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

【九吉读书笔记】

事实上,“复制”和“转换”就是⼤⾃然的两种基本存在形式,但“复制”的层级显然⽐“转换”要⾼,因为它赋予物种以灵性,并繁衍出不可思议的社会和⽂明。那么,这两种基本形式对我们个体成⻓⼜有什么启⽰呢?

⼈⽣的差异往往源于⼈们看待⽣活的不同视⾓。当你掌握了“复制”和“转换”这两个底层概念时,或许会看到⼀个不同的世界。⽐如⼤家都知道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但在中国京剧史上,他的艺术造诣未必是最⾼的,那为什么最被世⼈熟知的却是他呢?因为20世纪30年代留声机刚好开始普及,梅兰芳的声⾳得以被录制成唱⽚并复制流传到⺠间。⽽此前,再有名⽓的京剧⼤师也只能在有限的剧场⾥表演。在更早之前,⼈们谋⽣的⼿段⼏乎只能采⽤“转换”的形式,裁缝做⾐服、⼩贩卖烧饼、铁匠造农具……⽆⼀不是将⾃⼰有限的体⼒或时间转换为⽣活资料然后参与交换,做多少,是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如私塾先⽣、杂耍艺⼈,才能同时⾯对多⼈,花费⼀份时间,收获多份回报。

时⾄今⽇,这规律依旧适⽤。外卖⼩哥、货⻋司机、酒店⼤厨、公司⽩领……绝⼤多数⼈都在通过出售⾃⼰的时间来换取有限的收⼊。从这个⾓度看,公司经理和清洁⼯⼈这两个职业在性质上是⼀样的——虽然收⼊差距较⼤,但本质上都是在⽤⾃⼰的时间和技能换取相应的收益,做多少,是多少,哪天不做了,收益也就消失了。⽽另⼀些职业的底层逻辑却与之完全不同。⽐如企业家、作家、发明家、程序员、歌⼿、演员等,从事这类职业的⼈有机会通过雇⽤他⼈或借助机器的⼒量对有价值的商品进⾏⼤量复制并销售出去,或将⾃⼰创造的优秀作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络)⽆限地复制并传播出去,从⽽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转换”和“复制”的最⼤区别在于边际成本不同——“转换”的边际成本越来越⾼,“复制”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如果你不懂“边际成本”这个经济学术语也没有关系,看两个例⼦就会明⽩。⽐如厨师就是“转换”类职业,他想得到更多收益就必须做更多菜,或进⼀步提⾼做菜的⽔平。换句话说,他必须投⼊更多的时间和精⼒才能得到更⾼的收⼊,⼀旦投⼊减少,收益就会下降。⽽作家是“复制”类职业,当他写出⼀篇⾼质量的⽂章之后便可以安⼼睡觉去了,⽽这篇⽂章在他睡觉的时候也会被复制、传播、赞赏。只要它有⻓久价值,那么即使今天没有产⽣收益,明天、后天也可能产⽣,甚⾄五年、⼗年后仍能产⽣收益,⻓期收益⽆法估量。这种带有“复制”属性的⽣产活动,⼏乎做到了“⼀劳永逸”,因为它们只需⼀次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成本微乎其微,⽽收益则源源不断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2)

这就带来⼀种可能:终有⼀天,我们可以不再出售⾃⼰的时间就能产⽣收益,从⽽实现财富⾃由或⼈⽣⾃由,彻底解放⾃⼰。所以⼀个有追求的⼤厨可能会这样做:①持续研发新的特⾊菜品,并凭借⾃⼰的“秘密配⽅”技术⼊股餐饮企业,允许连锁酒店复制⾃⼰的技术,享受股份分红,此后即使不亲⾃做菜也能产⽣⾜够多的收益;②制作易懂的特⾊做菜教程,将其发布到⽹上,供需要学习的⼈免费或付费观看,这样就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产⽣更多的收益,如果个⼈品牌打造顺利,这份收益可能会超过⾃⼰做菜的收益,此时便意味着⾃⼰实现了初步的⼈⽣⾃由。若再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复制”类活动的收益曲线和复利曲线⾮常⼀致——前期增⻓缓慢,但只要持续积累价值,收益就能在到达拐点后⻜速增⻓。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3)

这就是我选择写作的原因之⼀(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让⾃⼰头脑清晰,脱离混沌):这种⾮线性增⻓的“复制”⼒量,可以让⾃⼰的⼈⽣产⽣⽆限可能。如果你也想开始写作,其实有这么⼀条理由就够了

“复制只是⼀种渠道,获得⽆限可能的关键依旧在于价值。如果我们⽣产的作品是肤浅的、低价值的、博⼈眼球的,那它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爆发⼀下,但必定⽆法⻓久流传。这也是为什么⽹络时代出现了信息爆炸⽽没有出现知识爆炸,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依旧稀缺,所以要想获得⽆限可能,“复制价值缺⼀不可,且价值越⾼,可能性越⼤。如果你对⾃⼰的⼈⽣有追求,那就应该激励⾃⼰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当然,现实⽣活中我们每个⼈⼀开始都只能通过“转换”类技能来维持⾃⼰的⽣活,但若你的眼光⾜够⻓远,就应该尽早储备并打磨⼀项“复制”类技能,让⾃⼰逐渐摆脱⽣活的引⼒,获取⼈⽣⾃由。在这个幸运的时代,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踏上“复制”之旅,但请⼀定坚守价值并保持耐⼼,因为机会终将属于那些“看得清且做得到”的⼈。每个⼈都有机会,不要浪费⽣命给你的⽆限可能!

“价值规律”,即商品⽣产好之后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等价交换。看着这个⽿熟能详的价值规律,我突然灵光⼀闪,悟到⼀个关键认知:改变⾃⼰的关键是创造价值。这个结论不难理解:因为只有当⾃⾝创造的价值⾜够⼤时,我们才能被别⼈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对等的回馈。

每次提笔时我都要问⾃⼰这样⼀个问题:这篇⽂章在三年、五年甚⾄⼗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写了。仅这⼀问,就能消除⼀切浮躁的动机。

⽣产对别⼈有⽤的东⻄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都会起作⽤

绝⼤多数⼈在确⽴⽬标时都采⽤“我想要”的思维模式,因为说出“我想要什么”很容易,⽽且这种“利⼰思维”驱使下的⽬标往往很多、很⼤,很容易让⼈陷⼊不切实际或急于求成的境地。所以只要我问:“那你能给予别⼈什么呢?”对⽅⻢上就会陷⼊沉默,然后幽幽地说:“好像确实没什么能给予别⼈的,就算是养成⼀个习惯,也难保⾃⼰能付出那样的⾏动。”

⼀旦我们把视⾓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很多浮躁、妄念就会⻢上消失;当我们开始思考做什么事能够给别⼈带去⻓久价值的时候,就会看到⼀个新天地;当我们开始想办法把⾃⼰打磨得更有价值的时候,就能在浮躁的⼈群中稳住⾃⼰、默默前⾏,去等待那束亮光出现。当然,⾛价值积累之路是需要保持耐⼼和远⻅的,因为价值地产⽣需要过程,⼀旦你选定了价值之路,就要消除⾃我怀疑,保持坚定。

价值积累之路就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不⼀定看得清结果,但只要牢牢盯住价值这个⽅向往前⾛,我们就不⽤担⼼⾃⼰会⾛偏。所以在我看来,写作、成⻓和成功其实是⼀回事:写作就是⽣产有价值的内容,成⻓就是做⼀个有价值的⼈,⽽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究其根本,它们都遵循价值交换规律

