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古蜀国的前身)

相传,上古时代,部分羌族人,迁入今四川岷山一带,直到后来,陆续有各个部族的人,迁移至岷山与若水一带,与当地的土著人,慢慢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被后人统称之为“蜀山氏”。

“蜀”,最早在商代的甲骨文,象形文字中出现,上方是一个大眼睛,下方则是一个扭曲,且类似蛾蝶之类的虫子,因此它的本意也就是蚕。

据说在炎黄时期,一个名为王凤的女子,小时候经常在山上采野果。有一天,她发现桑树上有几个小虫子在吃桑叶,并吐丝成茧,她就把小虫子带回家去饲养。经过反复的观察,她给这个小虫子取了一个名字,“蚕”。并发明了一套取蚕丝再织绸的技术。随后,王凤大量培育和种植桑树,并将自己的技术,传与部族,教大家养蚕做衣服。于是,她在当地非常出名,深受人们的爱戴。

她就是,养蚕业的倡始者,人称“嫘祖”。

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古蜀国的前身)(1)

不久后,她的名气,便传到了黄帝的耳边,黄帝欣喜若狂,前去相见,最后则娶了嫘祖。

于是黄帝部落的人,也学到了养蚕织绸的技术。

而黄帝与嫘祖生下玄嚣、昌意二子。在中原大战赤尤的过程中,昌意结识了,若水蜀山氏的昌仆。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久,昌意便娶了昌仆为妻 。 其生下一子,名为颛顼。后来他们便离开了若水,去往中原。

直到后来,颛顼家族开枝散叶,迁移各地,在他的后代中 有一名叫蚕丛的人,出现在岷山一带。 后来,逐步向南迁移至瞿上城并建都,而他就是在蜀地首位称王的人。

蚕丛,又称蚕丛氏,因一身青衣,各地巡视,也被后人尊称为“青衣神”,他是黄帝与嫘祖的后裔。据说长相奇特,眼睛突出。更是传承了嫘祖的养蚕之技,经过技术改良,成为了养蚕的专家。

他曾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一带,逐渐迁移到成都平原西边。呼吁人们种桑养蚕,发展生产和经济,来壮大族群。正因为他善于养蚕,“教民蚕桑”有功,受到人们的爱戴与崇拜。从而被蜀山氏以及其他部族,推举为“蜀王”,称为“蚕丛王”。蚕丛教民养蚕的故事,广泛流传于川西地区,多地建有蚕神庙,供人祭祀。而青衣江就是以他的名字为名。他的成就,铸造了古蜀国的历史辉煌。

揭开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古蜀国的前身)(2)

经过百年后,中原王朝,发起了对蜀山氏部落的攻击,蚕丛战死。于是,长达数十年的氏族部落之争开始了,古蜀国先后经过了,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为首领的部落时期,直到蜀望帝杜宇的出现,代替了鱼凫。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部落首领时代。随后建立了第一个王朝,他就是第一个在蜀国称帝的人。从此便开始了729年的历史征程!

古蜀文化自蜀山氏开始,就融入了多个民族,形成了一个融合体,之后又经过蚕丛等几代蜀王的带领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信仰、以及农业的发展,为蜀文化注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虽然对于历代蜀王的传说,还有很多疑点。但古蜀国的存在,首先被宝墩文化所证实,是真实存在的,以及古船棺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的发现。考古学家也正在努力的破解这些疑点,以及巴蜀图语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揭开古蜀国历史的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