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

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很多人听说过,一般不明飞行物大多出现在地球大气层、海洋深处或者地球外宇宙空间。特别是在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最为频繁。很多目击事件分析下来,有些可能是人类自己的飞行器。或者是不明生物的(也就是外星生命)飞行器。还有些事件的特征和前两类情况都对不上号。他们看上去更像是某种有生命的巨型生物,活动在我们头顶的大气层中。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

当这类目击事件越来越多时,研究者们更加怀疑,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是否存在着某些高级生命体。研究学者特雷弗·詹姆斯·康斯坦丁认为,包裹着地球的厚厚大气层内,或许就是一个酝酿生命的生态系统,这些生命体或许就是不明飞行物的答案。他将这类生物命名为“Sky Critters” 空中生物,也叫“大气层巨兽”。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2)

他推测在高层大气空间内,有一个类似丛林系统的生态系统。里面栖息着身体形态是透明凝胶状,半固态的巨型生物,由于身体密度低,飞行不需要翅膀,可以自由穿行在大气中。通过控制身体密度可以让自己变成可见或不可见,他们通常以空中的飞鸟和雷电产生的能量作为食物。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3)

当这类大气生物死亡后,会变成半透明的明胶状物质落在地面上,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后,就会从地面挥发掉,好像从没存在过一样。最近几十年此类目击事件越来越多,也是因为人类发明的雷达技术对这类生物产生了影响,受到雷达波刺激,他们更容易加大密度,变成人类可见状态。

目击事件

有记载的第一起目击事件,是克劳福兹维尔怪物目击事件。1891年9月5日上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镇克劳福泽维尔,有两位工人在户外工作的时候,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个诡异的生物,长大约18英尺(5.5米),宽大约8英尺(2.4米),在头顶上方天空飞行,外表呈现白色,通过身体上的几对侧鳍在空气中滑动前行,由于飞行过程中身体的扭动看不出整体形状,但让人看起来不太舒服的是,这个怪物却有一双很大的火红色眼睛,还可以听得到怪物发出低沉的呼啸和喘息声,声音听起来好像是正在承受痛苦一样。两人被吓得躲到了附近的谷仓里,看到这个怪物一直在头顶上方的天空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慢慢地消失在天边。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4)

据后来统计当晚这个小镇有很多人都在同一时间,目睹到这个空中生物。巨大的体型、有类似鱼一样的形态,遨游在大气中,让人不安的观感,后来的研究者推测这起群体目击事件中的主角,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大气巨兽。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5)

同样研究者认为,某些鸟类的不寻常举动,比如大量死亡或者莫名奇妙的群体活动,也可能和这些大气生物有关。最有名的就是纽约帝国大厦的911鸟类攻击事件。1948年9月11日,纽约帝国大厦内的人员发现有大量的飞鸟,密密麻麻地从不同方向,飞向帝国大厦的玻璃墙,它们丝毫不躲避,集体前赴后继撞向墙壁,然后如雨点一般落下。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赶他们,纷纷想要逃命,想要躲进大楼内逃避。让周边的人看了非常的恐惧和不安。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6)

类似的事件也曾经在美国的凯皮特拉海滩发生过,1960年8月,当地人发现有无数的飞鸟从天空落下,人们好奇地走过去发现,这些飞鸟都已经死亡,应该是在落下前就已经死亡,鸟类学家前往考察,也无法解释具体的死因。因为当时的天空没有发生任何不明事件,当地也没有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这种鸟类大规模群体死亡实在是找不到合理解释,于是猜测,是否可能是在地球上空中存在半透明的大型生物,也有生物食物链,这些鸟类恰好处于食物链的底层,遭到了这些未知生物的捕猎?

大气层生物是否真存在?

研究者们做出这样的推测,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地球广袤的大气空间,大到不能不让人猜测这些可能性。包裹在我们地球外面的大气到底有多厚呢?大气覆盖的空间,从地球表面算起,最外层一直绵延到,距离地表6400公里远的地方。地球大气层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广阔空间,整个地球大气层按照成分、温度和密度的差异,在垂直方向上总共分有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对流层是我们地球上方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地表向上12千米高的这一层空间,一般常见的雨雪、云、雾等现象都是出现在对流层。平流层,是在对流层上方50千米高空间,一般飞机等人造飞行物会飞行在这一层空间。 再往上是大约80千米厚的中间层,再往上还有暖层和散逸层。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7)