好运得益于我在写作初期上的⼀次写作课。课上,我接触到了“顶级信息论”和“10万:1千的输⼊输出⽐”这两个观点,它们让我直接从“经验写作”跳到了“知识写作”的层次上。其实,对⼀个成熟的写作者来说,这两个观点再正常不过了,但对当时刚开始写作的我来说冲击⾮常⼤。因为那时的我和很多写作者⼀样,完全靠⾃⼰的经验码字,⽂章⾥充斥着个⼈的⽇常感想和感受。这样的⽂章固然容易写,但往往很局限,也没有⻓久价值,⽽且受个⼈经历限制,时间⼀⻓就会觉得没东⻄可写。

⼀旦有⼤量的顶级信息输⼊就不⼀样了。顶级的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底层的认知、⼴阔的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关联,让我每次都可以⽤不同的知识或故事来开场,⽽⽆须⽤“我有⼀个朋友……”来开头。经常⽤“不知名的朋友”的案例就会显得狭窄,可信度也不⾼,况且经验这东⻄很容易枯竭,但知识不会。这就解决了我素材来源和写作层次的问题,所以我经常把这堂课喻为⾃⼰的写作基因塑造课。有了这样的基因⽀撑,我便开始⼤量阅读、输⼊,⽤知识为价值加码,先后归纳并实践了刻意练习和深度学习等成⻓⽅法论,这些⽅法论⼜反哺了⾃⼰,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打磨作品。这种循环⼀旦开启,⽂章的深度和价值便开始⻜速提升,所以尽管这⼏年我的⽂章总数不是很多,但建⽴的影响⼒却⽐较扎实。

再看⽹上的众多⽂章,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作者依旧缺乏价值意识。他们虽然⻓期坚持输出,但内容多是围绕热点事件发表⻅解、记录⾃⼰的⽣活感受,或是罗列⼀本书的知识要点。这样的内容通常谈不上有什么⻓久价值或深度价值,同质化严重,很容易被他⼈替代,所以即使他们每天更新、⽇⽇产出,也⽆法被别⼈强烈需要、⽆法参与更⼤的价值交换,于是就成了那些“很努⼒却总是看不到希望”的⼈。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的原因,因为新知永远是增加价值的有效砝码。如果我们缺少这种理念,就只能⽤浅薄的经验和盲⽬的毅⼒去努⼒,很难获取独特的能⼒和价值优势。所以⽆论我们在什么⾏业、什么领域、什么岗位,想要胜出,就要在⼼中打下这样的烙印: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量资源。

以前,⼀听到别⼈说“凡事要有利他之⼼”时,⼼⾥就会不⾃觉地泛起⼀股浓浓的鸡汤味,那感觉就像受到了强⾏说教。多年后才发现,这种未经审视的感觉和认知差点让⾃⼰错失个⼈成⻓中⾄关重要的⼒量

⼈们之所以不愿意真正地接受利他观念,是因为这个观念与我们的天性相违背。对于⼤脑来说,简单、直接、快速、确定的事情是它的最爱,⽽利⼰之事⼏乎满⾜上述所有条件。相对来说,利他之事通常需要先绕个弯⼉。它需要我们先付出,甚⾄是⽆条件地付出,有时还要⾯临⼀些损失,忍受⼀些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这会使⼤脑不⾃觉地产⽣抗拒,所以很多⼈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也很难真正⾛出这⼀步。然⽽,利⼰之事让我们得到了眼前的好处,却让我们失去了更⼤、更⻓久的好处——⼒量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量取决于我们对⾃⼰、对他⼈,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论是“为⺟则刚”,还是“⽆欲则刚”,实际上都是因为情怀和胸襟超越了个⼈、⼩团队,是⼀种⾯向⼤集体的爱。有了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就

“⼀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世间的幸福之法和成事之法,⽆不如此

利他的结果就是利⼰,那些不带功利⼼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返还

⼈们不愿意践⾏利他观念的另⼀个原因是误把牺牲和讨好当成利他,以致得到的反馈和体验极其不好。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原则地对他⼈好或是有⽬的地付出,⽐如亲⼦关系中的溺爱、情侣关系中的讨好都是如此。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端付出,⽽是努⼒成为⼀个有价值的⼈。我们需要通过⾃⾝的能⼒或价值去影响他⼈、服务他⼈,⽽不是试图⽤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所以,利他不是盲⽬地牺牲⾃⼰,也不是刻意地讨好他⼈。正如⽗⺟在保护孩⼦⼈⾝安全的同时,也要不断修炼⾃⼰,给孩⼦做好榜样,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侣在关爱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的优秀去带动对⽅同步成⻓,这才是健康的爱。这⼀道理放在其他事情上也是⼀样的,我们既要有利他之⼼,也要有利他之⼒,⼆者缺⼀不可

利他与利⼰原本就不是⾮⿊即⽩的⼆元对⽴关系。毕竟利⼰是⼈的本性,⽽利他是⼀种超越,我们不需要在拥有⼀个的同时将另⼀个消灭,我们可以兼⽽有之。更好的成⻓者不会刻意抹杀⾃⼰的本性,⽽会主动接纳它,因为只有接纳了利⼰,我们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别。回避和⾃我欺骗只会削弱我们的⼒量。

即使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坦然接受就好了,重要的是做真实的⾃⼰。只要你⼼中埋下了利他的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它⾃⼰⽣根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的思考和⾏动去“施肥浇⽔”,但不要急于求成

这个时代同质化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被动社交”——通过产出独⼀⽆⼆的、具有⻓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来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

我们不愿意拿着⼿电筒去找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如果发现这个⼈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光和热还不够。那没事⼉,我继续努⼒,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我的光和热有⼀天能够覆盖到他。”可⻅,采⽤被动社交的⼈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他们这样做并⾮出于⽆奈,相反,这是⼀个⾮常明智和正确的选择。因为内向成⻓者的⽣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与事物⽽⾮与⼈物打交道。

内向者更倾向于使⽤理智脑与外界互动,⽽外向者更倾向于⽤本能脑和情绪脑与外界互动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4)

内向成⻓者虽然在社交上不具优势,但在创造上更具潜⼒,所以专注创造并⽤创造的价值来吸引外界与之连接,往往是他们更具优势的⼈⽣赛道。如果你了解以上知识,或许会主动扬⻓避短,切换到更适合⾃⼰的⼈⽣赛道上来

好的作品会⾃⼰⾛路”。它要好到能让⼈眼前⼀亮,让⼈觉得醍醐灌顶、能传递极度的美,或对他⼈产⽣巨⼤的帮助,且有⻓久的⽣命⼒。这样的作品很难被外界模仿或代替,因此需要创作者持续专注、持续打磨,投⼊⾜够的精⼒和脑⼒。这对擅⻓与事物打交道的内向成⻓者来说是⼀个喜讯,因为他们更有可能通过创造优质作品来打造⾃⼰的“价值护城河”。事实上,⽆论是内向成⻓者还是外向成⻓者,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影响⼒,最终都要过创造价值这⼀关。

越是在传播⼿段发达的社会⾥,越要坚守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缺乏传播途径了,但价值依旧稀缺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5)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6)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勤努⼒、找⽅法、做选择、建⾝份、明意义。这正是让⼈感到喜悦的地⽅: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选择!特别是当我们能够从上⾄下地总览全局,能够从⾼维度看问题时,低维度的问题⾃然就消失了,所以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到⼈⽣⽬标和意义,想清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旦解决,我们⾃然就知道该怎么选择、找什么⽅法、如何努⼒。不⽤刻意追求,⼀切⽔到渠成。

现代社会,⼈⼈都在学知识,但我时常问⾃⼰: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似乎有了⼀个新的答案: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审视⾃⼰和感知世界。有了感知,我们便能更好地定位和应对。那么,你在这个世界的哪⼀层呢?

