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

前言: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继位尚不足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在北京紫禁城钦安殿突然驾崩,享年48岁。一般来说,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之后,宫中就要举哀发丧。

然而皇后张氏却让人找来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告诉兄弟二人我已经派人去南京,紧急召你们的大哥皇太子朱瞻基回北京。现在朝局瞬息万变,在太子回来前不能发丧,由你们二人暂时监国。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1)

仁宗朱高炽剧照

直到六月初三日朱瞻基赶到良乡之后,宫中才正式举哀发丧,并颁布大行皇帝遗诏。而22岁的郑王朱瞻埈也总算松了一口气,前前后后合计监国二十天,着实给这位年少亲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仁宗崩,皇后命与襄王监国,以待宣宗。—《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

大兄皇帝的得力助手

朱瞻埈,生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二月十七日,仁宗朱高炽庶次子,生母李贤妃。按照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更定的《皇明祖训》,皇太子庶子年满十岁就应该被封为郡王。可是到了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的时候,朱瞻埈的祖父朱棣却并没有任何反应。直到老爹朱高炽继位以后,朱瞻埈才在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被册封为郑王。

作为仁宗诸子中除了太子以外,年龄最长的亲王,郑王于洪熙元年六月初七日率领诸弟上表劝进。此前太子已经辞让了三次,看到诸王上表以后这才表态“勉狥舆情即皇帝位”,并于六月十二日登基,即明宣宗。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2)

宣宗朱瞻基剧照

  • 拜祭孝陵

此前仁宗之所以派朱瞻基去南京,是打算在洪熙二年春天还都南京,让太子先去打前站。但是宣宗在即位之后,以当时南京接连地震为由,暂停了还都计划。然而还都南京之事,已经由朱瞻基本人在祭祀孝陵之时,亲口汇报给了曾祖父朱元璋。现在要反悔的话,也要给太祖皇帝一个交代,而这个人选,自然非郑王莫属。

先是上以即位之初,未及躬谒孝陵,议遣郑王谒祭。仍命丰城候李贤、行在兵部尚书李庆从行。—《明宣宗实录卷七》

当年八月,行在礼部拟定了郑王本次前往南京谒陵的礼仪流程。

其一、出发前,郑王亲自前往奉先殿预告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几筵。其实就是通告一下祖父和父亲,自己要去南京祭拜孝陵。而缘途应祀神祇,则由王府官员先行进行告祭,也就是让各地神仙保佑郑王此行一切顺利。

其二、到了南京以后,郑王先行祭告皇城及城隍等神,再谒告奉先殿,然后再去孝陵祭拜。此外懿文陵和贞静顺妃,悼僖丽妃享堂也一并由郑王告祭。懿文陵即太祖长子懿文皇太子朱标的陵寝,贞静顺妃张氏是仁宗第六子荆王朱瞻堈生母,悼僖丽妃也是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时去世的妃嫔。

其三、凡是碰到正旦节、冬至节、万寿圣节节、皇太后圣节、中宫千秋节,郑王于南京诸王府拜进表笺,由西安门出入南京皇宫。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3)

南京明故宫西安门遗址

其四、南京各衙门朔望日前往王府拜见郑王,遇有合行事务俱照常例发落。五军都督府以及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合行事务,也俱照常例发落。这里很可玩味,说明宣宗不想弟弟有任何机会插手南京的政务。

其五、郑王在南京的用度以及膳食,由南京光禄寺负责。

其六、沿途文武官员或者军民耆老如果要贡献礼物,由王府长史司启王收受。

八月十八日,郑王朱瞻埈正式启程前往南京,宣宗在临行之前还不忘对其谆谆教导。当时朱瞻基的二叔汉王朱高煦、三叔朱高燧都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本人根本不敢冒险离开北京去南京。之所以不让两个亲弟弟越王朱瞻墉(21岁)和襄王朱瞻墡(20岁)出马,只怕也是考虑到郑王毕竟是庶出,就算被人劫持甚至裹挟着造反,也可以丢卒保车。

上谕之曰: “太祖高皇帝开创鸿业,以遗子孙。陵寝所在,如何能忍?今即位之初,政务所系,不遑躬谒,汝其代行。其洒扫有弗处,封树有弗勤,周卫有弗备,皆严饬之。必恭必慎,以称予意。”—《明宣宗实录卷七》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4)

南京明孝陵

在南京待了一个多月后,宣宗于十月初下旨让随同郑王南下的行在兵部尚书李庆,就留在南京改任兵部尚书,同时召朱瞻埈还朝。

  • 居守北京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忍耐多年的二叔汉王终于反了。看着眼前主动请缨的英国公张辅,宣宗的脑海中却浮现出了曹国公李景隆的面貌。当年祖父太宗皇帝靖难之时,正是这位曹国公不断献上大礼包,才让燕军笑到了最后。

今时今日恰如彼时彼日,宣宗敢让和汉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张辅去平叛吗?他可不敢。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而北京城的防务,还是留给了郑王和襄王。这是一个嫡庶搭配,干活不累的组合。仁宗有三个嫡子,皇位再怎么轮,也轮不到郑王头上。而宣宗让老三襄王和郑王一起居守,却不想动用老二越王,自然也是怕后院起火。

