞,并能描述日出的景象。”“1966年,36名一年级新生中,24人能数到100,其余12人能数到20、30、40(7岁入学),36名新生中只有7人看到过夏季的朝霞和日出。”“儿童关于机器和工艺过程的知识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儿童对植物、动物、鸟类的知识正逐步减少。”当我们看到他这种毅力和他这些教育领域中这么精微的“细节”关注和发现时,你还能感觉教育工作的简单和枯燥吗?留心事事有乐趣,留心事事有学问,这正是一个人职场保持优秀的根本所在。

一个身材矮小学习上感到非常困难的学生米嘉,苏霍姆林斯基对其进行了半年的观察、记录,在他的作文得了“四分”受到语文老师的夸奖,点燃起他的欢乐火星后,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米嘉写作更努力,听课更用心,植物栽培更起劲了,为此他深深地感叹:“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这种理念对我们现在怎样认识“差生”和怎样改变“差生”有着多么大的指导意义。“一个人不单单在学习上,在分数上,在准备功课上表现自己,人还应当有表现自己的其他领域”。让我们再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记述的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的教育故事。小学时的巴甫里克是被大多数老师认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差生”,一位女教师给他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在校务委员会上她抱怨说:“他对待图画和自然现象的态度很消极,很少思考、比较和对比,对他得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道应用题,或者一个最基本的依存关系,他思考的时间要比别的孩子多2、3倍。”然而另一种情况却是巴甫里克到野外和树林里跟在教室里完全不同了,他能讲述许多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有趣的故事,并能觉察到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就是这种巴甫里克对动、植物能精细观察的能力被老师们忽略了,他是十分艰难地从小学毕业的。中学后许多课程发生了变化,已不像小学时那样只要求听讲和记忆,而且还要求动手做一些事情,这给巴甫里克带来了欢乐。特别是植物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巴甫里克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他确实是一位“聪明表现在手指尖上”的好学生,成了学校生物实验室里植物嫁接和栽培方面的佼佼者。正是从这件事情上开始了巴甫里克的转变,在课堂上他学会了怎样思考,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老师们讲课,课后再努力地弥补自己过去荒疏的东西,中学毕业巴甫里克考入了农业学院,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农艺师。这则教育故事对我们今天认识当前的素质教育,如何正确评价认识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重复。那些教书10年、20年、30年感觉如一年的教师,一定是在过着与庸碌结伴的工匠生活。看一看教育名家的成长史和他们的著述,我们会更多地发现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细和多彩。着力记好我们教育生活中的日记,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还会让我们保持生活的热情和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重要的是在不断地构建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智慧,那些记载着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意、失意之处的日记反思,也不再把我们曾经获得的教育智慧、灵感、经验变成过眼云烟。试想当老师在结束自己教育生涯时,能积累有许多许多本记录自己长年劳动和探索的教育日记,闲时早晚翻一翻、看一看其中记载的时间距离上的“细节”和故事,岂不激起我们幸福的回味和感叹?尽管不成名不成家,她也会让我们因为拥有自己的教育智慧财富而自豪。

第一,热爱源于兴趣要想学生热爱你的学科,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每位教师都应该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着迷地酷爱这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首先,教师要有激情,要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离开了脑力劳动,就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参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使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机会,这种需要就会萎谢,其对知识的兴趣也就会随之灭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联系到自己的英语课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精心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猜词游戏、英语采访、讲英文故事、唱英文歌曲、英语演讲、表演英语短剧等,给学生提供语言应用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二,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与需求就会更高。第三,把学生的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为自己认真思考、好好学习感到自豪,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和尊严,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第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里所提到的让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关键并不在于提高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教师驾驭孩子们心灵的能力,使学生喜爱教师而进一步喜爱你所教的学科,才是最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在拟定教育性谈话内容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艺术性。这一艺术性是通过教学语言来体现的,因此,语文教师研究并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能使学生聚精会神,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教师在课堂上的良好语言艺术会像吸铁石一般,把学生深深吸引住。形象的语言,能将抽象的具体化、深奥的浅显化、枯燥的趣味化。正如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非常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一样,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充分发挥语言的生动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形象的教学语言往往能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时而春风拂柳,姿态优美;时而小桥流水,自然恬静;时而大海扬波,汹涌澎湃;时而莺歌燕语,美妙动人;时而缥缈隐约,如梦如幻⋯⋯教师以形象的语言解读课文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感染学生的思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的气氛始终保持和谐、热烈、活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富于情趣、理趣,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厌学变为乐学,其中就涉及教学的趣味性。趣味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声情并茂、形象生动,而且还要妙语连珠、妙趣横生。语言艺术家们总是善于运用饶有趣味的语言,使人感受到其中潜存的寓意。比如说“这件事是多余的”,在莎士比亚笔下这样表达:“给金子再镀上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别具一番情趣,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就是利用编口诀、歌谣、顺口溜,穿插小故事、摹态拟声,夸张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演染诗朗诵的激情,从而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是教学的趣味性的最好注脚,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说起话来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如在列举党八股的罪状时,他说:“拿洗脸来作比方,我们每天要洗脸,许多人仅洗一次,洗完以后还让人拿来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听众大笑)。”为什么听众会大笑呢,就是因为他把“调查研究”这个词巧妙地用在洗脸照镜子上,把党八股的作者们轻重倒置的可笑行为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为了趣味而趣味。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提醒教师:“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所以,教师不应为趣味而追求噱头与掌声,以及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而应将趣味性与科学性、教育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健康的趣味语言中掌握知识。特级教师于漪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坚持“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总是包含了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使深奥的道理浅析化,庄重道理风趣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学生在欢乐中感知,在感知中回味,从而进入感想、联想和理性思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来进行的,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好的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其语言功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语文教师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应该从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技巧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我国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说要成长离不开阅读。每个老师都知道,也常常挂在嘴上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想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不但要有一碗水,更要有长流水。然而,要做到却未必容易。我们的读书常常不是出自于我们发自内心的渴求,不是主动地去读书,而是被动地去读书。那样的读书,不但收效甚微,而且累人,因为我们把读书看作了一种负担。那样的话,我们又怎么会有如同那位历史老师一样的精彩课堂呢?又怎么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我们的课堂上的精彩,和我们课后的努力分不开。做了那么多年的老师,也听了很多的课。那些课有的花哨,有的实在。然而,最忘不了的还是那些特级教师的课。那些课流畅自然,看似随意,却环环紧扣。课堂上总是激情四溢,每有精彩亮点让我们为之叹服。一节课下来,总可以感受到学生收获甚多。然而我们更知道,那些流畅的语言,标准的发音,不是一日之功,是很多年的积累。他们每个人的共同点就是不断地学习,他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我们有一天,也能把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的教科书上的一点知识,变成我们对那门学科的知识的一点最基础的入门知识,那么我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就不必花大量时间去做准备,也一样可以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纷呈,让每一节课都变成是学生享受知识大餐的一道佳肴。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正行走在阅读之路上……