若你还没富,请先让⾃⼰像⼀个富⼈。⽤富⼈的思考⽅式、富⼈⼼态、富⼈思维武装⾃⼰,改变⾃⼰的⽓质,让⾃⼰看起来更具“富⼈⽓”……

想了解⼼理建设,我们还得从《掌控习惯》这本书说起。作者詹姆斯·克利尔在书中描述了这样⼀个规律:即⼈的⾏为改变可分为⾝份、过程、结果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努⼒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7)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养成阅读习惯为例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8)

绝⼤多数⼈想养成阅读习惯时,都会⾃然地给⾃⼰定这样的⽬标:每天阅读半⼩时或每周读⼀本书。他们以为只要⾃⼰做到这些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实际上这只是盯着最浅层的“结果”去⾏动,结局往往是为做⽽做,不了了之(相信你肯定深有体会)。少部分⼈会把注意⼒放在“过程”这个层⾯。他们不满⾜于做什么(What),还要探索怎么做(How)以及为什么要做(Why)。所以他们会花时间写下阅读的意义,让⾃⼰看到阅读的各种好处;他们会以改变为⽬的去阅读,让⾃⼰输出、实践,使阅读效果最⼤化……做到这⼀点,其实已经⾮常了不起了,他们的收获会远远⼤于普通⼈,但这仍然需要消耗⼤量的意志⼒去坚持。

只有极少数⼈能看到“⾝份”这个层次,并主动从⼼理建设开始⾏动。他们会花⼤量的时间去思考:通过阅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或者暗⽰⾃⼰:我本来就是⼀个以书为伴、追求新知、乐于探索的⼈。如此⼀来,阅读就会成为像吃饭、睡觉⼀样的基本需求,成为⾃⼰不做就会难受的事。这个时候,哪⾥还需要约束⾃⼰、强迫⾃⼰呢?

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的,⽆论我们在哪个领域,想做成什么事,都会置⾝于这个框架之下。因此,那些能明确⾃⼰⾝份的⼈才是真正的⾼⼿,他们肯花时间进⾏⼼理建设,能从上⽽下或从⾥到外地改变⾃⼰。就像“猫”说的,要告诉⾃⼰,我是个⼲⼤事的⼈。因为如果连你都认为⾃⼰注定是平庸之辈,那你的内⼼很难强⼤起来。⼀个⼲⼤事的⼈,是不会与“偷懒”“嫉妒”“贪⼼”“恐惧”“浮躁”“⾃卑”为伍的。所以在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成事之⼈会主动做出不同的选择,绘出不凡的命运轨迹;⽽平庸之辈往往会对这种“画⼤饼”式的⾏为充满鄙视和不屑,殊不知⾃⼰才是落伍者。

当然,那些从结果层开始⾏动的⼈最终也可能做成那件事,但他们依然会在⾝份上不知不觉地进⾏重塑。这种从下⾄上、从外到⾥的被动重塑不仅过程痛苦、耗⼒巨⼤,也会使成功变得极不可控,甚⾄当成功真的来临时,他们也可能会因⼼理准备不⾜⽽亲⼿毁掉机会,因为他们内⼼觉得⾃⼰配不上、承受不了。⽽被毁掉的机会可能是财富、爱情、成功及各种好运。

所以,我们⼀开始就应该正视⾃⼰的⼼理建设,正视⾃⼰的⾝份建设,把潜意识的⼼理改造放到桌⾯上。毕竟在现实⽣活中,就算你不告诉⾃⼰应该成为⼀个什么样的⼈,你内⼼也有⼀个默认的⾝份存在

信念从来都不是空的、假的,它是实实在在的⼒量,是特别强⼤的⼒量。我想只要你知道了这个秘密,就必然会主动改变策略,真正重视信念的⼒量

态度⾏为结果,是事物发展规律,是成长法则

很明显,我们看待⼀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为,⽽我们的⾏为则会影响现实结果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会对我们的⽣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这也是我们在任何困难⾯前都要保持乐观的原因,只有态度和信念改变了,事情才会朝好的⽅向转变。更好的消息是,⽆论我们遇到什么困境,最终我们都是有选择权的。

“⼈所拥有的任何东⻄都可以被剥夺,唯独⼈性最后的⾃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态度和⽣活⽅式的⾃由不能被剥夺。”所以,困境就是我们成⻓、改变的分⽔岭,⽽成⻓、改变也是我们和困境争夺选择权的较量:放弃选择,我们就会成为困境的囚徒;坚守选择,困难也会向我们俯⾸称⾂。现在,我们把“⼼理建设”与“态度选择”放在⼀起,就会发现对内和对外的⼒量其实是统⼀的,它们的⼒量源头是我们⾃⾝的信念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9)

“⼼理建设”与“态度选择”从本质上说都是帮助我们挣脱环境束缚的元认知能⼒。

坚定信念和降低期待并不⽭盾,因为坚定信念就是做最好的准备,⽽降低期待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它们的⽬的是⼀致的:促使⾃⼰更好地⾏动,并最终产⽣好的结果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0)

♥改变⾃⼰的终极⼒量已全部呈现在你的⾯前,它们最终能否为你所⽤,就看你⾃⼰的⾏动与实践了。不过千万不要忘了潜意识的学习⽅式是:不断重复。这就像我们学骑⾃⾏⻋,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刻意地提醒⾃⼰动作要领。经过⽆数次重复后,我们不需动脑也能轻松做到,这说明潜意识已经学会了。掌握这种看不⻅的⼒量也是如此,我们⼀开始需要“假装”,⽽后不断进⾏⾃我提醒和暗⽰,直到有⼀天可以本能地、笃定地相信⾃⼰。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觉知,不能执着于⼀个固定的⾝份或信念。因为随着⾃⾝能⼒和境遇的改变,我们往往需要新的“⾝份”来引领,所以成⻓注定是⼀个将内在⾝份不断揉碎并重塑的动态过程

改变⾃⼰、让⾃⼰变得更好,是这个世界上每个⼈的愿望,但⼤多数⼈都不知道有“⼼理建设”这种⼒量的存在,能主动运⽤它来重塑⾃⼰的⼈更是少之⼜少,因此,⼤多数⼈只能在⽣命途中懵懵懂懂地低效前⾏。如今,你我终于有机会接近这股看不⻅的⼒量,去创造主宰⾃⼰命运的可能

⼈⽣经历、学习新知肯定都是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个极为重要却很可能被我们忽视的因素:语⾔。语⾔和思维之间其实是双向⻋道,⽽⾮单向⻋道。如果你知道⾃⼰还可以在思维和语⾔之间逆向⾏驶,你的⽣活就会多出很多主动的选择。

“态度—⾏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态度—⾏为—结果”

语⾔塑造我们的思维⽅式,决定我们的思维内容。改变你的语⾔,就会改变你的想法

诸多研究证实,我们的⾏为(包括动作、表情、姿态、语⾔等)与思维会相互影响。其中,语⾔对思维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可⻅,我们也最容易察觉和掌控

提醒⾃⼰⼝出善⾔,多体察别⼈的感受,会让别⼈感觉更好,也会让⾃⼰变得更好

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他每次展开新的、难度较⼤的⼯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些“理性不⾜,感性有余”的⼈⼀起商讨⾃⼰的想法。这些⼈对稻盛的专业往往并不在⾏,但对他的提案总是表现出⾜够的兴趣和赞同,并⿎励他⼀定要试试。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个⼈要不是虚荣⼼作祟,他不⾄于总找外⾏⼈来捧场吧?但稻盛和夫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他都会向那些⼀流⼤学出来的优秀⼈才征求意⻅。可他们听了提案后常常反应冷淡,表⽰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乏根据。稻盛和夫看着这些“智慧的⼤脑”列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深感失望,他说:“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经过⼏次这样的教训,他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所⻅所闻的⼀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理性,是将我们从低级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的⼤救星,但同时也是⼀个严厉的看守,拒绝我们向智慧之上的层⾯逃离。

