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地球(解密地球)

#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地球

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苏联人Y.A.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驾驶“东方1号”飞船首次从上百千米的高空鸟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时,最令他惊异的是,地球原来是一个蔚蓝色的大水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距离,是第三颗行星。地球以近30千米/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地球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作绕日运动,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49亿千米,365日6小时9分10秒公转一周,这就是地球上的一年。同时地球还在自转,赤道上的自转速度约1674千米/小时,自转一周约23小时56分4秒,地球上的

一昼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是一个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天文学家们早已精确地测出地球赤道半径平均为6378.14千米,极半径平均为6356.75千米,两者相差约21千米,也就是说,地球的赤道周长比两极方向的子午线周长要长。科学家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出地球质量为5.98×1024千克,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克/立方厘米。

地球已诞生了46亿年。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以上包着厚2000千米以上的大气圈,它是地球的保护伞。人们形象地把地球这种圈层结构比作一个熟鸡蛋,有地壳、地幔、地核。地核的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距离地表400千米深处,温度为1500℃~1800℃;在2900千米深处,温度为3500℃~3700℃;在6371千米深处的地球中心,温度高达4500℃~5000℃。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球是个大火炉,内部贮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供人们去开发利用。

地球还是个大磁铁。通过南北两极,磁场范围可以延伸到地球外面10万千米以上的高空,因此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人们都可以用指南针指示方向。磁极自古一直在游移着,而且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曾有过倒转,每当地磁极倒转现象发生时,许多生物属种会忽然消失,倒转现象过后,又会出现新的属种。

迄今太阳系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它是一座大宝库,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能源、生物和水等资源。人类必须珍惜和爱护这唯一的栖息地,使人类与地球长久地共存下去。

毛泽东将地球运动诗意地概括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地球公转的方向也为自西向东,即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1周所需要的时间为365136小时9分10秒,这叫做一恒星年。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一恒星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5°。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各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快,每小时旋转1674千米;到了南北纬60°,纬线圈周长缩短,地球自转线速度约减小为赤道处的一半。到了南北极点,则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两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一日和年,为了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和计时制度。

图解地球(解密地球)(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