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2)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3)

上周三晚上10点,

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小孩

神色慌张地冲入市復元医院急诊科,

护士见状立即让他们把孩子

放到了急救病床上。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5)

家长对护士说

小孩子误吞了棒棒糖的棒子,现在应该是卡在喉咙了,看他很难受的样子,我们很担心!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6)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7)

急诊科医生立即安排孩子进行CT检查,发现异物在食管下段,耳鼻咽喉科陈怀华主任会诊后表示,由于位置太深,为了防止出现食道穿孔、破溃、出血、感染等危险,需要立即进行食管内异物取出术。

晚上11点多,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郑庆春在接到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8)电话后,立即联系消化内镜中心护师徐燕,短短十几分钟,俩人都赶到医院,开始完善的术前准备,准备实行全麻下经食管镜行食管内异物取出术。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经过短短3分钟,郑庆春便成功将卡在孩子食道的纸质棒子取出。郑庆春说:“因为孩子年纪小食道脆弱且棒子太细,卡位特殊,在取出棒子过程中必须高度集中,防止棒子对孩子食道进行二次伤害。”家长得知结果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据悉,受伤的孩子叫小宇,今年5岁,居住在我市稠江街道黎明村。“昨天下午他想吃棒棒糖,7岁的姐姐就拿了钱去买了许多1毛钱一根的棒棒糖。”小宇的妈妈徐女士说,“下午的时候他就已经吃了,但是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晚上他在床上吃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把棒子吸进去了。”刚开始,孩子因为害怕不敢和家长说,熬了许久后,实在难受忍不住才告诉妈妈实情。小宇的妈妈听了后立马把孩子带到了市復元医院急诊室,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9)

市復元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表示,

暑假期间,

医院接到的儿童意外情况明显增多,

针对类似的吞食异物事件,

医生提醒家长要学会相应的急救方法。

根据异物进入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

气管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1)

气管异物发生的原因一般是孩子将纽扣、硬币、花生等细小物品放口里,在哭、笑或者吸气时吸入气道。症状是脸色青紫、憋气、呼吸困难,或出现剧烈咳嗽、哮鸣等。家长可以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针对3岁以下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2)宝宝,家长应马上把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3)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4)宝宝颧骨两边,手臂贴着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5)宝宝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6)宝宝后颈,让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7)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大腿上,且头部稍低于躯干,在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8)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让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19)宝宝仰卧背贴在家长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20)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循环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按压,直到异物吐出为止。针对3岁以上儿童,家长应从背后抱住小孩,一手握拳,顶住儿童误吞2厘米螺丝钉(义乌5岁男孩误吞整根棒棒糖)(21)宝宝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向上、向内紧压,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直到将异物冲出。

食道异物发生原因是食物卡在食道内。症状为吞咽困难、有异物感、唾液增多等。急救措施是保持安静,切忌再进食,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加重损伤。如果是大异物或者尖锐异物,如枣核、骨刺等,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肠穿孔,应尽快去医院,用儿童胃镜取出。

误食毒物发生原因是误食化妆水、染发剂、樟脑球、药、肥皂、酒精类、香烟等。急救措施是尽快送往医院洗胃,最好带上孩子误食的东西的包装和说明书。如果孩子期间有呕吐物,也要装袋,一并带上,以便医生做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各位爸爸妈妈们都记住了吗?

孩子吃棒棒糖时千万要注意!

转发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

本文由义乌商报编辑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何欣 于艳艳

编辑:余依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