到了计划付诸实⾏的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动。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具备的态度

原来稻盛和夫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如何巧妙地避开理性思维的局限——在不需要的时候将其关闭,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其打开。所以我们要想成事,最好不要在理性思维这条路上“⼀条道⾛到⿊”,⽽应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的模式。⼈⽣最好的模式是⻓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理性思维之所以被⼈们奉若神明,是因为⼈们只看到它解决问题时的锋利,但事实上,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它还有偏颇、顾虑、担忧等⾃我设限的另⼀⾯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1)

元认知能⼒让我们跳出限制审视思维本⾝,控制剑的运⾏⽅向,让它始终呈现锋利的⼀⾯,帮助我们做成事情。就像稻盛和夫先⽣也并不排斥理性的⼒量,他同样会在各个阶段竭⼒运⽤思考的⼒量。⽐如在事情开始的阶段,他会让⾃⼰睡也想、醒也想,⼀天24⼩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让⾃⼰从头顶到脚底,全⾝充满⾮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他说:“如果从⾝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是这种‘愿望’。”

⽐如在事情计划的阶段,他⼜会反复周密地推敲实现愿望的具体⽅法,将实现愿望的过程在头脑⾥进⾏模拟演练,直到像看⻅了它的结果⼀样才肯罢休。他会⽤理性思维锋利的⼀⾯砍向⾃⼰的⽬标,同时尽量避免设限的⼀⾯影响⾃⼰的发挥。他还巧妙地把设限的⼀⾯替换成了开放的⼀⾯,让乐观开放、专注当下、享受过程成了另⼀种锋利,于是他⽆论怎么挥舞,都不会伤到⾃⼰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2)

有时候,我们⽆法达成⽬标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理性,⽽是因为我们不够感性。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少在⼀开始的时候不要轻易对⾃⼰说不可能

“负⾯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信息和事件,不⾃觉地忽略⼤多数正⾯、美好的事情。缺乏觉知的⼈,⼤多会在这种基因⼒量的操控下过着“⾝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的⽣活。

我们的⼤脑是⼀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适应后,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所以不管发⽣什么事情,我们终究会慢慢适应。从⼤脑内部看,“适应”其实是⼀种平衡。⼤脑不可能让⾃⼰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威胁到⽣存。出于⾃我保护,⼤脑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

然⽽⼀旦达到平衡,也就意味着⽣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静态的事物⼜很容易被⼤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脑对此特别敏感;⽽静⽌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趣,为了节省能量,⼤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换句话说,⽆论⽣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你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不⻅。我们的⼤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再看看我们⾝边的关系,我们总是对亲⼈的付出视⽽不⻅,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直对⾃⼰好;⽽⾯对陌⽣⼈时,只要他们态度不错,⾃⼰就很容易感动,但实际上,亲⼈和朋友对我们的付出是多过陌⽣⼈的,所以有⼈总结道:所有的感动都是陌⽣⼈带来的。深察⼈⼼呐!

联想⼈类的⼤脑构造,我们还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东⻄(⻅图):本能脑的⾸要职责是确保⽣存,因此它警惕危险,忽略其他;情绪脑喜欢新奇,因此它关注运动的事物,忽略静⽌的事物;⽽⼈类独有的理智脑虽然很⾼级,但它分析思考的优势注定使其紧盯问题不放——当⾃⼰是把锤⼦时,看什么都像钉⼦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3)

⽆论从哪个⾓度看,⼈类的三重⼤脑都像问题的发现器和情绪的担忧器,⽽不是亮点的发现器和幸福的感受器。我们是天⽣的烦恼主义者——这是⼈类的⼜⼀⼤天性!⽽根据近⼤远⼩的规律,我们越关注的东⻄就越庞⼤,当我们眼中只有烦恼的时候,就意识不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觉得到处都很糟。所以你若是觉得⾃⼰总是不快乐,请不要沮丧,因为你并不孤独,其他⼈也这样,这其实是我们的常态。

情绪⾼⼿都会遵循的共同法则:善⽤不同的视⾓看问题。

要想⽣存得更好,我们就应该主动做点什么。⽐如有“最有趣的理财书”之称的《⼩狗钱钱》就给了⼀个很好的提⽰。书中那只会说话的⼩狗钱钱,叫主⼈吉娅拿出⼀个本⼦,记录⾃⼰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任何⼩事都可以,每天⾄少写5条,并且把这个本⼦取名为“成功⽇记”。在成⼈眼⾥,这种做法有些幼稚,但它是对冲⼈类负⾯偏好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发现⾃⼰和⽣活中的亮点,弥补我们⼤脑天⽣的缺陷。吉娅就通过记录成功⽇记建⽴了⾃信。在她第⼀次做公共演讲时,⼼⾥⾮常抗拒和害怕,但当她翻开⽇记本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成功的经历,⽴即就有了信⼼。可不要⼩瞧这种做法(写下来)的威⼒,很多时候,⼈与⼈的差距就在于最后的⼀点⾏动,毕竟⽣活留给我们的东⻄⾜够多,只是我们⾃⼰不够留⼼罢了

幸福的⼈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都是⾝在⽔中却看不到⽔的⻥”。要想变得更快乐,就要成为那条能看到⽔的⻥。

“做成⼀件事”需要的另⼀个特质:包容万物。

“⼆元对⽴”这个词看起来很专业,但基本上属于那种不需要费⼒解释就能懂的概念。⿊和⽩是对⽴的,好和坏是对⽴的,对和错是对⽴的……在⼆元的世界⾥,⼀切都⾮常简单,只有“是”和“否”。正因为简单,这种模式⾮常适合我们在孩童时期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看电视,眼⾥只有好⼈和坏⼈;交朋友,⼼中不是喜欢就是讨厌;玩游戏,结局不是赢了就是输了……总之,好了就⼼满意⾜,不好就号啕⼤哭,很难有第三种可能,毕竟孩童时期的我们既理解不了复杂,也接受不了复杂。⾮⿊即⽩的⼆元对⽴如此简单,所以它构建了⼀个极为确定的世界,让我们可以快速轻松地认知这个世界上的⼤多数事物——它们⼏乎都可以⽤⼆元法来分类:男⼥、⽼幼、⾼矮、胖瘦、春秋、冬夏、晴⾬、昼夜……

通常能解释越多现象的概念就越底层,⼆元对⽴⾃然也是⼀个底层规律,所以在这⼀点上,东⻄⽅⽂明不约⽽同地⾛到了⼀起:东⽅⽂明孕育出了“阴和阳”的太极思想,⻄⽅⽂明演化出了“0和1”的计算机器,它们都极其简单和稳定。

但是在⼆元对⽴模式下,⼈们习惯只选取⼀端,完全排斥另⼀端,如果碰巧排斥的那件事是⾃⼰⽆法逃离和避开的,就会束⼿⽆策。因为在⾮⿊即⽩的世界⾥,⼈们只能容纳⾃⼰喜欢的事物,只能接受⾃⼰喜欢的秩序。稍有扰动,外界局⾯就会让⾃⼰感到⾮常棘⼿,⽽内⼼世界也很容易滑向崩溃的边缘。真实世界原本就是复杂的,如果⼀直活在⼆元世界中,我们的⽣存空间就会变得⾮常狭窄

