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1)

一直以来想有个平台抒发下心底对母亲的思念,我的母亲已经离世有四年,如果在世一般都是妈,妈妈是我们经常称谓,但是现在我想把他写成真实的故事,尊称为母亲。年少不知慈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2)

我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优秀只在我们眼里,因为她没有得到任何优秀老师的奖状,在其他老师的眼里,她只是人很好很会帮助人,因为在校长和上级领导她不会夸夸其谈,只是呵呵一笑,什么事到她这就是终点,她常常给我们挂在嘴边的就是吃亏有福,打小我们就觉得妈妈很傻,怎么什么都是她,人缘确实挺好,乡里向外都知道她,但是在家里我们却觉得她很凶,有时候苦口婆心的讲道理,我们一个也没有听进去。直到现在我也想跟自己的孩子讲道理,其实他也听不进去,事实证明给小孩子讲道理确实没用。很多时候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多学历史比什么都更重要。

后来由于生源的关系农村小学从原先十几位老师到最后一个人独自留校,她都是默默遵守,没有抱怨也没有向谁诉说心里的失落。因为老好人习惯了,大家都不会在乎你心里是不是高兴,只是习惯而为之。母亲一直在遵循老师的师德,认认真真地教每一位农村的小孩,每天上完课喉咙都是哑的,因为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听清,每个孩子都能安静的听进去,因为她知道学习将是改变一生的基本途径。那时原来是话唠的母亲,在家里慢慢话变少了,在学习上也从开始教导到只要看我坐在办公桌上就行,我想一个是精力有限,另外一个是学习上她已经辅导不了我了。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3)

我的父亲原先是个做木工,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母亲也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除了学校还有家庭还有农活,因为老实本分父母亲都是亲力亲为,山上种的田里播的,地上养的都做,小时候我们很难理解,做这些既费时间又没有什么收益,长大成家渐渐明白,一代人有一代入的使命,他们受了没文化的苦,只能拼尽全力透支身体,能多做些是一些,能有收益的都能做。哪怕花了一天的时间山上摘野菜,到市场卖6元她们也愿意,因为人越往后,需要花钱的地方越多,年纪越大,责任越大。所以年轻的时候需要理财,就是要把赚得的收入,绞尽脑汁地跑赢通胀。

再后来农村小学由于生源的问题,也慢慢被和谐了,小学都到乡镇里的学校读书,母亲也就顺理成章地进了乡里教书,母亲也高兴着跟我们说,现在乡里面教书好多了,有食堂每天都是热乎乎的,还能每天多打些菜给奶奶一天的伙食,现在就苦了你爹,一个人在乡下冷锅冷灶,那时我们还在读大学,每天只顾着自己,也没有了解母亲在乡里是教书还是做什么,直到毕业之后才知道,母亲在乡里由于算是老教师,又是所谓的老好人。最后被安排到了宿舍当舍管,由于对学生负责任态度,有些学生经常晚上不睡觉她就经常起夜,早上学生又很早起床,等于每天的睡眠严重不足,长期下来整个人衰老了很多,这也为后来的病埋下 祸根,人生快到职业生涯的末期,却开始了儿时的住宿生涯,说讽刺也好混得差也罢,现在想想这就是生活。

盲聋音哑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4)

后来母亲提前一年办理了退休,因为她得了癌症,那一天很讽刺是3.15打假日,因为在我们心中母亲是一个什么也打不倒的强人,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从省城坐车一路哭回家,那天只能坐在车的后排,以前看着不相识的陌生旅人以及静默而立的站牌景观,从眼前缓缓地滑过,我总希望它慢点,现在却是一场期盼快点到达的回家旅程可以快点到达。到家母亲还在给自己养的鸡鸭喂食,我就跟在她后面抹着眼泪,叫她回去休息,她匆忙地跺着脚,嘴里嘟囔着赶着鸭子,被我说烦了,就大声斥责到,一下又不会死,那时我知道,大家都乱了,全乱了,向往一辈子的幸福生活还没看到,生命就进入倒计时。这一路走来,含辛茹苦,但是生活有时候就这么无奈,就得不断去适应,虽然你不情愿不喜欢,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为什么历史令人着迷,因为就是一个个小故事,前人前赴后继得到的经验教训,后来从中总结吸取教训。我的母亲很伟大,为了家庭她牺牲了很多,和我父亲是外婆的婚姻包办,因为就是一句人老实本分,其实两人之间是有代沟,虽然父亲也很努力,但是从小没有受到任何教育,与母亲知识分子,两个人的结合本身随着我们的长大,慢慢就会变得不那么和谐,因为生活中经历各种的点点滴滴,最终都会败在钱上,因为家庭开支会慢慢变大。

