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楚留香小李飞刀成绝响(古龙小李飞刀成绝响)

古龙原名熊耀华,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像个诗人,散文家,情感专家,哲学家,他写多情剑客无情剑,火并萧十一郎,陆小凤等小说时语言非常优美,像诗歌一样,写男女关系现实而又讽刺。

世间再无楚留香小李飞刀成绝响(古龙小李飞刀成绝响)(1)

七种武器是古龙高水准的作品,其中碧玉刀、夺命环离别钩、孔雀翎这四篇我尤为喜爱。

古龙小说,繁简相合,幼稚与高尚互掐。

一,语言。

首先,写法。无论白描还是叙述,有两种写法。有简练的短句,这太熟了,太古龙了;再就是正常描写,古龙极有古文底子,比如在江湖少年春衫薄一章中,江南市井,良辰美景,多情少女,夹叙带话,连说带描,可见明清画本的文范。

第二,语言占比。对话占比极多。古龙的文字甚少心理描写和内心活动,人物的心理都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和突转的行为表现的,举一个例子,比如最后武器拳头那篇,老头张聋子爱上年轻的香香,我们可以想想一般情况下,老人爱上年轻人有什么心理活动,伦理、自卑、羞耻、逃避,以及看到自己心里重新有感情萌动时的兴奋、紧张、不解,或许还有许多,但古龙几乎放弃了描写老头那种内心纠缠(72章算是蜻蜓点了水),许多次用一句话的旁白略过,比如“看见香香,他忽然好像年轻了20岁”,简洁而达意,这就是古龙,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精致简单,契合了他的短句式的叙述。

第三,语言特色。古龙堪称武侠鸡汤大师,古龙的对话是要跟情节区别来看的,他的对话对情节推动作用不大,一些对话单拿出来都可以当鸡汤来用,虽短却很浓厚,放在当下,俗称金句,哲理性废话式的插科打诨。

世间再无楚留香小李飞刀成绝响(古龙小李飞刀成绝响)(2)

更绝的是古龙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

——古龙人物无论主配角,在开口说话时都憋着聪明,凸显高智商,人物说话风格基本一个模子。比如都比较喜欢抬杠,男女之间、朋友之间、对手之间的。——那些个高手,打仗之前相互不着调的对话,就像是,猫吃老鼠之前对老鼠的玩弄,这点跟演戏特别相似,但演戏是演给别人看,这种玩弄,却是对自己的一种癖好了。有时候这些对话又像是暗语,谁与谁见了面都这样说话,古龙最喜欢撮合的一些好朋友之间也是这么着,其实挺累的,当然这是武侠文学的一些夸张,个性鲜明。

——其次,人物宿命。古龙极不吝啬人物的性命,就拿七种武器来说,没具体统计,平均每种武器死人不在十人之下,而且古龙对“死人”有个习惯,那就是宽广的背景描写和立体叙述,就像一个人在办事前要猛做前戏,压抑着亢奋,古龙心跳加速,青筋跃动,双眼瞪如醉,奋力甩下笔间最后一墨,静享爆发后的平寂。而杀人者出场时往往寥寥几笔,其厉害与否无需说明,因为被杀之人就是其最好的奖杯。

再说人物性格。古龙的人物喜欢叹气,感叹地叹气,基本分为冷峻、戏谑的两种性格,这两种性格的人叹气本就感觉有点怪怪的,而且有时候叹气的原因也怪怪的,突然的悲伤,突然的叹气。古龙太喜欢用“叹”,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个人觉得,按古龙笔下人物风格,其实许多时候的叹换成笑更合适。因为语言的酷,给人的画面感总是45°侧脸,不看人说台词,用低沉的嗓音磨出几句话,咦,这不是周一围吗?