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正如东⽅⽂明所云:⽆极⽣太极,太极⽣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卦,⼋卦衍万物……也如⻄⽅⽂明所⽰:0和1的逻辑门可以演化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精美的游戏、宏⼤的互联⽹……⾮⿊即⽩的⼆元世界(两仪世界)只是在底层,它之上还会衍⽣出很多层次的世界,越往上越复杂。⽽复杂,意味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丰富和精彩,我们要想领略⽣命的丰富和精彩,就要学会应对变化和不确定。好在只要知道了“世界是有层次的”这个事实,我们就能从⼆元世界中跳出来了。我们甚⾄不需要知道具体该如何做,只要去审视、去反思,就能慢慢发⽣转变。

“输⼊和输出为什么要有先后呢?为什么不能同时进⾏呢?输⼊和输出原本就是⼀个闭环,就像⼀个圈,要想让这个圈转动起来,输⼊和输出需要同时进⾏。如果只输⼊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就会断流

归结起来,⼆元对⽴的⼈往往有以下特征:

·不喜欢,就厌形于⾊;

·找⽅法,却只取单⼀;

·要结果,总急不可耐……

如果保持观察,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列表继续拓展下去,限于篇幅,这⾥不再赘述。只要我们持续思考、持续练习,复杂和混乱就会为我们所⽤,⼀个⼴阔的精彩世界就会呈现在我们的⾯前。到那时,我们就能与⼏乎所有⼈和事相处,在相处过程中不仅能情绪平和,还能成为认知上的智者。

如果你确定⾃⼰已经看到了⼆元对⽴之外的多元世界,那请接受我的恭喜,因为这是成⻓的⼀⼤步。不过,在你迈出下⼀步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明确两个误区:

第⼀个误区是试图抛弃⼆元对⽴。⼆元对⽴虽然让我们⼗分纠结,但它依然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具。很多时候,⼆元对⽴思想依然很有⽤。⽐如当你在千头万绪中⽆法平衡和取舍时,可以将难题简化为“做与不做”两个选项,然后快⼑斩乱⿇,迅速决策并⾏动,这样可以防⽌我们在复杂的世界⾥犹豫不决。对于⼆元对⽴观点,我们没有必要唾弃它、抛弃它,我们要学会在简单世界和复杂世界中来回穿梭,⽽不是只取其⼀,否则就⼜陷⼊了⼆元对⽴的思维陷阱。⼆元对⽴本⾝没有好坏,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和使⽤。

第⼆个误区则是担⼼失去⾃我。很多⼈认为,在追求个性的年代⾥,保持⾃我就是只接受⾃⼰的观点和想法,因此,他们会有以下担⼼:⼀旦接受了别⼈的观点和想法,或是强迫⾃⼰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会不会丧失⾃我呢?⾃⼰要是和每个⼈都合得来,那岂不是很没有个性?我理解年轻⼈的⼼情——要做纯粹的⾃⼰,不想跟看不惯的⼈“同流合污”,因为丧失⾃我是不可接受的。不过,⾛出⼆元对⽴并不是要你成为别⼈⼼⽬中的样⼦,它既不需要你和对⽅成为密友,也不需要发⾃内⼼地喜欢对⽅,你只需在观念上接受他们,允许⾃⼰不喜欢的⼈、事出现在⾃⼰⾝边,能够忽略或忍受⼀定程度的混乱,与之和平共处,仅此⽽已。

不⽤担⼼失去⾃我,因为你不必成为⼀个复杂的⼈。你只要能够觉知复杂、接受复杂、拥抱复杂,便能享受这个复杂世界中精彩的⼀⾯,从⽽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做⼀个简单的⼈。

太⼤的压⼒和没有压⼒都不是好事,适度的压⼒才是。这是⼀个⾮常重要的启⽰!⽣活中,⼈⼈都在追求⼀劳永逸的⽆压⽣活,但⻓久的⽆压⽣活显然不是最佳选择,毕竟没有压⼒的伴随激励,我们很快就会陷⼊⽣理退化、精神空虚、思维衰退的境地,所以从成⻓⾓度看,压⼒其实没有好坏之分,但有轻重之分,适度的压⼒反倒是我们保持活⼒的重要基⽯。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4)

能⼒圈法则告诉我们:⼀个⼈成⻓进步最快的区域在⾃⼰能⼒舒适区的边缘,太困难或太舒适的区域都容易让我们⽌步不前。如果我们把能⼒圈替换为压⼒圈,这个规律同样成⽴:太⼤的压⼒或没有压⼒都会使我们⽣活不幸,适度的压⼒则能让我们的⼈⽣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换⾔之,好的⽣活是始终游⾛在舒适区边缘。让⾃⼰处于有点压⼒但刚好能承受的状态,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常态。所以⽣活中有点⼩压⼒、有些⼩约束、有点⼩焦虑……或许是好事,这会让我们的相关机能保持警觉,不会因⿇⽊⽽退化,还能因此变得更好、更强。

对我们普通⼤众来说,只要敢于在舒适区边缘游⾛,再辅以时间的⼒量,就⾜够了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5)

“等我哪天实现了这个⽬标,就可以告别⾟苦,开始享受了!”这种思维模式极其符合我们追求确定性的天性,但它就像⼀个毒苹果,初咬⼀⼝觉得很甜,但很快就会神经⿇痹,滑向危险之地。这并⾮危⾔耸听,因为它违背了⼀个基本定律:⼀切事物都会⾃然“熵增”。“熵”这个字太过专业,对于⼀些读者来说显得很不友好,尤其组合为“正熵”“负熵”或“熵增”“熵减”之后,更让⼈⼀头雾⽔。不过,当你知道熵是表⽰⽆序程度的量度时,就能理解了:因为正值⼤于负值,所以正熵表⽰更⽆序,负熵表⽰更有序;⽽熵增和熵减⾃然是指趋向⽆序和趋向有序的过程。

⽐如冰是⽔的固体形态,它的分⼦位置固定,井然有序,熵值最低;变成液态⽔后,分⼦开始流动,秩序消失,熵值变⼤;变成⽔蒸⽓后,分⼦四处乱窜,⼀⽚混乱,熵值最⾼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6)

熵增的本质其实就是热⼒学第⼆定律。热⼒学第⼆定律指出,能量会⾃发地从多处向少处、从⾼处向低处传递。传递过程中,事物的浓度趋于降低,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主动输⼊能量去维护,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趋于混乱和⽆序、⽡解和消亡,包括我们的⾝体、技能和认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舒适区,只要中断新能量(物质、信息)的输⼊,舒适区就会逐渐消失、⽡解。

所以,⼀些⼈有了稳定⼯作后逐渐开始消磨⾃⼰的奋⽃意志,⽽这种⼼态导致他们停⽌学习、浑噩度⽇,以致在⾯临新的挑战时⽆所适从;⼀些⼈找到满意的伴侣后,觉得没必要再持续完善和提升⾃⼰了,这种⼼态导致他们成⻓停滞,⽆法与对⽅同步,以致出现情感危机;⼀些⼈实现财富⾃由后,觉得没必要再克制节约,开始沉迷享受,以致失去⽬标、空虚⽆聊,最终跌⼊低⾕。进⼊了舒适区,我们可以暂时松⼀⼝⽓,但不能⼀松到底,因为舒适区的消逝⽡解不以⼈的意志为转移”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7)