就像广阔深邃的海洋里,不同的深度存在不同种类生物,更深的深海里还存在很多未知深海动物一样。研究者推测,如此广阔的大气空间,是否也如大海一样存在着一个生物生态系统。在这个空间里生活的生物身体密度比大气密度还低,所以对于人眼不可见。由于可以借助大气漂浮活动,所以可以有非常巨大的体型。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8)

气凝胶

对于这样的身体结构之前一直是猜想,直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物质—气凝胶。它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的物质,内部成分大约有80%都是空气,所以密度比空气略低,使得气凝胶能漂浮在空气中,而且看起来几乎是透明的。虽然质量轻、密度小,但却非常的坚固而且非常耐热,可以承受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不损坏,最高能承受12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会融化。试想,如果是类似于这样的材料组成的身体,即使是庞然大物,也可以轻松地生活在地球大气中,而不用担心恶劣多变的环境。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9)

对于这样的猜想,很多人都会觉得过于离奇。但是随着我们人类不断地探索,我们确实在很多之前难以想象的环境中,发现到新的生物种类。在太平洋深达两千多米的深度,海水侵入海底裂缝,被地壳深处热源加热,再从裂缝喷发出来,形成了有毒的海底喷液口地带,这里漆黑没有光线、高压,火山喷口中心温度高达400摄氏度。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0)

就是在这样如同地狱一般的环境中,科学家却难以置信的发现了,一堆生物在这里活得挺好。各种菌类,还有肉眼可见的蠕虫、长管虫、鱼虾蟹生活在这里。他们依靠火山喷液口的热能和化合物作为养分,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火山口生态系统。按照人类之前的设想,想要存活的必要条件:空气、阳光、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在这里通通根本不存在。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1)

奇异宇宙智慧生命

在我们这同一个小蓝星上,同样是碳基生命形式,生物的种类和生存方式就如此千奇百怪不可思议,那在辽阔的宇宙星辰中,又会有多少千奇百怪的生命形式存在呢?有一些处于恒星宜居带中的气态行星,他们大气非常浓厚,而且密度比较高。斯蒂芬霍金等科学家们曾经推测,这样的气态行星中可能存在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由于没有固定的固态表面,所以生命不会从行星内部发展出来,但是浓厚广阔的大气空间,可能存在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在这样的气态行星大气层内,可能会存在生物。比如木星这种巨型气态行星,它的大气主要成分是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21倍,重量是太阳系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虽然木星的气候环境对于我们地球人看来非常恶劣,但也并非不能发展出生命。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2)

科学家推测,再这样的巨大气态行星中可能就存在某种生物,为了适应恶劣的气态环境,会进化出在气层中漂浮遨游的能力,由于没有地面引力的束缚,借助气流来活动,这种生物的体型会非常庞大,终生生活在气态环境中,就好像地球上的海洋动物生活在海洋中一样。而他们的能量来源可能是大气中所含的氢气,大气中的闪电带来的能量、或者来自恒星的光能。甚至可以进化出类似地球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将吸收的恒星光能存储起来。而且在这样的大气环境中,也可以进化出各种不同种类的生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食物链系统。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3)

宇宙极其广阔,人类在生命的探索过程中发现,要想能发现未知生命,我们必须要打破对生命形式的定义。科学家曾经对宇宙未知生命可能存在的方式,作出如下四种定义:第一种是人造生命形式,这是一种以硅或别的无机物或化合物(不排除有机物,如生物计算机、光脑)为基础的生物,由人或其他高等智慧生命创造,它们只能于外界交换能量和信息,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繁衍,比如人工智能生物。第二种是以能量形式,或者等离子形式存在的生命体,这种生命体以人类不可见的方式存在,可能存在于太阳这样的恒星之中。第三种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生命。第四种是以纯信息(或者意识)形式存在的生命。

天空出现不明物体是外星球还是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14)

对于科学家的以上假设,可能有人觉得脑洞开得有点大。但是要知道,我们人类还没有出过太阳系,最近一百年才实现无线通信和电子信息交流,宇宙那么辽阔,我们目前能观察和探测到的可见宇宙,仅仅占整个宇宙物质的4.9%,另外还有68.3%的暗能量和26.8%的暗物质,以我们的科技根本探测不到,也根本想象不出来,暗物质世界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生命在在那里。

人类在探索未知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认知边界的过程,对于目前出现的地球大气中的神秘现象,我们做出了大胆的大气生物的推测,引导我们不断去探索求证,相信有一天我们能发现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