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

说到古代园林,中国绝对是此间的佼佼者,无论是“廊桥蜿蜒通幽处”的清秀雅致,还是“高高下下天成景”的舒朗壮阔,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它的巅峰之作无疑是圆明园,虽然此处的雕梁画栋早已殒灭于战火,但是其瑰丽之姿却深深映入世人心中。

时至今日,圆明园仍然是不少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疤,它的残垣断壁里充斥着对殖民列强最深切的控诉。

任何与之相关的人事物都很容易激起国人的情绪,引发大量的讨论与争议。

比如浙江的一位80岁老人曾经欲豪掷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消息一出后,引发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不仅民间一片质疑之声,不少专家对此也强烈反对。

为何他们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这位老人的心愿如今实现了吗?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2)

徐文荣的晚年夙愿

屈辱的近代史为中华儿女留下了很多民族伤疤,而圆明园就是其中最让人不忍触碰的一块。

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它的遗址应该如何处理,官方和民间都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应该恢复它当年的盛景,让世人再次感受华夏园林的魅力。

但也有人认为再如何复原都不是真正的圆明园,因此没必要徒耗人力物力。

国家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将其残垣断壁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做任何修复,这样做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省开支。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希望将覆灭的圆明园化作屈辱历史的见证,提醒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3)

综合来看,国家的这个选择无论从立意还是人文关怀的角度看,都是上上之选。

但是不少人心中难免会留有遗憾,他们对于那个逝去的华美园林充满了感情,一直渴望它能重现于世人眼前。

但是修复圆明园是一个耗时耗力耗钱的大工程,普通人即便心有不甘,最后也只能作罢。

但是浙江的一位老人却不愿放弃,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夙愿,他决定豪掷300亿投入这项工程。

他的名字叫徐文荣,是一位浑身透着质朴亲切的老人,不过在其平平无奇的外表下却有着堪称传奇的经历和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熟悉文娱圈的人都知道,如今国内一大半的古装影视剧都在同一个地点拍摄,它就是浙江的横店影视城。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4)

而徐文荣就是横店集团的创始人,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打造了这个影视圈的中流砥柱。

1935年出生的徐文荣从小就心思灵动、敢想敢干,不过人生前半段他一直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好在普通的工作里他依然积累了丰富的经营技巧。

在年近不惑的时候,人生的转折点出现了。

当时横店的一家国营丝厂频临倒闭,准备对外出售,徐文荣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接手了这个小厂。

在他的妙手经营下,这家丝厂很快就起死回生,迈入了正轨。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5)

1995年,徐文荣进入影视圈的领路人谢晋来到了横店,他希望在这里寻找一个拍摄电影《鸦片战争》的合适地方。

这两个人饭局上偶遇,结果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回家复盘后,徐文荣的敏锐嗅觉让他意识到一个好机会降临了。

在了解到谢晋要修建影视城之后,徐文荣立刻毛遂自荐,揽下了这个活儿。不到3个月,一座繁华的“南粤广州城”就拔地而起。

《鸦片战争》获得成功后,圈内人都关注到了横店,当时准备拍摄《荆轲刺秦王》的陈凯歌也有了想法。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6)

徐文荣再次抓住了机会,用八个月的时间复原了大气磅礴的秦王宫,引来陈凯歌的击节赞叹。

至此,横店影视城的名头彻底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徐文荣的运作下,它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之后还修建了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以及梦幻谷等多个取景地,几乎垄断了国内古装剧的拍摄。

2001年,因为健康原因,已经66岁的徐文荣选择了急流勇退,把诺大的商业帝国交给了儿子去经营。

闲下来之后,之前因为忙碌生活而忽略的执念重新占据了徐文荣的内心。原来早些年他曾经参加过有关圆明园的照片展,一直对这个瑰丽宏大的园林念念不忘。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7)

当年徐文荣也是“复原方案”的支持者,而国家选择保留原貌后,这件事便成了他心中的遗憾。

退休后有了时间和金钱,重建圆明园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田,渐渐成了他晚年唯一的夙愿。

开工之初备受质疑

下定决心准备完成愿望后,徐文荣认真准备了很久,几乎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

为了说服家人,他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方案,甚至规划好了园区未来的发展。

看到老爷子如此用心地做这件事情,儿子们自然是满心的支持。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8)

2008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三,73岁的徐文荣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媒体,他庄重地宣布将会在横店镇等比例复制被八国联军损毁的圆明园。

这个消息一出在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和老爷子想法一样的人固然很多,但是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学术领域,反对者依然占了大多数。

北京圆明园管理处的反应尤为激烈,这里的专家在媒体上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9)

他们认为圆明园应该具备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异地重复这段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坚决予以制止。

除了专家的意见,不少媒体也在质疑徐文荣的初心,有的认为此举是在沽名钓誉,也有的媒体认为所谓的复刻圆明园其实是为了横店造势,带着浓厚的商业目的。

除了情绪化的反对声音,一些专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现出了比较审慎的态度,他们并不好徐文荣的尝试。

这些人的反对意向并不强烈,他们只是从实际出发,认为所谓的复刻圆明园是伪命题,难度会很高。这些人列举了两方面的局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听上去颇有道理。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0)

