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而行猜三个数字(直道而行)

去年底,同十几个文学写作者到一个县城搞了个小型笔会当地一家自媒体发的新闻引发了一场“风波”——报道中居然把我们称为“十几个文学大师”网上推送后引来一片嘘声有网友质问:中国现在都还难说有没有文学大师,你们那里就有了,并且还是十几个,真是岂有此理我回复道:如今自媒体都以放大为手段制造新闻噱头,抢人眼球争夺点击率,不必过于较真;再说,天下人都知道现在是“大师遍地走,名人不如狗”,权当是对我等的调侃或嘲讽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直道而行猜三个数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直道而行猜三个数字(直道而行)

直道而行猜三个数字

去年底,同十几个文学写作者到一个县城搞了个小型笔会。当地一家自媒体发的新闻引发了一场“风波”——报道中居然把我们称为“十几个文学大师”。网上推送后引来一片嘘声。有网友质问:中国现在都还难说有没有文学大师,你们那里就有了,并且还是十几个,真是岂有此理!我回复道:如今自媒体都以放大为手段制造新闻噱头,抢人眼球争夺点击率,不必过于较真;再说,天下人都知道现在是“大师遍地走,名人不如狗”,权当是对我等的调侃或嘲讽好了。

当下大师稀缺,究其原因有许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人的因素倒是可以剖析一下。毋庸讳言,今天的学人,具备“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已经不多,更多的是识时务的“俊杰”;大学培养了不少“知道分子”,知识的价值内质已被弱化甚至异化。这些都是人文性格构建被忽略后出现的弊端,而人文性格的核心是风骨。没有风骨就没有独立的人格,当然也就没有独到的思想建树、学术建树。

学人风骨的主要表现,窃以为是“直道而行”。“直道而行”语出《周易》:“君子直道而行,不为物动,不以情拘。”今天,很多人在读《周易》时,往往只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名句,忽略了“直道而行”这个重要前提。孔子也多次表达过“直道而行”的思想,将其作为做人与行事的重要标准。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不正直的人能免于灾祸,只能靠侥幸)。”孟子说得更直接:“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

“直道”是古人用来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重要标准。真君子视气节、名节为生命,所以有一个“直道守节”的成语。除学术精神、社会责任、使命担当之外,君子还有个重要特质就是“直”,敢于慷慨直言,敢于秉笔直书,敢于死命直谏,其凸显出的气节与风骨,就是君子之风和士大夫精神。而支撑他们“直”下去的,则是他们认可、固守并努力践行的道——人道、正道、道义,为了得道布道行道,他们会筚路蓝缕地奋斗,甚至无怨无悔地牺牲。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邵飘萍,曾在《京报》上揭露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不良行为。为了封口,张大帅送上30万大洋,却被邵氏断然拒收。张便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将其抓捕并枪杀。邵先生曾手书“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挂在报社墙上作为社训。这四个字,出自于明代那位因反抗奸臣严嵩而被残杀的硬汉杨继盛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今天,有人已把“辣手著文章”改为“妙手著文章”了,一字之改,妙是妙了,辣味没有了,铁肩就可能是肉臂,还能担得起道义吗?

清光绪年间有个官员叫林开謩,被朝廷外放江西提学使。赴任前三次登门拜谒军机大臣奕劻都未能入府,他问守门人缘由,守门人说谒见王爷须交纳“门包”。林指着墙壁张贴的奕劻严禁收受门包的手谕说:“尔怎敢违令办事?”守门人答:“王爷的话不能不这么说,林大人你这个钱也不能省。”但林大人最终还是省下了这笔钱。上任后一天,林开謩接到不明身份者来信,向他索贿银子八千两,说是为他谋“补缺”之用。林知道是索贿,遂置之不理。不久,他就被朝廷“开缺”而卸职。

在腐败没落的封建社会,要想直道而行不是易事。如司马光诗云:“孤宦行直道,栖栖良可悲。谁能拂衣去,不待挂冠期。”然而,直道而行仍是一些仁人志士终身的坚守与追求。北宋诗人王禹偁就写诗明志:“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即使看不到宽阔的大路,但探寻大路的雄心不能丢,初心不能忘。

故此,直道而行的人,十分在乎前行的方向与留下的脚印。于他们而言,直道而行就是独立思考,坚持真理;就是看重操守,爱惜羽毛。

曾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1948年底离开清华园,虽然他手中依然掌握着清华数目庞大的庚子赔款,但他给自己开的薪水仍是每月三百元。梅贻琦去世后,人们打开他的手提包,里面全是清华的账目,一笔笔很清楚,没有额外花过清华一分钱。而他无力支付的医药费,却是清华校友捐凑的。其洁身自好、甘于清贫的美德可见一斑。

归根结底,直道是正直之道,是人间正道。正了直了,就立起来了,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骆塞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