聪明的成⻓者会采⽤更加合理的策略——⽆论⾃⼰⾯临巨⼤的外部压⼒还是处于舒适区,他们都会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如当⾃⼰⾯对巨⼤的外部压⼒时,他们会放弃⼀些欲望、降低⼀些期待、调整⼀些⽬标,或换个环境来减压。我的⼀个减压秘诀就是尽量不要同时设定很多⽬标,主动降低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这⼀秘诀⾮常奏效。因为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只要⽬标或欲望⼀多,我们必然会焦虑丛⽣、急于求成,⽽⾯对强⼤的惰性时,我们也要学会主动跳出舒适区,通过持续输出和创造给⾃⼰加压。

因此,我极⼒提倡⼤家⽆论⼲哪⼀⾏都要想着去创造点什么。有了创造意识,我们就会主动⾛到舒适区边缘,⽆论⾝体、技能还是认知,只要有作品的引领、反馈和激励,我们就会乐此不疲,精进不⽌。这样的努⼒虽然不会快速⻅效,但可以让⼈在⾼峰期和低⾕期都保持耐⼼、稳健,避免⼤紧后的⼤松,最终形成持续积累的上升曲线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8)

每达成⼀个⼩⽬标或⼩成就时,我们都会间歇性地获得⼀些正⾯反馈。这些反馈带来的成就和动⼒,让我们愿意再次⾛到舒适区边缘,继续⾏动

每到新年伊始,⼈们就开始暗下决⼼,制订来年的⽬标和计划。对此我通常是不⿎励的,甚⾄我还经常劝⼈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因为真正的⽬标和动⼒来⾃我们对⼀件事情清晰⽽⻓远的认知,⽽⾮某个特殊的时间点。热衷于在新年制订⽬标和计划往往基于对过去的不满,我们希望来年会有所不同,但多次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新计划出炉的那⼀刻确实让⼈动⼒满满,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陷⼊苦苦的毅⼒⽀撑,然后不了了之。

如果你真想让⾃⼰有所不同,不妨⽤这些时间来做另⼀件事——运⽤认知的⼒量驱动⾃⼰。这⽐毅⼒驱动要好,⽽且很可能让你达成⽬标,成为⼀个真正的⻓期主义者。

⼈类⼤脑原来是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构成的。这个三重⼤脑理论,让我⼀下⼦看到了⼈们成⻓过程中⾯临的⼏乎所有的困惑,诸如缺乏耐⼼、急于求成、⽆法专注、沉迷娱乐、低效学习等,这些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释。这种清楚原理机制后的恍然⼤悟,会让⼈忍不住⾛向探索和实践之路。因为当我们通过原理机制彻底看清做⼀件事的好处时,便会觉得不做这件事是⼀种损失。知晓了原理机制,我们⾃然也就有了具体的⽅法论,这会实实在在地增强我们做成这件事的信⼼,因此,⾏动、持续⾏动并成为⼀个⻓期主义者也就成了⾃然⽽然的事

看不到具体好处和⽅法的⽬标⾮常单薄,它⽆法⽀撑你度过⼀年,甚⾄三个⽉。

主动去描述⽬标与⾃⼰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度,看到这件事情的⻓远意义

⼀个⼈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个⼈在现实世界中能⾛多远,其实在他⼼⾥早就标记好了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成的——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

潜意识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它的⼒量⽐意识的⼒量要强得多,所以我们的成⻓其实可分为显性的“能⼒成⻓”和隐性的“⼼理成⻓”,当⼼理成⻓滞后于能⼒成⻓时,会限制能⼒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变得更好,⽽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我们就会搞砸计划,变成原来的⾃⼰。

如果你在做⼀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是在坚持,其实就有牺牲感了。你会觉得早起是在牺牲温暖舒适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然⽽这种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天⽣受负⾯偏好的⽀配,会不⾃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好处,并盯住痛苦不放。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把注意⼒主动放到收获上:每早起⼀次,就⼜可以让⾃⼰享受⼀次宁静的世界;每阅读⼀次,就⼜可以让⾃⼰的思维密度增加⼀点;每锻炼⼀次,就⼜可以使⾝体⾥的各种激素⽔平达到平衡,充满活⼒……这些好处不是假想出来的,⽽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不⾃觉地忽略了

⼈⽣最好的模式是⻓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期乐观;⽽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保持当下愉悦——这正是⼀个⻓期主义者最好的⼈⽣模式。然⽽,不是所有⼈都有机会成为⻓期主义者,⼤多数⼈只能在短期内反复尝试。他们不知道做成⼀件事的⽅法论,只能凭感觉⾏事,任由欲望驱动⾃⼰——别⼈说什么好,⾃⼰就也想要,然后简单地制订⼀个⽬标和计划,再凭毅⼒苦苦⽀撑,最后⼜在新年伊始时暗下决⼼,如此周⽽复始。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认知驱动这个武器,即⽆论在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3件事情上:看清机制,防⽌盲⽬努⼒;寻找意义,注⼊⻓久动⼒;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有了这样的指导,我们就会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持续⾏动、持续感知,同时也必然会把⾃⼰的⽬标导向那些少量的、有真正价值的⻓远⽬标,并最终成为⼀个真正的⻓期主义者。

我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问题的解决⽅案竟然是⼀样的,⽽且都很简单,那就是写下来。⽐如以下场景。

“⽆法掌控⾃⼰的情绪怎么办?”我:“写下来!”

“经常分⼼⾛神不专注怎么办?”我:“写下来!”

“⾏动⼒不强总是拖延怎么办?”我:“写下来!”

“没有⾃⼰的⼈⽣⽬标怎么办?”我:“写下来!”

“想问题很肤浅没深度怎么办?”我:“写下来!”

这样的对话很多,不过当我只是简单地抛出“写下来”这个结论但并没有说明原因时,你肯定觉得这只是我个⼈的经验之谈,不⾜为信。事实上,“写下来”背后有丰富的科学原理⽀撑,如果你能从根源上了解这⼀⽅法,或许就会发⾃内⼼地实践运⽤,从⽽快速摆脱困境

当情绪产⽣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位。我们都知道,⼈类情绪脑的⼒量⽐理智脑要强⼤得多,所以情绪在⼤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于理性思维,但情绪脑在智能上⼜远远落后于理智脑,它只能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绪⼀旦极端化,它就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事件,也就是我们说的陷在情绪⾥⾛不出来。但是,书写⾃⼰当前⾯临的负⾯事件,就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为可以激活⼤脑⽪层的语⾔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事件有⼀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情绪得到⼀定的缓冲,使⼈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写下之后⼀定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书写的意义不只是宣泄怒⽓,更在于找出意义,所以表达即消融,表达即清醒。⽆论你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想更好地解决问题,那就拿出笔纸或键盘来疗愈⾃⼰吧

真正的⾏动⼒不是意志⼒,⽽是清晰⼒。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清空了⼯作记忆,如果不清楚下⼀步具体应该做什么,同样会⾏动模糊。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做这个也⾏、做那个也⾏,最后往往会在强⼤天性的⽀配下选择做那些最简单、舒适的活动——娱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没有⽣活压⼒的⼈活得并不幸福,因为他们虽⽆压⼒,但也⽆⼒做成那些能够成就⾃⼰的困难之事。要想在顺境中主动掌控命运,就要防⽌⾃⼰陷⼊“选择模糊”的状态。⽽消除“选择模糊”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下⼀步的⾏动或计划写下来

利他思维才是真正的利己(利他思维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19)

通过写下具体的⽇程,把⾃⼰约束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上,我们就不需要在过程中再花脑⼒做选择了。⽽且写下明确的⽇程相当于和未来的⾃⼰达成了⼀种协议,这种协议就是⼀种承诺。⼈⼀旦许下承诺,潜意识就会倾向于保持前后⼀致,所以这种写下来的习惯会让⾏动⼒⼤⼤提升

