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

学生教育乃重中之重,容不得出现丝毫的马虎大意,而家长们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也可谓是煞费苦心,恨不得在幼儿园阶段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发展,与之而来的便是学生之间越发的“内卷化”,以往学生稍一努力便可获得不错的成绩,但内卷也让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落后于他人,而家长们在心疼学生的辛苦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1)

而中考和高考作为学生们的必经“关卡”,想要顺利通过也并不轻松,尤其是还有“中考分流”这项大挑战,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生怕被分流到职高技校等。而人大代表呼吁“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并且缩短学制,但教师却面露苦涩。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人大代表呼吁应缩短学制,教师却面露苦涩!

以往很多家长对于中考并不重视,觉得不管多少分数都能够上高中,但随着中考普职比的调整,中考分流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直呼“太难了”,而与之而来的便是“取消中考分流”的呼声越发高涨,就连很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该取消。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2)

人大代表甘华田便呼吁:“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应缩短学制”,他认为应该将小学缩短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实行“5 5”的学制模式,还能够缓解教育焦虑等。

而甘教授的发声,也可谓是说出了诸多家长的期望,如此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学可上,并且还表示考试应该是“达标式”考试,而不是选拔“尖子生”,只不过教师对此却面露苦涩。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3)

毕竟缩短学制也意味着要将知识压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加深厚的理论知识,这显然也是“强人所难”的,更何况每个学生的学习天赋和领悟能力不同,本身学生的学习时间便是有限的,若是一经压缩那也会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

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成倍增加,虽说甘教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但却并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提议也有些欠妥呀,也难怪教师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了,看似缓解教育的焦虑,但实际不过是增加学习压力罢了!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4)

学习并非“一日之计”,缩短学制有利有弊,家长也应客观看待

正所谓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的事情,除了甘教授之外,还有北大教授姚洋、梁建章教授等,都曾建议取消中考缩短学制等,但其实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缩短学制对学生而言也有诸多弊端,比如学习压力过大、任务重时间紧、学习难度增加等,以及学习情绪会容易出现“抵触”等。

家长也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并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学生教育,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学霸”,循规蹈矩的学习方式也更适合大部分的学生。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5)

而笔者认为,学习压力较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学生需要勇敢面对的事情,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取消中考分流”等事情上,能否实施还是个“未知数”,而学生不妨认真对待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争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的迎接学习上的困难与挑战!

学习如“逆水行舟”,学生也应摆正心态,不辜负教师的心意

教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而不断的进步,但不论是取消中考分流还是缩短学制等,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都需要耐心等待,并努力保持端正的学习心态,家长也要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6)

学生也应认真听讲老师讲课,争取将思路跟老师保持一致,而不是上课溜号、走神等,那即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再出色,也不过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所以家长也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才能获得更加优异的学习成绩。

而且学生也要对学习有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清楚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什么科目,并努力提升弱势科目,争取让自己没有“短板”,而学生在努力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争取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步,毕竟光是学习成绩出色还不够,所以学生也要重视自身的素质教育。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7)

笔者寄语:中考分流是把“双刃剑”,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流的学生会很差,依然能够继续向上提升学历并成为技术型人才,所以学生和家长也要端正心态,而学生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跟随老师的指引不断前进,也希望学生能够取得更出色的成绩,并具备正确的爱国主义思维和教育理念!

话题:你对甘教授的呼吁有什么看法?

全国中考有希望取消吗(取消中考普及高中)(8)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