世间再无楚留香小李飞刀成绝响(古龙小李飞刀成绝响)(3)

三,情节。

反转,突变,不断循环。古龙最喜欢大转折,如离别钩一章狄青麟对思思说最秘密的话,思思以为这是信任感到放心,实不知古龙毫不解释,“思思已经在这个世界消失了”,一句话完成大转折,以为是被信任,实则是对方起了杀心。整篇都在做这一件事情,主线如此,支线里一个简单微小的事件也能插入一段悬疑造成一次反转,比如碧玉刀段玉借船渡江那段,真是巧妙。这种手法在古龙小说里比比皆是,用得好了,奇趣无比,但有时也不免牵强,因过于脱离实际让人费解。

层层递进,升级打怪。主要体现在人物出场,描写人物武功高低时候。比如长生剑开头,再比如拳头那里,从一众高手到杜七到龙五,升级一般烘托出最强高手的存在,这种写法影响到很多作品,立即能想到的就有小时候看的电影《断喉剑》,以及周星驰作品(周星驰在转做编剧导演后特别钟爱这个路子,功夫和西游降妖传都充分利用了这个套路)。

四,逻辑。

当说不说,兜圈圈。看这段描写(20章天公作美),卢九以为儿子卢小云被段玉杀死,突然不走门破窗而入,正欲下狠手时,卢小云突然出现——就在这时,突听一个人大喝道:“你千万不能出手,千万不能杀错人!”这时候,若直接喊,“爹,停手,你儿子卢小云我在这里”,就不是古龙了,古龙的特点是无论何时也不能放过造悬念的机会,话一定不能直接说明白。

逻辑缜密,30章双环门仇恨那段,杀郭玉娘本以为节外生枝,接着原因是报杀妻之恨,合题且加重剧情,揭李千山是奸细,又合上最前面找不到尸体的大伏笔(李千山很久不提,但未写丢)。古龙的句法总是很跳脱,但这跳脱之中又有控制,这反差掌握,让人觉得火候把控力着实了得。然而过于严谨的情节古龙写起来是不自在的,因此接下来葛新以青龙会身份联手李千山,欲反杀萧少英又挑起一大情节矛盾,顺便揭了葛成假认翠芬和天香堂众高手灭双环门时惨死的原因。古龙的逻辑在一个奇。

五,背景。

说的是联想到的书外背景。

古龙情节诡怪,突变重重,好像那些角色们平时都在后台闷着,心平气和、相安无事,一上古龙的文字,便突然贫嘴疯狂谎话连篇,然后就死就断腿断手就笑,为的是酒是美人是钱是朋友,刚开始读颇有情趣,读久了会让读者惭愧,本来人家好好的,怎么我一读就都死的死残的残,怎么老这样呢?

人与人本不同,但估计在后台呆的时间长了,人物都开始同化了,于是一登上书里,就开始说一些介于哲理和废话之间的话,比如56章《温柔》中,蓝兰道:“香人有什么用?”小马道:“香人至少总比臭人好。”这些话于情节没有推动力,起到的是维系语言风格的作用,当然这样会导致古龙所有的人物性格都比较单一:嬉笑、戏谑、哲人、说谎。

六,骂人。

这个不放在语言里面单独说。76章苦肉之计孟飞骂龙五是狗娘养的,柳长街却说“其实他也不是狗养的,其实他连狗都不如”,可以见识古龙骂起人来,其实也是不设底线的,很江湖,有嚼头,而且很前卫,爱你爱到命都不要,骂你骂到个狗血淋头。

七,其他。古龙的情义是最理想化的,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只要理想化就不怕夸张,不怕幼稚。古龙应该不屑于煽情,读下来,几乎没有让人心里揪揪的情况,但是会让人觉得酷酷的不矫情。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下,关于有很多读者都喜欢拿古龙和金庸相比的这个事,其实我觉得他们之间根本就无法比拟,因为他们两人的作品都各有千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至于我个人是比较偏爱古龙的小说的!

世间再无楚留香小李飞刀成绝响(古龙小李飞刀成绝响)(4)

附下:

——金庸的小说犹如品茶,古龙的小说犹如品酒。金庸善于描写社会,历史国学功底深厚!而古龙长于刻画人性,而且在古龙的作品里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更多的是一种立场辩证法!因为每个人有好的一面,就一定会有坏的一面,就看你是以什么角度去看。

除此之外,金庸是歌颂者,写的是伟光正,是侠。而古龙更像是个批判者,写的是人生,他的作品里犹如丁喜、小马这些主角,都有一种对世间所有不公平的愤怒,所以古龙的笔锋如刀,写的是真实的人性,而在古龙的作品里也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江湖中最可怕的不是孔雀翎,也不是青龙会这个庞然大物!而是人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