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

昨天写了“老王乐队”,以及收录《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的EP专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确,如今说起“我还年轻”,人们首先想起的,肯定就是“老王乐队”和李国庆,以及在《歌手·当打之年》上,翻唱《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的徐佳莹了。

不过,有些歌迷在第一次听到有人介绍《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这首歌曲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张清芳,因为她同样有一首名叫《我还年轻》的歌曲。这首歌曲,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可是很多歌迷的共同回忆。

比如,我那位最懂耳机的乐评人朋友,强叔。

说起张清芳,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尖锐的声线,很高很清亮,初听有点刺耳,但渐渐只剩悦耳,虽然是高音、一点都不吵。

张清芳在中国大陆最红的一个阶段,已经是她在“丰华唱片”的时期,1995年的那首《大雨的夜里》,即使在那个每天都有金曲问世的年代,依然是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传唱曲。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2)

不过,“丰华唱片”实际上已经是张清芳音乐生涯的另一个阶段了。不算2015年在“华纳唱片”重发了旧歌《这些日子以来》,如果以唱片公司作为音乐生涯的划分,其实张清芳总共也只有两段生涯,一段在“丰华唱片”,另一段就是在“点将唱片”。

再后来,她就嫁入了豪门。

张清芳当然不仅仅只有一首《大雨的夜里》。其实,作为一个以民歌手出道的歌手,张清芳在出道没多久后,就开始进入双模的音乐发展。一方面,张清芳是一个商业层面有影响力的流行歌手;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民歌传承者。

后者的代表,主要是两个系列,一个是“留声”系列,包括了《旷野寄情》、《待嫁女儿心》和《出塞曲》三张专辑。后者曾经由上海音像公司引进到大陆,其中像《出塞曲》、《月琴》和《偶然》等歌曲,很多人也是因为张清芳的翻唱,第一次知道这些作品。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3)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4)

另一个系列是“古早的歌阮来唱”,这也是一个翻唱台语经典歌曲的系列,在八十年代那一批以国语歌闻名的台湾歌手中,张清芳和齐秦等都是最早传承台语歌文化的歌手,而张清芳做的甚至比齐秦还早。

当然,张清芳作为歌手主业的成绩,也不差。1985年1月,顶着“台湾大专创作歌谣比赛冠军歌手”头衔加盟“点将唱片”的她,在这一年的10月,也发行了首张专辑《激情过后》。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5)

18岁的年龄、高亢的声线,再加上《激情过后》这个在当时那个年代,非常有挑逗性的专辑名字,以及专辑对于年轻学生市场的定向打造,也让唱片很快就获得了高达三十万的销量。张清芳,一专成名。

《激情过后》这张专辑后来也入围了台湾百佳专辑,排名第97位。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6)

其实,当年中国大陆地区,也曾经同步进口过《激情过后》这盘磁带,却没有引起太多反响。由于当年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从这张专辑的香港代理商:“永恒唱片”那里进口的,所以在很长时间,大家都以为是张清芳是“永恒唱片”的歌手。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7)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8)

张清芳当然是“点将唱片”的自己人,而《激情过后》的成功,更离不开“点将唱片”老板桂鸣玉的慧眼识珠。此后,张清芳也成为了“点将唱片”开拓市场的功臣和台柱,在很长时间里,甚至也成为了早期“点将唱片”厂牌的一个标志。

但张清芳并不是第一位签约“点将唱片”的歌手。成立于八十年代初的“点将唱片”,真正意义上签下的第一位歌手,叫徐玮,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很多歌迷来讲,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徐玮可是台湾乐坛的小鲜肉,不到20岁的他,就有了《那个女孩》、《我爱校园》、《笔友》等多首传唱曲,还曾经和林青霞演过电影《晨雾》。

大陆地区歌手对徐玮的了解,大部分是因为一部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调色板》,当时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城市节奏》,就是徐玮唱的。另一首插曲《拥抱彩虹》,也是他唱的。至今听来,都能让人回到那个八十年代。

徐玮于1984年签约“点将唱片”,在此后三年的时间里,徐玮在“点将唱片”总共发行了三张专辑,分别是《跟过客远走》、《想不尽的你》和《最后的一场电影》,其中《跟过客远走》,正是传说中“点将唱片”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张专辑。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9)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0)

张清芳则是“点将唱片”签约的第二位歌手,也是第一位女歌手。此后,“点将唱片”又陆续签约签约了江淑娜和范怡文,后者也是在《激情过后》专辑里,和张清芳合唱那首“三角恋”主题歌曲《这些日子以来》的创作歌手。

但比较遗憾的是,“点将唱片”最早的几位歌手,只有张清芳和江淑娜发展最为顺利。徐玮离开“点将唱片”到“同心圆”之后,事业就开始慢慢下滑。范怡文虽然此后发行了五张国语专辑、一张英语专辑,也拥有小虫、刚泽斌这样优秀的创作班底,却始终没有大红。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1)

至少在九十年代初,CD介质慢慢成为主流后,“点将唱片”甚至都没有为徐玮和范怡文之前的专辑,压制过CD。范怡文的CD专辑,只有1990年发行的《惹情拈爱》,以及一张非专辑的《范怡文精选集》。

而徐玮在“点将唱片”发行的三张专辑,一直没被“点将唱片”复刻过CD,反倒是后来新加坡的“新丽声机构”,以复黑王的包装,复刻了《跟过客远走》和《想不尽的你》。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2)

《我还年轻》是张清芳在“点将唱片”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这张专辑更像是《激情过后》的延续之作,因为制作人依然是何庆清,编曲依然还是张弘毅。

