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

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众所周知,《西游记》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赴印度天竺取经的历史事件。历史上玄奘(602~664),俗称唐僧,世称三藏法师,洛州(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当年他在国内遍访名师,感慨所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求得解决。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天竺,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返回,总共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其间经新疆吐鲁番、焉耆、库车,进入吉尔吉斯斯共和国,又经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后才到达目的地印度,其间耗时约三年。

一路行程几乎全是戈壁、荒漠、雪山、草原,大部分时间都是玄奘一人完成,据玄奘自己描述,沿途随处可见累累白骨,其间就有西天取经的殉难者,而在狂风、沙暴、断水、缺粮等种种困境中九死一生,终至印度。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2)

在印度,玄奘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天竺,被尊称为“大乘天”。后又游学天竺各国,东到今天的孟加拉国,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北近尼泊尔,西至巴基斯坦腹地,历时十多年。最后,玄奘又从印度出发,经巴基斯坦、阿富汗,到达新疆于阗,经丝绸之路南线返回长安,行程较顺利,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玄奘从西域带回了二十匹马驮的物件,主要有:大、小乘佛经约六百部;因明学、声明学经典若干;佛舍利一百五十粒;高三尺三寸的金佛像、高四尺的如来银佛像及大小佛像若干;印度的帐舆、做佛事的器具、僧尼的法服袈裟等。这些物件都对后世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3)

玄奘私自去印度取经,是当时朝廷禁止的行为,类似于今天的偷渡。这种为了后人解疑释惑而置个人安危为度外的探险勇气实在值得后人景仰和敬佩!

《西游记》里“僧儒一体”的唐僧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更多熟知的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它是由长篇章回小说版《西游记》加以一定的改编而来,这两者有很多地方是不太一样的。这里说的是长篇章篇小说《西游记》而非电视剧版。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4)

“西游故事”经历了:历史——传说——话本——戏剧——长篇章回小说的发展规律。小说里的唐僧变成了前世因为不专心听佛讲经,而被下界的金蝉子化身,父为陈状元,母为相国殷千金,就他独苗一根。出世就遭抛江漂流的命运,却被金山寺长老收留,故小名江流儿,法名唤作陈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也变成了唐僧的效忠朝廷:

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5)

原来的偷渡行径不仅变成了一应手续齐全的公差,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骑白马,双随从,获赠紫金钵盂。而且与唐王结拜成了“御弟圣僧”,君臣簇拥到长亭送别,着实荣耀无比。

为了确保取经成功,如来不仅给他配备了三个武功高强的贴身保镖,而且六丁六甲、城隍土地、天兵天将、龙王菩萨等也随时准备施救。“灵山佛子的前身使得他灵性不昧,一心自我救赎,救拔沉沦,念念不忘取经大业;而凡夫俗子的现实身份,又使他的性格中平添了许多世俗特征。”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6)

1. 封建儒士的迂腐庸弱

唐僧是百无一用书生的典型。胆小怯儒是唐僧的一大特点。况且不是一般的胆小,这就使得相貌堂堂的七尺男儿唐御弟有时显得特别脓包样,整个一绣花枕头。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7)

第十四回中,六个强盗各执兵器,利刃强弓,大喝一声留下买路银,就“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还问:“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

第十五回里,脚力白马被小白龙吃掉了,三藏的脓包样更甚,你看他一边诉苦,一面泪如雨下,气得悟空也叫喊如雷“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俗语虽有“艺高人胆大”的说法,唐僧健壮不足健康还是绰绰有余的,一个年纪轻轻的大老爷们作出如此的形容来,确实让人无语。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8)

第五十六回里,在面对贼的棍子没头没脸打来的时候,这个一生不会说慌的长老也“急中生智”打个诳语把灾难转移到悟空身上:“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这话听起来怎么都像薛宝钗在滴翠亭外说的那句话:“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9)

两者在“嫁祸”动机上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都是出于“自救”,却也没有这样救法的。三藏还在两个贼头的坟上祷祝:拜惟好汉,听祷原因:……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真个又撮土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悟空看他如此小肚鸡肠,也觉好笑。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0)

第七十八回的比丘国里,昏庸的国王听信于妖精,要用唐僧换取那一千零一名幼儿取心制药。唐僧不仅“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而且立即承诺悟空“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最后还老老实实的用尿和成的一团臊泥按在脸上,做下个猴像的外形,变成行者的摸样,穿上了行者的衣服,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而唐僧的贪生怕死、卑琐不堪却也表露无疑。

2. 佛教信徒的虔诚愚昧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1)

唐僧一再宣扬毫无原则的“慈悲”思想和“仁爱”观念,处处拘泥“温良恭俭让”,不分对象地一味“行善”,以致人妖不分,是非颠倒:对伪装的妖精姑息纵容,对忠心的悟空却责骂念咒,无情打击。肉眼凡胎却又顽固不化,在生命不保歹徒追杀的情况下,依然认为杀生是天大的罪过,真是迂腐愚昧到了极致。

第二十七回里,唐僧不仅一意孤行,善恶不分,而且偏听偏信,冤枉好人。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2)

一打白骨精,面对妖精遗留下的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和乱蹦跳的几个青蛙、癞始蟆,唐僧宁愿相信八戒的唆嘴:“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二打白骨精,对悟空提出的生活常识:“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充耳不闻,把个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疼得悟空死去活来。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3)

三打白骨精,面对妖怪断绝了灵光的那堆粉骷髅,还是偏信八戒的挑唆,指责悟空“一连打死三人”,并写贬书为照,发誓赌咒“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实在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第四十回中,悟空一心提防红孩怪,最后却只落得唐僧的咒骂“这拨猴多大惫癩!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4)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寺,唐僧不听悟空“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的劝告,还振振有词: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担搁了我来意......第八十回里,老鼠精变成美女,稍稍转变了一下攻心策略,唐僧立马就缴械投降,很显然,就其形象思想性格的实质而言,唐僧基本上是一个被批判的人物。

作者讽刺的矛头虽然是直接落在唐僧的身上,但透过这个人物,归根结底还是投匕到使唐僧的“罪恶”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宋、明以来特别是明中叶后理学盛行和儒佛合流的历史现象是唐僧艺术形象根植的社会土壤。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真的存在吗(唐僧形象与现实中的玄奘法师)(15)

作者塑造的唐僧形象是集其一身而有二任,就像悟空在第三十六回中所言:“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须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然后受唐王的恩宥”。唐僧一重身份是有德行有禅心的高僧,另一重身份是恪守封建礼教、讲究君臣道义,受过儒家浸染的儒士。所以他集佛教徒的虔诚愚昧与封建儒士的迂腐庸弱于一身,成为了封建后期家长制代言人的典型。

作者正是塑造了唐僧这个被嘲讽和鞭抵的对象,进一步批判和抨击了佛家教义和封建儒学的荒谬有害和欺世惑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