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1)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各割据势力为求生存与发展,常常觉得常规的政治、军事、外交手段不够用,对刺客的使用便成了重要的补充手段,并把其作为达到目的的一条捷径,乱世枭雄曹操,就特别喜欢使用刺客。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2)

01

董卓专权,残害忠良,人神共愤,一位名叫伍孚的小人物,决心为国除奸,为民除害。

伍孚官儿并不大,越骑校尉,但他要求晋见董卓,董卓还是会给面子的。

他身穿小铠,在朝服里藏着利刃,很顺利地见到了董卓。

02

与董卓相比,孙策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据《三国志》记载,一统江东的孙策死于刺客刺杀。

孙策喜欢单身出行游猎,部下屡劝不听,终于给了仇人刺杀他的机会。

他的仇人,是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

公元200年,许贡为孙策所杀,其生前招揽的三个门客,发誓手刃仇人,替故主报仇。

当年某月,广陵太守陈登企图推翻孙策的江东政权,派人秘密联络孙策治下的山贼,孙策决定讨伐陈登。

行军至丹徒时,孙策单独出猎的老毛病又犯了,许贡曾经的门客在野外遇到轻装打猎的孙策,一阵冷箭过后,孙策面颊中箭,后来虽然被救了回去,但伤口感染,不治而亡,年仅26岁。

也有说,孙策之所以落单,是因为他的马跑得太快,随从都没跟上。

路上遇到谎称“韩当士兵,在此射鹿”的许贡前门客,孙策说韩当的士兵他都认识,却没有见过他们,说完一箭把其中一个射倒,其余二人赶紧朝他射箭,射中了他的面颊。

许贡门客的行为,居然得到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高度赞扬:许贡客,无闻之小人,而能感识恩遇,临义忘生,卒然奋发,有侔古烈矣。

孙策遇刺,险些使刚刚建立的江东基业毁于一旦。

孙策被刺看似属于报私仇范畴,与政治刺杀无关。

但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曹操谋士郭嘉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那是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的时候,听说孙策想趁机袭击许都,曹操担心得不得了,郭嘉却让他放心,孙策活不了多久。

他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说完这话没几个月,孙策果然被刺杀而死。

所以有人怀疑,孙策被刺根本就不是什么报私仇,是曹操干的。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3)

03

曹操曾亲自干过刺客的“工作”,行刺对象是董卓,但没有成功,幸亏跑得快,不然小命不保。

那以后,曹操依然对暗杀有着浓厚的兴趣,只不过不再亲自动手,而是派刺客,刺杀对象是蜀国老大刘备,而且搞了两次,可惜两次都未成功。

第一次是在徐州。

他们俩“煮酒论英雄”,刘备被曹操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坏了,意识到曹操容不下他,便请求曹操让他截击袁术,想来个金蝉脱壳,曹操居然答应了,并派出5万军队两名副将随刘备出征。

刘备刚走,谋士程昱、郭嘉等人就急了,责怪曹操怎么不杀了他,这不是放虎归山么。

曹操肠子都悔青了。

那时刘备已逃往徐州,曹操便命徐州刺史车胄把暗杀刘备,却被陈登坏了好事,车胄被关羽杀了,其家人全部死于张飞刀下。

第二次是在汉中。

那时的刘备,已经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流浪汉”,羽翼丰满得可以上天了。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天不容二鸟,你若是上了天,老子情何以堪!趁你还没来得及上天,干掉算了!

曹操派的那个刺客来到汉中,善于识人的刘备居然没有“识”出来,可见“则此客必一时之奇士也”。

这个“奇士”,见了刘备就是一顿殷勤,对刘备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唱赞歌,迷魂汤把刘备灌晕后,接着就大骂曹阿瞒“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再接着又给刘备出伐魏的主意,深得刘备赏识。

刺客正要行刺,不料诸葛亮突然自外而入,一眼就看出那人神情不对劲,刺客心虚,谎称上厕所溜了,待诸葛亮意识到这人可能是刺客追出去时,刺客已越墙而走。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里专门记载了这段史实: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

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

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

须臾,客如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

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

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

追之,已越墙而走。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4)

04

杀不了刘备,把他儿子刘禅杀了也行。

这一次曹操派的刺客,名叫郭修。

有说郭修刺杀刘禅,并非受曹魏的指派,而是他的个人行为。

郭修(《三国志·后主传》及《费祎传》中载为郭循),凉州西平人,曹魏官员,官至中郎将。

有一次两军打仗,郭修成了姜维的俘虏,投降后被刘禅封为左将军。

可是他不想为蜀国效力,一直想找机会杀了刘禅。

然而,自从刘备被“刺”后,刘禅和他爹一样,警惕性一直很高,倍加防备,郭修始终没机会下手,“修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

郭修心想,杀不了刘禅,杀他一个将军也不错。

他选中了大将军费祎。

公元253年,趁费祎于汉寿开办岁首大会之机,郭修亲手杀了喝得大醉的费祎。

郭修的下场很惨,据说被拖到费祎墓前开膛破肚。

半年后曹魏方面得到消息,惊喜于这个意外收获的同时,立即发诏书把郭修“奉为榜样”,“追封郭修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

费祎被暗杀,蜀国损失巨大,因为费祎是继诸葛亮蒋琬之后的第三位丞相,他“开府治事”,掌握着蜀国的军政大权,是个能臣。

蜀国之所以先于其他两国而亡,与其后继无人有很大关系,而这个后继无人,指的就是蜀国继费祎之后再无贤相。

05

不但对敌人采用这种“非常手段”,曹操对“自己人”也不放过。

爱子曹冲不幸早夭后,其侍者周不疑便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因为周不疑虽然年仅十七岁,但却具有令曹操恐惧的军事才华和政治头脑。