己巳,上将亲征。命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太监刘顺等率兵二万为前锋。命丰城侯李贤,侍郎郭琎、郭敦、李昹等督饷运。命郑王瞻埈、襄王瞻墡居守。敕广平侯袁容,武安侯郑亨,都督张昇、山云,尚书黄淮、黄福、李友直协同赞辅。—《明宣宗实录卷二十》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5)

宣宗朱瞻基剧照

谁也没想到汉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八月二十日大军抵达乐安州,大炮一薨,城中守军便“顾望股栗”。二十一日,朱高煦出城投降。二十二日,宣宗下旨改乐安州为武定州。二十三日,朱瞻基派人回北京告诉郑王和襄王大军获胜的消息,让他们前去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

就藩之后放飞自我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月初六日,宣宗命太子太保、阳武侯薛禄和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为正、副使,持节册中兵马指挥张本之女张氏为郑王妃。说实话,郑王的婚事有些迟了,因为他本年已经23岁。也不知道他的皇祖父和父皇都在忙什么,到年龄不给他封王,一把年纪了也想不到给他册妃。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二月,宣宗命行在工部遣官前往陕西凤翔府修治王府,为郑王之国做准备。当年八月,郑王朱瞻埈正式之国凤翔。而在这里,他会露出和在京师截然不同的面目。

明初亲王的封国,一般都和他们的封号相关。比如秦王朱樉封西安,晋王朱棡封太原,燕王朱棣封北平,楚王朱桢封武昌,蜀王朱椿封成都。历史上的郑国在河南境内,而凤翔府却位于陕西,素有“秦陇襟喉”的称号。笔者以为宣宗之所以把郑王放到凤翔,还是有着监视西北诸王的意图。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6)

明代王府复原图

不过朱瞻埈也许是厌烦了长年的政治斗争,到了凤翔府之后非但没有成为宗室与朝廷之间的润滑剂,反而四处树敌,和多位宗室亲王起了冲突。我们来看看短短几年时间,郑王都干了些什么。

  • 安府竹园

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五月,郑王上奏朝廷,称凤翔城外四十里的地方有一处竹园,原属安王府,现在由韩王府派人守护,自己想把它作为本府的牧地。

安王朱楹,太祖第二十二子,永乐六年(公元1406年)之国平凉。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去世,无子国除。韩王朱松,太祖第二十子,原本的封国为辽东开原,因其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在南京去世,诸子年幼,故而一直未曾就藩。仁宗即位后,将韩藩封国改为平凉, “凡安府遗下田地、草场、水磨、房屋诸物,悉与韩府。”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7)

宣宗朱瞻基剧照

论亲疏,韩王自然不能和郑王比。时任韩王不过是宣宗的堂叔,郑王却是同父异母的弟弟。所以朱瞻基以竹园离凤翔府更近的理由,将其断给了朱瞻埈。

上曰: “二王皆亲,朕无所厚薄,当以远近为断。韩王在平凉,去凤翔远。且平凉多旷土宜畜牧。竹园既凤翔地,当与郑王。”—《明宣宗实录卷六十六》

  • 秦王弃田

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十二月,宣宗在削藩战略上取得重大进展,西安秦王愿意上交西安三护卫中的中护卫和左护卫。朱瞻基下旨将西安中护卫改为神武前卫,居定州。西安左护卫则改为神武右卫,居真定。原先的神武前卫和右卫则予以合并,改为义勇左卫。

定州和真定都不在陕西,故而秦府护卫军要离开故土迁往北直隶。我们都知道明初护卫军都有屯田任务,人走了,田可不能带走。而这些田土,立刻就被郑王给惦记上了。他向宣宗上奏,称自己派人把这些地里面的麦子都割完了,怎么处置,听朝廷示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宣宗还能怎么办?他也只能让陕西三司做一个象征性的调查,一旦确认是秦府护卫弃田,就都给郑府。

上语行在户部臣曰: “此其意欲得之。虽于明言,令陕西都司、布政司覆勘。果是护卫弃田,即与王。若有违碍,具实以闻。”—《明宣宗实录卷六十七》

明代藩王襄王世系(监国亲王就藩后放飞自我)(8)

宣宗朱瞻基剧照

结语: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亲王就藩之后三年,应该回京朝觐,故而郑王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按规矩提出奏请。但是他在凤翔府的所作所为让宣宗极其不爽,尽给朝廷帮倒忙,还来干嘛!于是朱瞻基回信告诉朱瞻埈,不用来了,给我在凤翔好好待着就行。

其实郑王在就藩伊始,就已经撕下了自己贤王的假面具。他嫌弃长史王瀹,典宝赵彝屡屡劝谏自己,直接向朝廷上奏,称二人“侮慢”。好在宣宗素知王瀹为人正直,并未予以追究,只是让他以后劝谏郑王之时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所谓“宜从容以导匡正”

郑王在封国的所作所为,究竟是本性如此,还是故意自污?恐怕也只有见仁见智了。等到宣宗驾崩之后,朱瞻埈更是仗着新天子年幼,在凤翔府横行无忌。这些故事,我们放在正统年间郑王篇再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