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表现在五个方面(数字鸿沟)

每次跟老人沟通手机操作和网上业务办理的问题,总是忍不住发火最后两败俱伤一边是满肚子委屈,认错积极,一边是死活不学,坚决不改以后这个活只能交给孙子辈来解决了一老一小不太容易打起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数字鸿沟表现在五个方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数字鸿沟表现在五个方面(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表现在五个方面

每次跟老人沟通手机操作和网上业务办理的问题,总是忍不住发火。最后两败俱伤。一边是满肚子委屈,认错积极,一边是死活不学,坚决不改。以后这个活只能交给孙子辈来解决了。一老一小不太容易打起来。

这不是代沟的问题了,这是数字鸿沟。数字技术以加速度方式快速迭代和演变,以一种看不见得逻辑渗透和驱动着生产和生活。快速的变化,超过了通常的认知反应,于是就产生了似乎不怎么友好的交互UI。特别是对老年人。问题其实还远远不止于此。人们的思维真正转变需要一代人的交替去完成。一浪拍死上一浪的同时又在召唤下一浪。

亲身体会,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的学生,总是要一遍又一遍的推掉帮人修电脑的活。满脸陪笑,双手合十,拜托了,我真干不了,领导也不例外。同时一个程序员几乎又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语言来告诉父母或祖父母自己是干啥的,玩牌吗,还是斗地主,只能靠脑补了。人们总习惯于视觉认知。高楼,电影,飞机,木匠,画画,厨师,都是有形可视的,直观上比较容易认知。

甚至整套现代西方科学都是建立在视觉认知之上. B超,CT,核磁,雷达,声呐,显微镜,望远镜,质谱仪,示波器,光谱,色谱,波谱,细胞结构,分子式,病毒珠,基因链等等都被可视化分析依赖,可以在一张A4纸张上打印出来。

所以一行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无法诠释其背后的东西,一套逻辑把戏而已,实难以科学冠称。不见那些天才的程序员身上一半艺术家的气质。所以被称鬼才。天才总是少数,大部分都还只是小混混,就像画家跟涂鸦。有意思的是,在当下,传统工艺跟计算机一沾上边立马就成高科技。傻傻分不清到底谁是捧哏了。

中医是另一类不科学的代表,神乎其技的表演与操作。难登现代科学的大雅之堂。殊不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是真正牛X的全息技术。可惜它不依赖视觉,这种无相之相是不被现代科学接纳的。现代科学追求数字量化,信息可视,貌似精确。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当作不存在。不能不说这是妥妥的无知与傲慢。

书接前文,言归正传,所谓科学与技术都只是一把尺子,一根锯条,丈量的是上一辈的无知,锯开的是心与灵的体验。数字鸿沟,隔开的不只是老人,年轻人有可能就在沟里长大,只不过失去了自知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