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生被贬路线(欧阳修写完了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一生被贬路线(欧阳修写完了醉翁亭记)(1)

《醉翁亭记》作于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千百年来传颂不衰、脍炙人口,欧阳修一代文宗之称实至名归。

欧阳修听了连连点头,谦逊地请老人为他斧正文章。老人这才侃侃而言道:“‘滁州四面皆山也, 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 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既然已经说过了四面皆山,后面再罗嗦就是画蛇添足了。”

欧阳修听得额头汗水涔涔,不服高人有罪啊。当即提起笔来将文章改为“环滁皆山也……”

老人见了捻髯大笑,掉头而去。

此事之后,欧阳修明白了文章贵清简的道理,散文水平又提高了许多。

欧阳修一生被贬路线(欧阳修写完了醉翁亭记)(2)

历史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成文之后,先后三次刻石,一举确立了江湖地位。形成了轰动效应,引发诸多名家效仿,推动了宋代散文的发展创作。尤其是促进了滁州地域文化的传播。

据滁州地方志记载,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成文之后,“远近争传”。当地商人都带了摹本,行走天下,每到关卡征税就取出相赠,以此偷税漏税,这一招居然百试不爽。从这些野史的记载中就可以得知:欧阳修文章风行天下,受欢迎的程度如何了。

欧阳修一生被贬路线(欧阳修写完了醉翁亭记)(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