据《零陵先贤传》记载,曹操曾攻打柳城,怎么也打不下来。

幼有异才,聪明敏达”的周不疑,仅仅凭着曹操画的形势图,就给曹操献了十计,曹操依计而行,一举拿下柳城。而那年,周不疑才十六岁。

曹冲一死,曹操便觉得这小子留不得了,因为在他看来,除了曹冲,他的其他几个儿子都驾驭不了他,这种人将来很有可能夺了他曹家江山,所以必须杀掉,消除后患,“乃遣刺客杀之”。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5)

06

公元191年,因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有功,刘备当上了平原县令。

当时的平原地广人稀,连年兵灾导致当地“田园荒芜,六畜鲜少”,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刘备担任平原县令之后,在招兵买马扩充自己实力的同时,对地方百姓“勤施善政,抚养生息”,用“惠裕”和“德美”治理乡政,让百姓的日子一天好似一天,深受百姓拥戴。

但并非所有人都服他,其中就有一个名叫刘平的郡民,他不但不服从刘备的治理,还想把他杀了。

毫不知情的刘备,居然对刘平雇佣的刺客十分礼遇,刺客一感动,不但没杀刘备,还把事情对刘备和盘托出。

当《三国志》作者陈寿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叹道:“其得人心如此。”

07

范强(在《三国演义》里叫做范疆)、张达杀张飞,应该是纯粹的报私仇了。

关羽被害后,镇守阆中的张飞“旦夕号泣,血泪衣襟”,众将觉得只能陪他喝酒,才能让他缓解心中的悲痛。

岂料张飞喝醉后怒火更旺,动不动就鞭打士兵,有的被活活打死。

刘备知道后赶紧写信劝他,警告他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因为这些士兵天天跟着他,有的是机会。

脾气暴躁的张飞哪里听得进去。

他又想为二哥报仇,下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

第二天,帐下两员末将范强和张达表示,这么短的时间内办齐白旗白甲是不可能的事,请求宽限时日。

张飞把牛卵子眼一瞪:“老子急着报仇,恨不得明天就把大军开到逆贼之境,尔等居然胆敢公然抗命,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完这话,张飞命令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鞭打五十下。

打完后张飞又命令他们明天必须完成任务,否则死啦死啦的,砍头示众。

满口出血的二人回到营中商议,结果张达说,与其让他杀我们,不如我们把他杀了。

当天夜里,趁张飞喝得酩酊大醉,二人各怀利刃密入帐中,杀了张飞。

然后提着张飞的脑袋投奔东吴,孙权本来惹了一祸(杀关羽),哪里还敢接受这样的“礼物”,把他们两个押回蜀国,被张飞之子张苞所杀。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6)

08

一个名叫韩龙的,被誉为“三国最干脆利落的刺客”。《三国志》记述韩龙的刺杀行动时只有一句话: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

“雄”指幽州刺史王雄,“比能”指鲜卑首领轲比能。

轲比能是汉末三国时期鲜卑族的杰出首领,在他的带领下,鲜卑族“进步神速”,实力强大之后经常侵扰曹魏,令曹魏非常头疼。

幽州刺史王雄便向魏明帝建议,采用暗杀手段除掉轲比能,魏明帝同意,王雄派的刺客,就叫韩龙。

轲比能被刺后,鲜卑部落四分五裂,你打我我打你,陷入了狗咬狗的斗争,实力强的逃得远远的,实力弱的不敢远遁,否则就会成为其他部落的“点心”,只好向朝廷投降,找一个避祸港。

从此以后,曹魏的北部边境才稍微有点安宁,漠南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7)

09

姜维也险些被刺。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不停地北伐,搞得曹魏焦头烂额。一个名叫路遗的王室骑兵,主动为国分忧,请求做刺客入蜀刺杀姜维。

当时魏国的实际当家人是司马昭,他有个替他谋划军事的人,名叫荀勖,听了路遗那话,立即表示反对。

他对司马昭说:“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

荀勖也不是一般人,之前曾是大将军曹爽的副官,曹爽被杀后,其门生故吏怕受牵连,都不敢为曹爽收尸、办丧事,荀勖挺身而出,带头走在前面,其他人才敢跟着去。

后来荀勖被提升为廷尉正,参与司马昭大将军府的军事谋划。

按理说路遗的想法不错,如能成功,就能彻底除掉姜维这个“捣蛋鬼”,说不定还能收到一劳永逸之效。

可是,当荀勖表示反对后,司马昭认为荀勖说得对,没有采纳路遗的建议。

不然,三国的“暗战”历史,又将增加浓墨重彩的一页。

徐庶刺杀刘备(刘备被暗杀最多)(8)

10

身在曹营心在汉,发誓一辈子不给曹操出一个主意的徐庶,也当过刺客。

在人们的印象中,徐庶是个“文弱书生”,就像诸葛亮那样。

实际上,早在少年时期,徐庶就发誓要做个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于是他拜师学艺,苦练武功,学成之后便游历四方,以除暴安良为己任,很快就远近闻名,人们一提到这个“少年侠士”,便肃然起敬。

某一年,徐庶一个朋友被当地一恶霸害得家破人亡,朋友请徐庶替他报仇,徐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然后用白色垩泥涂在脸上,闯入朋友仇人家中,一剑刺死了那个恶霸。

朋友交给他的“任务”虽然完成了,但他却没有逃脱,被闻讯赶来的官差包围,寡不敌众被擒。

一番严刑拷打,徐庶拒不招供,既不说为什么要杀人,也不说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

官府把徐庶用囚车载了游街,要老百姓辨认他的身份,老百姓认识他,但却无人指认,徐庶行侠仗义除去恶霸,他们感激他还来不及呢,哪里肯出卖。

后来经朋友打点,无可奈何的官府把徐庶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