何庆清也是当时台湾的著名音乐制作人,除了《激情过后》这张专辑之外,何庆清制作的另外四张专辑,同样也入围了“台湾百佳专辑”的名单,分别是江蕙的《酒后的心声》(第28位、)费玉清的《变色的长城》(第44位)、黄莺莺的《只有分离》(第82位)和凤飞飞的《想要弹同调》(第83位)。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3)

《我还年轻》专辑的编曲人是张弘毅。开玩笑的讲一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左右那段时间,台湾流行音乐里比较知名的唱片中,要找到一张不是陈志远编曲的,比找到陈志远编曲的专辑,更难。

张弘毅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制作的电影音乐。《尼罗河女儿》、《玉卿嫂》、《国四英雄传》,以及《三个女人的故事》的电影音乐,就都是张弘毅制作的,他也凭借这四部OST,四夺“台湾电影金马奖”的音乐类奖项。

张弘毅的歌曲作品虽然不多,但质量却很高,比如许景淳的《玫瑰人生》、曾庆瑜的《随风而逝》、蔡琴的《洛神》和林志炫的《追寻》,就都是张弘毅作曲的作品。他的作品最的特点,就是好听,而且格调高。

毕竟,早年的张弘毅,曾经在美国波士顿柏克莱音乐学院进修过,是当时台湾乐坛比较少见的海外学院派。

关于《我还年轻》这张专辑的作品,首先要提的,必须是专辑同名曲《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由著名的情侣档组合熊美玲、林秋离分别完成曲和词的创作。前年有幸在杭州见过林秋离老师,一头披肩银发的林秋离老师,真是活脱脱一个从武侠剧里走出来的大侠,仙风道骨、神采非凡。

《我还年轻》也是一首少女情怀的作品,曲调明朗上扬、情绪意气风发,虽然是一首拒绝恋爱的反情歌式作品,却给人一种特别的清新洒脱。

将张清芳的《我还年轻》和“老王乐队”的《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放在一起比较,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两首同样命题的歌曲,出现在不同的年代,也有着迥异的气质,这种迥异,绝对不仅仅只是音乐技术和风格上的不同,而更体现出一种时代环境的不同。

张清芳从容的年轻,代表着那个蒸蒸日上的台湾,而“老王乐队”迷惘的年轻,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某种悲观。

时代不一样,年轻的方式,也不一样了。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4)

收录在这张专辑的《昨日梦已远》,并不是姜育恒的那首《昨日梦已远》,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叫陈文玲,她在专辑里还词曲创作了另一首歌曲《别轻易坠入情网》。陈文玲后来退出了音乐圈,成为了台湾政治大学广告系的教授,在广告创意教学领域,成就了一番新事业。

而说起那个时代的台湾流行音乐,往往经常会出现一些横跨音乐和广告两界的人才,比如陈乐融、杨立德,以及后来一位从广告创意转型音乐创作的歌手。这位歌手也因为“点将唱片”老板桂鸣玉的赏识,最终圆了自己的歌手梦,并在“点将唱片”留下自己人生的第一张专辑。

这个歌手叫郑智化,那张专辑叫《老幺的故事》。

《我还年轻》专辑里最轻快的歌曲,是《情在不言中》,乡村音乐的律动,简单却悦耳的Riff,也呈现出张清芳甜美气质的一面。写这首歌曲的作者,叫叶旋。这个叶旋,并不是后来的香港女演员叶旋,而是民歌时代很重要的创作人之一。他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雨中的歉意》,也是殷正洋首张专辑的同名主题曲。另一首凤飞飞的《来来来》,同样也是叶旋的作品。

和《激情过后》类似,《我还年轻》专辑里,也有一首合唱歌曲,只不过这次的合唱歌手,换成了男歌手,他就是《等待》里的罗紘武。罗紘武是“红蚂蚁”的主唱,绰号小孩,自己也曾经发行过《坚固柔情》专辑。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5)

但罗紘武在那个年代,经常会被一些女歌手“借去”合唱,比如齐豫的《一面湖水》、潘越云的《爱的箴言》、黄韵玲的《我不在乎》和《你是唯一》等作品,因为罗紘武不仅声线嘹亮高亢,而且有着特别纯净的清新美感,与女声的配搭,常常会增加一种仙气。

不过在《等待》这首作品里,因为要让位于张清芳的高音,所以罗紘武更多时候是以一个相对他自己较低的音域来对唱,但副歌部分两位歌手嘹亮的声线对歌,依然让人听得让神清气爽。

那个时代的歌手,唱高音都那么迷人。

《等待》的创作者,叫蔡宗政,就是后来成为张宇伯乐的“政哥”,他还有一首名叫《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的作品,曾经创作台湾乐坛最长歌名的纪录,后来有没有被打破,被谁打破的,不记得了。

这张专辑还收录了两首刚泽斌的作品:《只是这样》和《今年的基础》,毕竟上张专辑非常成功的主打曲《激情过后》,正是刚泽斌创作的。而在台湾版最早的磁带侧脊上,《今年的基础》和《我还年轻》两首歌曲是并列的,说明当时“点将唱片”,也是把这首歌曲,当成另一首主打歌来对待的。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6)

刚泽斌后来因为《你在他乡》专辑而从幕后走到前台,干涩的声线虽然不专业,但却别有味道,《中等美女》这样优秀的作品,让他在华语乐坛唱作人领域,绝对值得拥有光辉的姓名。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7)

关于刚泽斌的故事,下次再说。关于张清芳《我还年轻》的故事,也该结束了。

最后想说的是,“点将唱片”那个指挥家的Logo,真的是当时最有创意的厂牌Logo,不仅音乐性很强,而且很形象的点了“点将”这个动作。

张清芳双城故事演唱会完整高清版(听张清芳的我还年轻)(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