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

POA作为一种思维哲学,倡导“凡事先问目标O”,其核心思想是“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方法服务目标”。

这是全生发展的第250篇文章

POA?POA是什么?

想必你和我一样,第一次接触POA也不明白它的意思。

但在看完查理的《这才是POA:可复制的极简管理哲学》一书之后,我不仅了解了POA所代表的意思,还对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兴趣。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1)

POA是三个元素Partner、Objective和Acceleration的首字母。

首先是O:目标Objective,“凡事先问目标O”

目标是用来确定方向的,帮你想清楚底层逻辑,也就是Why,即为什么要做。

目标O来自差距和不满,也就是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距离,也是人们常说的“痛点”。

当你聚焦O的时候,应该有两张画面,一张是“之前(Before)”的画面,这是一张充满消极信息的现状,里面是不足、不满、缺陷、痛苦、不便等;另一张是“之后(After)”的画面,是之前那些“痛点”被消除后的样子。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就是目标,它包含“强烈改变的愿望”和“为什么要改变的原因”。

这个目标O,就是你努力的方向,也是你动力的来源。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2)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凡事先问O”的意义。

有一天,你回到家,你的太太(或先生)对你说:“今年年假我们去海南吧?”但你已经去过海南五次了,想着那个没有任何新意的地方,你着实郁闷,下意识地回答道:“还是去西安吧,那里没去过。”如此一来,关于去海南还是西安,甚至还有其他备选的地方,估计是一场“恶战”。

如果按照“凡事先问O”的原则,你应该这么对你太太(或先生)说:“能说下要去海南的考虑吗?”通过深入沟通,你们会逐步明确去海南背后的O只是需要一场亲子旅行。这样,“去海南”本身就不再是目标了,而是达成“亲子旅行”这个的目标的方法。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安排一场亲子旅行?

如果没有POA底层思维,“去海南”还是“去西安”都只是孤立的方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在一个不分对错的“假问题”上进行讨论或者争论,就没什么意义。

目标不是指标,“去海南”还是“去西安”是指标层面的问题,讨论的是解决What的问题,即怎么做;而目标O是解决Why的问题,即为什么做。

通过探讨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把问题聚焦在目标O上,就能找到真正的目标,统一思想,统一方向,从而找到正确的路径。

凡事先问O,找对方向再启程。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3)

P:伙伴Partner,“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

在实现目标的路上,得有真伙伴的相助,否则就有可能是“乌合之众”,导致“一盘散沙”甚至内斗,最终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具有共同目标的真伙伴,才能形成合力,并推动目标的实现。因此,用共同的目标去吸引或凝聚伙伴,而不是简单地用金钱、物质和利益去拉伙伴,就显得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真伙伴也是动态的,随着目标的变化,真伙伴也需要动态调整。

从目标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你会发现伙伴多得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对手是你最好的镜子,也可以借力而为。

通过目标O来选择真伙伴P,凝聚真伙伴,统一思想、统一方向,就会产生成倍的力量,贡献让目标加速的方法A,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4)

A:加速度Acceleration,代表加速方法,“方法服务目标”

方向对了,顺应方向的方法就能加速目标的达成;如果方向错了,那就南辕北辙,方法只会加速偏离方向,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远。因此,方法必须服务于目标,否则,还不如不做。

方法与手段的区别在于,除了手段本身略含贬义,手段更多代表一种物化的形式;而方法不是物化的形式,不是以具体某个实物的形态展示出来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遵循的某种规律、某条路径或规则的集合。

如果把方法也视为一种工具或手段的话,那它只能被理解为人的认知和思想向外延展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很像今天的软件,可以控制和指挥硬件工作,从而进行计算、判断和信息处理。

POA体系中,A代表方法,是主观构建的做事规则,它需要若干“手段”的支撑。我们有很多“手段”,但组合的思路和策略是由“方法”来解决的。

方法A常常伪装成目标O,比如我们常说的KPI,其实就是方法A,却往往被我们认为是目标O。

KPI本质上是指标,而指标是从目标中抽象和分解而来的。KPI并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往往把完成KPI当成自己的目标,而忘了KPI背后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5)

因此,在讨论方法A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明确目标O,用目标O来选择方法A;在给出方法A的时候,一定要给出目标O,要清楚方法A背后的意义与目标。

A是有方向的,方向代表匹配与磨合,方向不一致会带来效率、成本的问题,最终会影响当事人或者组织的信心。能持续达成目标O是对信心最好的构建。

A作为方法,是被P共创出来的,就像DNA改造,把最好的基因都融合在一起,所以方法A有多样性,A往往可以变身为小目标O1、O2、O3......

这样,第一层的A就是第二层的O1,去吸引P1,再产生A1,第二层的A1就是第三层的O2,完完全全地复制系统的逻辑,不断的演化和新生,层层推进,直到把目标O拆解到最小单元。

如此,就形成了POA思维循环,大循环中有小循环,让清晰的目标O、合适的伙伴P、匹配的方法A,三者相互作用,生生不息。

poa的定义是什么(可复制的极简哲学)(6)

POA作为一种思维哲学,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商业组织中,也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人生决策,无论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中,都可以运用POA思维,化繁为简,看清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多文章请点击:历史文章 目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