首先,不少建筑和园林专家一致认为,要想实现对圆明园的百分百复刻是绝对不可能的,当下根本做不到。

事实上,徐文荣等人的宣传中也提到了要尽全力做到95%的还原。

之所以无法打包票,是因为真正的圆明园在修建过程中使用了纷繁复杂的传统工艺和材料。

其中很多珍贵的材料已经无法寻觅,几乎找不到替代品,肯定无法做到原汁原味的还原。

而且圆明园修建过程中使用的不少失传工艺具备非常独特的优点,即便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也很难做出类似的效果。

可以说,仅仅是工艺和原材料上的限制,就注定了徐文荣对圆明园的复刻无法达到完美,必然存在瑕疵。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1)

其次,一些熟悉政经领域的专家认为,徐文荣的想法或许很好,但是这样的大规模项目要拿到土地审批难度会很高。

事实上,专家的判断并没有错,在复刻圆明园的项目万事俱备、只差开工的时候,它却因为多方面的问题被国土资源局叫停。

其中的用地申报违反国家供地政策、规划用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既然项目的运行会遇到如此巨大的阻力,那么很多专家对徐文荣的想法自然不会看好,直言它很难落地。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2)

问题一一解决

但是徐文荣和他的团队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在一开始就做了充分的预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秉持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精神,这些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取得了让人惊艳的成绩。

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过程不出现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完成对圆明园的还原。徐文荣在设计阶段就建立了超过百人的团队,其中有很多研究古代园林的专家学者。

他们对圆明园的了解深入到其中的一砖一瓦,在每个细节上都能做到精益求精。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3)

为了达到最好的复原效果,徐文荣及其团队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了圆明园的完整图纸。

一些珍贵的典籍更是有幸从海外找到的,之前从来都没有公开过。

而且在项目开工之前,徐文荣和他的团队用了大量的时间在原址进行探测和丈量。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这些数据帮助他们完美的还原了圆明园中每个景点的细节。

与此同时,专家们质疑的工艺问题也得到了妥善地解决,徐文荣和他的团队苦寻多年,终于找到了很多关键工艺的替代办法。

虽不能一比一还原,但足以复刻出圆明园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4)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项目根据国土资源局的意见进行了整改,一些不合规的细节被修正。

前期的土地审批手续很快办理完毕,后续的审批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到园区修建完成之前都能搞定。

其实在建设圆明新园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对它最大的质疑是项目所需的300亿资金。很多人担心此会劳民伤财,给当地的财政带来很大的负担。

在项目正式动工后,徐文荣特意解答了这个疑惑,他表示项目的300亿投资全部来自民间,基本上就是横店集团的自筹资金。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5)

当地政府不会花一分钱,因此不用担心会影响地方财政。

而且徐文荣还表示,圆明新园建设完成后,未来会带来大量的游客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反而是有很大帮助的。

事实上,横店影视城的存在盘活了周边的经济,让当地人的收入一直节节攀升。

经过四年的漫长整改和准备后,到了2012年5月,徐文荣心心念念的项目终于正式审批通过,随即它就正式破土动工了。

略显遗憾的是,一开始申报的“新圆明园”这个名字没有获得通过,不过修改后的“圆明新园”也很契合。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6)

有了前期尽善尽美的准备,项目的进展非常迅速,仅仅过了4年的时间,圆明新园就已经实现了整体完工。

2016年,万众期待的圆明新园正式对游客开放,这座1:1恢复了北京圆明园95%的建筑群,占地7000多亩的园林很快惊艳了世人,赢得了无数游客发自内心的赞美。

圆明新园落成六年

如今6年过去了,圆明新园已经成为了横店镇最知名的景点之一,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拥有非常优秀的口碑。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被其中大气壮阔的园林景观所震撼,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7)

在不少人看来,如今去圆明新园游玩会获得极好的体验,不仅能饱览复刻的皇家园林,还可以欣赏到非常优秀的表演,堪称是国内一绝。

由于背靠横店影视城的关系,圆明新园有着最优秀的电影资源和团队,在“实景表演”这个领域绝对是佼佼者。

尤其是大型情景灯光秀《火烧圆明园》更是业内顶级,每一个看过的游客都对它极为赞赏。

可以说,圆明新园在还原历史的同时还做到了“新奇特”,轻松赢得了各个年龄层游客的喜爱。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8)

当然,它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少游客在观赏完毕后,心中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遗憾。

因为圆明新园中一些通过现代工艺还原的亭台楼阁还是逊色几分,精致有余但是古朴不足。

不过大部分人对此也表示理解,这毕竟不是一个百分百复刻的园林,缺少一些历史的沧桑感是必然的。

而且这座5A级景点还在不断的进步中,因为它非常重视游客的反馈,已近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了很多细节。

比如早些年景区的门票接近300元,性价比相对较低。后来经过调整后,大部分游客只需要135元就能入园游览,绝对能值回票价。

伴随着圆明新园的成功,围绕它的喧嚣之声逐渐褪去。曾经的阻挠化为了深厚的积累,让这座园林爆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八十岁老人花300亿重建圆明园(80多岁老人花300亿在横店重建圆明园)(19)

结论

当初横空出世的圆明新园面临了诸多质疑,当时的种种担心其实不无道理。不过实践已经证明,它和曾经耗费民脂民膏的皇家园林是有本质不同的。

这里不仅是众人游玩喜乐之地,也是对华夏历史的展现,让每个人在游览途中重温历史。

弘扬传统文化之所以没停留在口号,就是因为有像徐文荣老人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参与。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里“隐藏着”太多宝藏,它正等待着有识之士去复原,去发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