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启示(教育故事不完美)

音乐课的启示(教育故事不完美)(1)

【廖思曙专栏】

主持人|廖思曙(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校长)

教育故事——

“不完美”的音乐课

原创作者|陈益双(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音乐教师)

音乐课的启示(教育故事不完美)(2)

陈益双一一初中分校音乐教师,曾获得温州市初中音乐优质课二等奖、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温州市艺术节优秀指导师、辅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区级艺术比赛奖项

2020年9月,在学期初的师德培训会后,我刚要起身离席,杨宴辉校长叫住了我:“本学期和泽雅中学的‘互联网 ’课程,我校上报了音乐学科,你接下来安排一下教学任务吧。”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匆匆离开会场,忙其他事儿去了。

对于“互联网 ”课程,我有所了解,但也只是从碎片信息中零星拼凑知晓,并不系统。学校布置了任务,我还是要去更系统地学习一下。“互联网 ”就是“同步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指导下,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将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及课件画面传输到偏远小规模学校,并将小规模学校班级的场景也传输到城市学校,从而实现两地班级同步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质量。

10月,我们正在为运动会开幕式紧张排练,汪浩校长找我谈“互联网 ”的事情,希望音乐组能在10月份完成音乐学科的“同步课堂”任务。于是,音乐组四人每人分配到4课时的教学任务。最初,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选定课题进行准备。

原计划10月16日下午我第一个进行“同步课堂”教学。16日上午第四节课我提前去微格教室进行课件的调试,王喆老师协助进行互联设备调试。视频接通后我第一次和对方学校音乐老师陈密隔空见面。

当我把准备充分的课件展现在大屏幕时,陈密老师轻轻地说了一句:“你上音乐剧内容吗?我们学生已经学过了。”学过了?我寻思着按照进度应该还没到这单元的内容啊。陈密老师告知我她没有按照教材顺序制定教学计划,同时也希望我再准备其他课堂内容进行教学。

离下午开课只有两个多小时了,重新准备教学内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说这次课的内容是我之前参加过市里优课评比的课例,但为了更好地体现同步互动,我又花了三个晚上重新设计制作好的。

最终,我的“同步课堂”首秀未能成功上演。随后,我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又进行了一遍遍地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11月9日上午陶旭丽老师开展“同步课堂”教学,同时听课调研的还有区教育局负责该项目的领导们。对于陶老师的课我比较放心,从她定好课题后就把她对内容的解读,以及教学设计及修改过程和我进行多次讨论,教案中每一句话她都进行精心设计,也特意提前借班让我帮她磨课。

陶老师的这堂《溜冰圆舞曲》设计过程流畅,重难点解决新颖独特,音乐律动学生们积极投入。教室里的师生们都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而此时,一位教育局的负责人快步上前,拉来一张椅子坐下,认真地盯着显示有对方课堂的屏幕观看,直至课堂结束。

课毕,他们又观摩了我们与泽雅中学陈密老师进行的同步教研。并直接指出我们在“同步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他肯定了陶老师课程的专业性,同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过多关注远端学生的上课情况,最重要的是没有事先和辅教教师沟通好做好协助教学任务。

是的,反思上述两堂“不完美”的音乐课案例时,我们都忽略了“同步课堂”的关键因素——“主教辅教一起教”。

课前,我们要与辅教教师做好沟通进行共同备课,明确学习任务与分工, 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了解对方学校的教材差异性、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以便保证远端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接受所学的新知识;备好课后通过网络提前上传课件和视频给辅教教师,以便双方做好课前准备;直播前一起做好互动与暖场,联接线上与线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中,主教教师还要做到心中有两个课堂,分课堂的学生不只是听课看视频,更重要的是要参与上课。因此主课堂教师既要关注本课堂的学生,也要关注分课堂的学生,引导双方学生进行互动,互相交流反馈、互相提问、互相评价;远端辅教教师在远端课堂全程协助,组织好分课堂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教学中, 及时关注学生上课纪律、听课效率和课堂情绪,以便于远端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

课后,主教教师及时与辅教教师沟通交流线上课堂学生反映的问题和课堂遗留问题,远端老师要真实地反馈给主教教师,使其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方式;课后在线集体教研,更要总结分享当堂课的收获和不足,找出学科短板,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此后,我们组四位老师重新解读了这些细节,在接下来一轮的教学中,大家积极地进行备课,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主动与辅教教师进行沟通,对辅教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二次备课。现如今,基于“互联网 ”背景下的音乐同步课堂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音乐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积极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和创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和创新能力。

同步课堂继续开展着,这次视频远端的陈密老师放下了听课本走入课堂。为了协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她时而在大屏幕前指着音符和她的学生一起视唱,时而在教室里穿梭,和着节拍带动学生一起律动......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都秉持着学生是第一位的理念,积极地更新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断学习新事物,将新事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努力打造出更好的基于“互联网 ”技术背景下的新型音乐同步课堂。同时对于这次“同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我们音乐教师自身素养提高迈出的一大步。

(本文为陈益双老师原创投稿)

音乐课的启示(教育故事不完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