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得体会 抗疫日记

2022年11月8日 第一天 2022年11月8日清晨5点多,电话铃声骤响,抓起手机,后勤副校长的声音传来,急迫中满是疲惫和无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抗疫心得体会 抗疫日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抗疫心得体会 抗疫日记

抗疫心得体会 抗疫日记

2022年11月8日 第一天

2022年11月8日清晨5点多,电话铃声骤响,抓起手机,后勤副校长的声音传来,急迫中满是疲惫和无奈。

“刘哥,你在哪边住哪?” “刘校长,我住在新村家里,有事儿吗?”

“上级紧急抽到防疫人员,校长半夜三点半给我打电话,咱们三个名额,人员实在安排不开了。你在新村,不用了,我再看看。”

“刘校长,实在安排不开,再给我打电话。”

放下手机,妻子说:“刘校长从半夜就开始安排,大清早给你打电话,说明确实没有办法了,你就去吧。”

听了妻子的话,我立马给领导打去电话。

“刘校长,人员落实了吗?”

“还没。”

“我去吧。”

“那就辛苦你啦!王校长也说,你还有一年就退休了,让老同志上防疫一线,有些于心不忍。”

话虽客气,但我分明感到了没有推辞的意思。由此也诠释了打电话时的无奈语气。

“那你怎么去集合点?现在让胡路封闭了,进去就出不来了。”

“让家里人开车送我到卡口,再打车过去。”

“好吧,我把集合点和联系人发给你。注意保护好自己。”

放下手机,简单准备了的用品,开车导航直奔疫区。年近60的我,突然有了一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感觉,尽管连早饭都没吃,却感到周身发热。

在忐忑不安中,车子到了卡口被拦住。

下车,走近,一名年轻的警察说:“从哪里过来的,这里是疫区了,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是区里抽调的防疫人员,我要到金澜大酒店报到。”

“有证明吗?没有证明是不能进去的。”

“没有啊,只有微信转发的通知。”

“这不行,我们无法确认。另外,过卡口后没有车,你怎么去啊?”

妻走了过来,拉着我的胳膊,“警察不让过,咱就回去吧。”

我从妻的动作和语气里明显感觉到了她的担心和恐惧。

环顾四周,多辆警车都闪着警灯,大约有十几辆特警车快速驰进卡口,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这阵仗,妻害怕是自然的,我也有了退缩的想法。但一想到已经答应领导了,也来到卡口,不该不辞而别,不能用警察的执法做托词。

于是,拨打了王校长的电话。叫了好久,电话通了。

“校长,我到卡口了,警察不让进,另外,过了卡口没有车,我怎么去集合点?”

“刘哥,我们这里很忙,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没眨眼,我无法接你。你找通知里的联系人想办法。”

电话里有嘈杂的声音,也有王校长的疲惫感。

我又拨打了联系人的电话,很快传来“请不要挂机,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一连三次,都是在通话中。

妻说:“打不通电话,正好不去了。”

“再打一把,不接咱就回去。”

在我希望对方不接电话的时候,电话通了。

“领导你好,我是北湖学校过来防疫人员,我在南三路卡口,警察不让进,另外,进去了没有车,到不了集合点。”

“你把电话给警察,一会儿你加我微信,发定位,我安排车去接你。”

我终于放心了,也确定能进疫区抗疫了。

妻见状只好说:“要注意休息,神经性头痛就怕休息不好,头痛了就和领导讲,不要硬撑。”

“知道了,放心,我会注意的。”

接我的车到了,我没有回头看妻子,我知道她一直看着我走进卡口。老夫老妻一辈子了,内心的东西比脸上的和话里的多。

接我的是25中学的徐明主任,他也是刚刚报到的防疫人员。我简单的询问了一下里边的情况,心里踏实多了。

报到、签字、领了两天的设备,很快自己就成了“大白”了。

几分钟后就到了乘风一区社区,任务是入户做核酸。和我一样的人员有22人,都是教育系统的。

有趣的是,第一组报到的是9人,第二组8人,第三组是5人,于是就有了“985”的称谓。22人中只有一位女生。

操作都是一样的,扫码,采集,记录。只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带着上楼,挨家挨户去完成的。一个单元下来,浑身都湿透了。两轮过后,疲惫感强烈。真想有张床。

休息时,钉钉里出现一个信息:“由于王校长身体突发不适(现在正在龙南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仲召明接替王校长在乘风庄进行防疫工作。”

一夜没睡,连续忙碌到第二天中午,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

我没有打电话,发了一个信息:“校长,身体如何?不敢给你打电话,怕影响你休息。”

直到傍晚五点半,才收到校长回复的信息:“没啥事儿,就是一天一夜没睡觉,有点心率失常,勿念[抱拳]”。

这一插曲,强化了我的想法:一定要注意休息,否则身体吃不消的。

庆幸的是,我和吉星副校长在一个组,有了同事在,心里踏实多了。更为重要的是,好多事儿我都不用操心了,比如,领设备,做核酸检测,取盒饭,等等。

稍有闲暇,浏览一下微信和网页:有要存菜的、有要购药的、有要复查病情的、也有人专门分析各种情况的。有人说我们第一批进来的人都属于趟雷的,情况不清,多少有些危险的。

依我看,抗疫真的是一场难打的战役,因为我们的敌人看不见,摸不着,不知道对手在哪里,就容易产生恐惧感,我也是一样的,有时看什么都像有病毒,不熟悉的人不敢接近,仿佛他的每一处都带着奥密克戎,人人自危,恐慌加剧。从一些细节上,我能感受到:有人一遍一遍的用酒精消毒;有人远远的坐在角落里;有人找各种理由不去做扫码人员(扫码接触人)。

也有例外,那就是医务工作者,她们始终如一在最前沿阵地,没人退缩。她们相对于我们来说,更了解病毒,更懂得防护,所以更大胆一些。

好在盒饭比较及时供应,填饱肚子没问题,没有人计较饭菜可口不可口,危难时刻,大家都理解都包容。

住宿的问题有些周折,按照防疫要求,我们这些在一线防疫人员,必须单独居住。然而,社区财力紧张,我们不能一人一室,对此我们理解了,都不容易。可气的是,社区费了好大劲联系了一家公寓,我们刚刚住进去,动作慢点的,衣服还没换,就被举报了,理由是:公寓内有居民,他们担心我们有风险,不让我们混住。

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牢骚满腹的只能离开,回到社区大厅,无奈的等着。

一个小时后,通知有两个宾馆可以住了,我们格外高兴,既然叫宾馆,应该可以吧。

由于不能一人一室,组织者想出来抽签的办法,抽到单人间就一个人住,抽到标间的两个人住,最差的是一张大床两个人住的房间。

我的手气不错,抽到了单人间,但吉星校长却抽到了两人大床间。我想了想,决定还是我和吉校长一个大床吧,毕竟我们一个单位,彼此熟悉。

宾馆条件不是差,而是相当的差,只有一个大床,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卫生间惨不忍睹。我真的不明白,大庆还有这样的宾馆。

多说无益,我们是战士,想想抗美援朝志愿军,想想长津湖,我差点乐出声来。躺在很不舒服的床上,想到明天还有很重的任务,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