对于成⻓来讲,消除情绪、保持专注、提升⾏动⼒其实都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是找到⾃⼰的⼈⽣⽬标。⼀旦我们找到那件茶不思、饭不想都愿意去做的事,我们的⽣活就会⾃带平和、专注、⾼效的属性。然⽽找到⾃⼰的⼈⽣⽬标并不容易,很多⼈都没有意识到⾃⼰始终活在⽆⽬标的状态中。

想办法从各个⾓度发现做这件事情的好处与意义

如何⽤写下来的⽅式提升⾃⼰深度思考的能⼒。深度思考的能⼒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输出的能⼒。

·没有输出能⼒的⼈只会在脑中想,但不会说;

·输出能⼒弱的⼈可能会说,但不⼀定能说清楚;

·输出能⼒强的⼈通常都会写,⽽且还能写清楚。

“想、说、写之所以代表不同程度的思考能⼒,是因为这三种活动关联知识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

⽆论是把⼼中的困惑写下来(表达清楚问题),还是把脑中的想法写下来(表达清楚思考),都会最⼤限度地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产⽣更多的关联,让我们不断突破⾃⼰的脑⼒局限,让那些模模糊糊的、呼之欲出的、似是⽽⾮的、捅破窗户纸就可以洞察的时刻,变成我们的“啊哈时刻”

不要低估“写下来”的⼒量,更不要低估“写作”的⼒量。只要你写下了第⼀笔,就有机会开启⼈⽣的⽆限可能!

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脑⼒范围内最⼤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优势

关键不在于对错,⽽在于你得先有⼀个想法”。只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信息,先做出⼀个假设,我们就不会卡在原地,就能够继续向前迈进。更多新信息必然会在后续的⾏动中慢慢浮现,如此,我们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

假设可以消除模糊,让你的思考更深⼊;假设可以消除阻碍,让你的⾏动前进⼀步。经常进⾏假设练习,可以提升你的分析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能⼒,进⽽提升你掌控⽣活,甚⾄是创造幸福⼈⽣的能⼒

“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种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所以我们⽆须盲从他⼈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必盲⽬否定⾃⼰的态度和观点,反正⼤家都是在假设嘛。重要的是,我们得有敢于假设的意识,⽆论对错,先练习起来。即使假设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多总结、多修正,保持头脑开放,始终⽤最新、最可靠的理由和依据来⽀撑⾃⼰,就可以不断⾰新⾃⼰的假设,使⾃⼰的态度和观点越来越接近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阅读、持续学习。因为书中的观点虽然也是作者们的假设,但他们的正确概率通常更⼤。所以当我们⾃⼰的假设能⼒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学会“借⽤书中⾼⼈的假设就⾮常明智,这可以使我们少⾛很多弯路。在《认知觉醒》中,我也强调过这个理

假设每次阅读只能记住⼀点点,然后主动降低⼼理期待,告诉⾃⼰:只要书中有⼀个点触动了⾃⼰,并让⾃⼰的⽣活发⽣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加速了我的成⻓进步。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估⾃⼰的能⼒,告诉我们能学的东⻄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次⼜⼀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来关注这个事实。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类急于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个清醒的⼈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的现实,接纳⾏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敢假设”和“看现实结果”就是促使我们快速进步的奥秘。如果你愿意深⼊实践它们,那我建议你再看看以下⼏个注意事项,因为你早晚会⽤到它们。

⼀是学会将观点与情绪分离

⼆是明确培养习惯和技能不能⻢上看到真正的结果。假设是⼀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的⽬的在于让⾃⼰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毕竟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只要我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降低期待,允许⾃⼰⼀次只做好⼀件事,允许⾃⼰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反复失败,允许⾃⼰花更⻓的时间去练习,就⼀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到所谓的耐⼼或好脾⽓很多时候就是适当降低期待,⽆论是对孩⼦还是爱⼈,都是如此

很多过来⼈都这样劝诫后来者:你要⼀开始就把⾃⼰想成是⼀个⼈,没有⽗⺟、没有⼦⼥、没有配偶、没有朋友、没有任何⼈的帮助,这样,后⾯的⼀切都会让你觉得⽆限惊喜。这种主动把⾃⼰的⼼理预期降到最低的做法其实就是对“⼼理锚定”的积极运⽤——幸福取决于你锚定的对象是谁。

如果犯过的错误下次还犯,做过的题⽬下次还错,那说明这根本不是学习,或者是效率极低的学习。相反,保证出过错的题不再出错,搞明⽩之后不会忘记,才是学习的底线

⼈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聊。当我们成功远离其中⼀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个死敌,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很多同⾏者会中途掉队或退出,所以当⼀个⼈在某个领域⾛得很远的时候,他必然是孤独的

⾃互联⽹和移动互联⽹诞⽣以来,我们便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便捷时代。但信息便捷是⼀把双刃剑,它⾄少在两个⽅⾯极⼤地⼲扰着我们的注意⼒。

⼀是信息爆炸了,但知识并没有爆炸。海量的信息不仅增加了我们甄别筛选知识的难度,还让我们随时随地处于即时信息和肤浅信息的包围中。信息环境和真实环境⼀样,我们接触的信息的质量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如果不注意筛选,便会陷⼊不良环境之中。

⼆是被称为⼈体新器官的⼿机,随时可以把我们的时间撕成碎⽚。你完全可以想象到,即使是⼀位不⽤操⼼⼀⽇三餐的⾼才⽣,他在⾃学的时间⾥,也可能会因为⼀条⼿机信息⽽不断地点击链接——从微信到微博,从抖⾳到头条,⼀晃⼏⼗分钟过去了——再好的学习环境也会被“浪费”。所以在未来的世界⾥,要想成就⾃⼰,信息环境不容⼩觑。

我们也不能忽视贴⾝环境的设置。⽐如有序、简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注意⼒更加集中;随处可⻅的玩具和杂物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我们房间⾥出现的摆设、书桌上放置的物品,甚⾄墙上的海报(明星还是科学家)都会对我们的潜意识产⽣⽆形的暗⽰。所以要特别关注我们⽬之所及和触⼿可及的东⻄,因为离我们越近的东⻄就越会被关注,⽽越被关注的东⻄就越容易被放⼤。如果你想让⾃⼰变得更好,就要学会通过环境的设置来影响潜意识,帮助我们减⼩阻⼒或增加动⼒。

移动到更好的环境中是借⼒偷懒的上上策

那些看起来有强⼤⾃控能⼒的⼈并⾮真的⽐常⼈更⾃律,⽽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律的真正秘诀”

读书并不是⼈⽣成败的分⽔岭,那么真正的分⽔岭在哪⼉呢?答案也是两个字:维度

⽆法运⽤的知识,学得再多⼜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个⼈若只是沉迷于读书⽽不注重实践,就会⾯临“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的局⾯。电影《和平战⼠》⾥有⼀句经典台词说的就是这个理:知识和智慧不是⼀回事,智慧是去实践。

维度越丰富,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学习的秘密之⼀就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个⼈活到⼀定岁数,必然能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这句话的真谛,因为纸上的知识是⼀维的,⽽躬⾏出来的认知则是多维的。所以在⼈的成⻓过程中,除了读书,更重要的还是运⽤实践、经世致⽤啊!