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师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针对后进生来说,他们多数因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而产生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总以为老师看不起、同学看不起!因此,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让他感到与别人平等,受到重视,从而内心得到满足,轻松愉快的进行学习,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师德修养内容。那么,怎样用爱唤起学生求职的激情,让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的学生呢?我想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信任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要尊重后进生人格,切实关爱帮助他们。

许多学习上的后进生,原因并不是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是学习的积极性或学习方法方面的影响。在教育过程若能够尊重和关爱信任学生,学生就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切忌歧视责骂挖苦讽刺,甚至体罚后进生。即使教师的用意是好的,但学生不理解不接受,或许会是后进生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脉络,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教学上也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二,要循序善诱,耐心引导后进生。中学生学习后进的主要原因是上课自控能力差,易开小车,违反课堂记录。如果采用传统的批评批评再批评,肯定是收效甚微的,所以要改变后进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深入细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重复抓,反复抓,循序善诱,耐心引导后进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我除了注意与课任老师密切配合外,还注重对后进生进行电访,甚至家访,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教育,督促后进生,同时针对后进生自控能力差,课堂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一个严肃的眼神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采用直接点名批评,学生就不会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而会认为教师是关爱他们,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提示式的善意批评,就会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学习中。

第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教给学习的方法。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受益终年,是学生学习质量的良好保证。而后进生往往不具有这种品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增强后进生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醒他们听课要专心,用各种方法使他们学会听老师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表意见,学会跟着教学思路回答问题等,培养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明白,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提高差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培养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后进生学习成绩与他们写作业马马虎虎,自己检查作业走马观花有关,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认真检查作业,一丝不苟才能完成自己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点亮信念之灯,树立学习信心。要帮助后进生进步,仅仅从知识上去帮助他们,往往事倍功半,成效并不明显。如果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常常事半功倍,成绩令人鼓舞,因为内因不起作用,外因的作用能有多大效果呢?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失去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所以首先应该消除他们的思想负担,使他们丢下包袱,轻装前进,否则就会是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增加负担,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对此我采用各种方法,教育引导他们,并让他们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同时还给他们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经过努力我也能学好,增强了学好功课的信心和勇气。

第五,确立一个近期学习目标,浅尝成功喜悦,相信自己是块读书料。这是关爱后进生的具体体现,教学中我注重改变方法、教育方式外,更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后进生确定一个学习奋斗目标,并热情鼓励学生;‘你一定能达到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老师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关爱他们,学习有了动力,更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边来,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又进一步增强了信心,这时他们又会不满足于现状,又会继续向想出的新目标前进。

大多数后进生并非智商不高,而是由于贪玩,有些知识不过关,使前后知识脱节,以致辩题能力差,成绩落后,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有的放失,有针对性地辅导。任何人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在成功的鼓励下,一个人的才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要让后进生时时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六,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人们通常有个习惯,乐于做自己熟练的事、自己感兴趣的事,反之则不乐意做,所以要让后进生真正学好知识,就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亲近理解后进生,多关心学生,多跟学生聊天,建立友情,忌打骂学生、忌说伤自尊心的话,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常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该门学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些孩子,他不是畸形儿,它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在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存在些成绩不尽人意的后进生,由于学习的失败他们遭到了不少白眼和歧视,同时也早早的被老师和父母看做差孩子、笨孩子······在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却开始承受着一次又一次被噩梦纠缠的痛苦。很庆幸,能够在这个阶段接触到这本好书,为我下学期去支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