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家李耳的故事(从道德经看老子)

老子《道德经》第61章专门论述了邦交思想及主张。

老子曰: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于入事人,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意是:各国交往,如雌雄相交,雌性通常以静胜雄性,以静为低姿态。

因此,大国以谦和平静对待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谦和平静对待大国则取大国,或主动,或被动,大国不要过分欺凌别国,小国不要过分谦卑以奉别国,大国小国,各得其所,大国应取低姿态。

老子主张邦国交往宜取低姿态,谦和居下,以静制动,不可过于用强,也不可过于示弱,应不卑不亢,各得其所。

这是老子辩证法思想在邦国外交方面的具体体现。

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无论大国小国,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以礼相待,以邻为伴,和平共处,既不要以大欺小,称霸世界,也不要处处示弱,而应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不卑不亢,和平发展。

大国交往,如高手过招,比的是心态、智慧、定力,比的是谁失误少,出错少。

你说对不对呢?

先秦思想家李耳的故事(从道德经看老子)(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