如果你既能调动多维度感官从现实中学习,⼜能扎实实践触动⾃⼰的道理和知识,此时若还能拥抱阅读、热爱阅读,那你早晚会成为⼀个了不起的⼈

判断⼀个⼈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是愿望觉醒”,即⼀个⼈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开始对“美好⽣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是⽅法觉醒”,即⼀个⼈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动⼒从盲⽬的毅⼒⽀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标觉醒”,即⼀个⼈开始寻找⾃⼰的⼈⽣⽬标,并努⼒去做成⼀件或多件对⾃⼰和他⼈有⽤的事,让⾃⼰成为⼀个很有价值的⼈。

其中“愿望觉醒”和“⽅法觉醒”是《认知觉醒》的主要内容,⽽“⽬标觉醒”则是本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三个觉醒层层递进,正如⼀个⼈从睁眼到完全清醒不是⼀瞬间的事,它是⼀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所以“⽬标觉醒”就是我们判断⼀个⼈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同时它也是个体成⻓的⾼级阶段,因为做到,是最⾼等级的成⻓。⼀本好书,绝不能让⼈仅仅感到很有道理,⽽应该让⼈感到有道理的同时还愿意去⾏动、知道怎么⾏动,并最终使⾃⼰的⽣活发⽣改变。做到并改变,就是本书的最终⽬标。现在,就让我们⼀起综合本书及《认知觉醒》中的知识去达成这个⽬标:⾄少主动做成⼀件对他⼈很有⽤的事

在没有外⼒的要求下,⾃发地做⼀件事,并让它成为⾃⼰的⼀部分或形成⼀定的影响⼒

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的⼀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定的影响⼒

培养⼀个对⾃⼰和他⼈都很有⽤的技能——这是成⻓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命精彩的重要基⽯

技能最好具备以下属性:

·它必须是有价值的——在3年、5年、10年甚⾄更久的时间⾥都有⽤,为此,我们需要⼤量学习这个领域的新知;

·它应该是能利他的——能解决⾃⼰和他⼈的痛点或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极度的美,且受益的群体越⼤越好;

·它最好是可复制的——复制属性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获取⼤量的正反馈,同时拥有⼈⽣的⽆限可能;

·它往往是要跨界的——通过与其他技能进⾏复合,获取属于⾃⼰的独特优势。

当然,我们还应该把⽬标“写下来”——写清楚它是什么,以及它对⾃⼰的意义和关联,这点⼗分重要

在确定⽬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想同时做很多事的欲望和冲动,只选择最重要的⼀个⽬标,然后集中⼼⼒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个。请相信,暂时放弃其他⽬标不会带来损失,相反,它会让你有真正的收获,因为充裕的时间和⼼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件事的基本条件。

在⾏动之前我们还应该花时间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与好处,将这件事变成⾃⼰的刚需。所谓刚需,直⽩地说就是类似吃饭和睡觉这样的事。如果⼀件事对你来说是可做可不做的,就算没有它你的⽣活也不会产⽣多⼤的影响,那它就不是你的刚需

思考和⾏动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件更重要的事——主动进⾏⾝份建设,时常提醒⾃⼰应该“成为⼀个什么样的⼈”

如果你仍然想不清⾃⼰该做什么,那就想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或痛点吧,因为需求总是最好的牵引

⼈的驱动⼒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

真正的⼈⽣⽬标往往不是⼀开始就能找到的,它通常需要我们经历⼀个试错的过程。可惜很多⼈由于缺乏试错意识,⼼⾥⾯总希望⼀步到位,不想⾛⼀点冤枉路,结果反⽽陷⼊困境:要么思维懒惰,抱着⼀个模糊的想法盲⽬坚持;要么不确定⾃⼰的想法是否正确,怕浪费时间,以致在起点反复蹉跎。要想⾛出这种困境,我们就需要给⾃⼰提前建⽴试错意识和试错空间

⽆论⽬标、周期还是⽅法,最终它们都指向了同⼀处——产出深度价值,即制定有产出的⽬标、保持耐⼼去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这就是从做成⼀件事到有⼀定影响⼒的实现路径。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价值交换的全貌了,如果按等级分,它⾄少有以下5个层次。

⼀是只输⼊不输出。这类⼈只知埋头苦学,满⾜于⾃我感觉良好的努⼒,却从不想着要输出点什么,于是他们⼀开始就没有参与价值交换的机会。

⼆是有输出但⽆价值。这类⼈勤于输出,甚⾄⾮常努⼒,可惜他们始终在舒适区内打转,⽣产的内容价值不⾜。他们要么追逐热点、要么⾃说⾃话、要么内容过于同质化,除了⽤努⼒感动⾃⼰,其余所获甚少。⽆价值或低价值的内容在信息爆炸的世界⾥必然难以⽴⾜,因此,输出和价值必须合⽽为⼀,⽅能迈过价值交换的分⽔岭。

三是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如果我们的输出越来越受欢迎,甚⾄时不时有意想不到的爆发,说明我们已经在价值创造的路上开始⼩跑加速了,但这时还请保持耐⼼,⼏次爆发并不能说明问题,持续稳定地⾼质量输出才能让我们⾛到复利曲线的拐点。

四是有价值、有积累但借⼒不够。当越来越多的⼈愿意主动帮我们传播时,说明⾃⾝的价值积累已经⾜够丰厚,此时可主动参与交换,在价值观相符的更⾼平台展⽰、投稿或合作。只要价值⾜够⼤,他们就会需要我们,愿意为我们传播,这是⼀个互利的过程。就算对⽅不理睬、不接受、不回应也没关系,我们并不会损失什么。

五是如果我们⾃⼰的产出确实很有价值,那么想办法让更多⼈知道、使更多⼈受益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这既是对⾃⼰负责,也是对更多有需要的⼈负责。这种共赢信念必将让我们⾛到⾃传播的最⾼阶段,那时,你会发现似乎“整个世界”都在主动与⾃⼰连接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唯有基于内在⽬标的创造才能使⼈主动追求⽣命的价值

⼈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个就是影响⼒

注意以下三步,你也能拥有创造的⼒量。

1是⼀定要有输出意识

2是⼀定要有价值意识。有了输出,是个好的开始,但这还不够,还得想办法让输出有价值,毕竟独特的东⻄并不意味着⼀定有价值。⼀定要创造出独⼀⽆⼆且对⾃⼰和他⼈有⻓期价值的东⻄。

3是⼀定要获取反馈。我们要想有影响⼒,就⼀定要有输出,因为有输出才能被别⼈看⻅;然后还要让输出有价值,因为价值⾜够⼤,才能被别⼈强烈需要;⽽在输出和价值双重标准的驱动下,我们就必然能获取反馈,并借助反馈持续迭代,最终创造出独⼀⽆⼆且对⾃⼰和他⼈有⻓期价值的原创作品

⼀流的⽣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顶级的⽣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过得更好。⽽⽣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的正⾯反馈中,我们才能照⻅⾃⼰。顶级的⽣活和物质⽆关。即使我们⾝居陋室,坐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但只要醉⼼于创造并打磨⾃⼰⼿中的那个⼩作品,我们就已经过上了顶级的⽣活。⽽⼀个没有作品、从不创造的⼈,即使名⻋豪宅傍⾝、圈内精英云集,⽩天打⻜的,晚上⼲⻢天尼,也只是⼀个空虚的消费者。反过来说,顶级的⽣活也和物质有关,因为精神世界的顶级⽣活必然会把我们导向物质世界的顶级⽣活,我坚信只要保持⾜够的耐⼼,就必然能够⻅证。这个世界从不亏待那些愿意持续创造的⼈

【书名】认知驱动

【作者】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年出版【副标题】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我们在一个没有战火的时空,无比地感恩这和平年代,但我们遇见了画地为牢的疫,情。任何遭遇都是我们觉醒成长的最佳当下。好好地一起阅读吧!让知识陪我们成长!宇宙爱你公司非常开心能遇见醒来的你♥️谢谢你♥️宇宙爱你公司将持续猛烈地爱着你♥️

【本司名】宇宙爱你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