家里主要收入是母亲每个月的工资收入,父亲本来有一手自学的做家具的本事,被人经常提及这个不够稳定,最好还是当一个农民,慢慢稳定下来,他就自暴自弃的放弃了做家具的本领,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当一个农民,农民看天吃饭,加上没有花心思在农业上,导致收入越来越少。父亲的脾气也会慢慢地变得暴躁,母亲只能忍着,因为没有文化,父亲总是发表一些比较消极的观点,母亲也总会反驳,那时的她总是笑嘻嘻的,做事情也总是全力以赴,所以人缘也是比较好的。

后来我们大学毕业之后,母亲恍惚比以前更卖力了,感觉不像以前知性的母亲,已经变成了一个只要能卖钱,就拼尽全力去做的人,那时候养了鸡鸭和两头猪,田里种了稻谷,山上种了橘子树和杉木。母亲头上的白发更多了,父亲的抱怨的声音更大了。母亲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有的只是絮絮叨叨的一些话,那时候我们也会觉得莫名其妙,现在想想是生活的压力和希望给孩子更多的金钱储备,自己身心已经俱疲的结果。因为我面临结婚生子,需要有房子需要有老婆本,而那时候我们仍然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她心里气但却无处可说,丈夫需要管子女需要管,最终长期以来的积压已经把自己变得很累很累了。

长期以来母亲舍不得花钱,特别是我们大学毕业后更甚,2013年3月15打假这天硬逼着去医院做了指诊,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当时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腿都软了,马上跟单位请假,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超人一样,没生过病怎么突然就得这病,坐车一路哭到老家,回想点点滴滴,反思自己的不孝。的确母亲撑起了这个家,数十载的风风雨雨,最终得到对自己接近毁灭的结果。什么苦难困难都自己默默承受,舍不得看病就是怕花钱,回到家当时看到她还在赶着鸭子,她非常生气地说,跑回来干什么一下子还死不了,那时我真的很想抱抱她,因为生活的不易让我也慢慢了解了平常严苛母亲的不易,那一刻怎么骂我我都觉得绝望和心痛。

因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她已经隐瞒了一年多,平常去厕所都会流血,大便不通畅,刚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因为我们没在身边,父亲又不懂。她一开始去医院基本都是爆炸到骂人,现在想想她是怕花钱,后来经历手术和化疗,姨姨外婆各种安慰,慢慢她就接受了性格变得非常平和,我也非常争分夺秒的5年时间里听从亲戚安排结婚生子,在这期间她接受化疗,都默默忍受因为他看到了希望,她希望多活一天就能多拿一天收入,可以帮我未来多分担一些。

直到2017年盆骨大动脉又长了一个肿瘤,经亲戚商量就直接到省城做了电疗,她说非常排斥的,后来多次的思想工作去了省城肿瘤医院做了一次完整周期电疗,15分钟两千,两周时间就花了10万,第二次医院通知去的时候母亲说什么也不去了,只能在县城做化疗,随着肿瘤越来越大,慢慢就走路不方便了。(记得第一次做完电疗,作为老师的母亲,拿着电疗模板,给电疗的医生深深的鞠了一躬,一辈子学生给鞠躬,临了自己给生命的终章鞠了一躬,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告别)。

化疗电疗之后期间,母亲的性格也越来越内向,因为她怕麻烦别人,也生怕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不便,疼痛的时候拒绝使用镇痛棒,就最多呻吟几句,后来医生了解,肿瘤变大压迫神经的时候是比生孩子十倍于痛。

直到有一天她说她起不来了,我们相拥着大哭,就这样从原来在房间活动,到后来只能在床上躺在,母亲也是一天天变得绝望,常人很难理解,因为那种等待死亡来临的那种恐惧,从那时起她就拒绝化疗,止痛棒都没有用,因为她需要省着给我们,每天坚持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可以多拿一天的退休金。直到2018年3月21日15时50分仙世,那时候还不理解死亡的可怕,死亡就是再也没有了,对母亲的记忆也随着年岁渐渐抹去,两人就像相反行驶的列车渐行渐远,若干年想来记忆里只有“母亲”二字。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5)

后来农村老家现在也很少回了,小时候在这里长大,每一个角落都能深深存在脑海里,农村小学现在已经被村里改装成了寺庙,也被养了鸡鸭,童年的每一天就像列车一样缓缓驶出渐行渐远,人近中年,才爱看历史,因为我们也深处在历史的漩涡里,前赴后继创造历史。

后来随着成为人父人母,对母亲的感激就会像乡村酿的米酒越放越深,因为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也在经历当初她抚育子女的不易,也经历了当初她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易,但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只能选择隐忍和不断顺从,最终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的选择不断担当,面子尊严也会慢慢从身上褪去。所以越往后就越思念母亲,因为一路走来的感同身受,才体会了她的不易,所以才会思念。所以珍惜自己的母亲,因为她怀胎十月,抚养成人,有妈在家就在,没妈在人生只剩归途。——中元节纪念母亲。

年少不知愁滋味中年才懂父母心(年少不知慈母恩)(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