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秀公文(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人生卷首语金句频现)

如果说人生是个长者,那么我们都只是一个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老老实实跟在长者的后面一点点长大。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写过一本《人生正负手》,用自己数十年的做人做事做官经验,与读者聊人生、话禁忌、点迷津,为官员学者、职场新人、青年学子写下了人生修行读本。如今,他把在成长路上学到、悟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有了这本新书《人生卷首语》。徐文秀说,取名《人生卷首语》,意在倘若把人生比喻成厚重的书的话,那么这些篇章权当是写在前面的一些温馨提示,但愿对读懂人生这本书有所裨益。


在《人生卷首语》中,徐文秀以“人生”“人生修养”“做人做事做官”为大题分三辑讲述。于此,我们各摘选3篇短文,与大家共读共勉。

关 于 人 生
  • 人生贵在“六种人”

走在人生路上,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人,或好人或坏人。好人遇得多则一路顺途、爬坡过坎,人生之路香花弥漫;坏人碰得多则命运多舛、荆棘密布。其中,如果有幸经历这“六种人”,或是一种福,或有所成。

徐文秀公文(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人生卷首语金句频现)(1)

一是个人努力。一个人的成长进步,个人努力至关重要,这是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个人努力,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聪明才智,都会消耗殆尽;没有个人努力,谁帮你都帮不上,所谓“扶不起的阿斗”和“烂泥扶不上墙”,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勤有功嬉无益”,个人努力关键在勤。在个人努力的道路上,不妨做到四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始终精神不倒,可以被打败,不能被打倒,始终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定要有一个精准的角色定位,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才是到位;一定要经常善于总结,把总结经验教训当作“吃饭”的手段;一定要有“看家本领”,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儿”和“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高人指点。高人往往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悟得透,能够高人一筹、深谋远虑。大凡高人,或有故事没事故,或既有故事也曾有事故,故事也好,事故也罢,都是人生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那些有丰富人生经历的过来人,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高人,就是我们前行的路标和灯塔。他们的及时点拨或现身说法,能让人少走弯路,绕开岔路,不走错路,走稳走好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和关键路口,走出精彩。

三是贵人相助。一个人能否脱颖而出,能否有更大的舞台,能否在茫茫人海不被淹没,关键是能不能遇到贵人。贵人说到底是一种机遇、机缘和机会,然而,贵人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谁是贵人?组织是贵人、群众是贵人、领导是贵人。现在不少人有了一点成绩和进步,似乎都是自己“闯”出来的,看不到组织、群众和领导的影子。其实,离开这三者,寸步难行。碰上贵人,是福是缘。贵人能让你的关键点成为转折点,让你的起步尽早尽快地变成起飞。

四是家人支持。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义也在于此。一个人要想甩开膀子、心无旁骛地干工作,背后得站着一个理解、信任、支持和给力的“亲友团”。当你顺风顺水、过关斩将时,他们给你掌声喝彩;当你腥风血雨、爬坡过坎时,他们给你助力加油。家人支持,最大莫过于理解、信任和包容,家人是“加油站”不是“拖油瓶”,是“垫脚石”不是“绊脚石”,是“避风港”不是“招风地”。“雷峰塔的倒塌,就因为捡砖的人多,添砖的人少”,一个家好比雷峰塔,好的家庭是充满正能量的,人人添砖添彩而不是添堵添乱。

五是友人帮扶。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实生活中,一直有“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之现象,众口铄金,唾沫星既可以淹死人,也可以成就人。如果众口一词地说某个人可交、可深交、可久交,那么一传十、十传百,这个人就自然有了人气、人缘和人脉;而如果大家都说某个人不可交,更不可深交,也不可久交,那么这个人势必形单影只、缺朋少友,甚至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试想,倘若落到这般田地,谈何干好事、干成事?

六是小人作梗。在成长成功之路上,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所谓小人。小人或争名或夺利,出于羡慕嫉妒恨而使绊、作梗、阻挠、刁难,甚至设局、下套、陷害。谁也不愿碰到小人,碰到小人终归是恼火、窝火的事。然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考验、磨砺一个人智慧能力和意志品质的时候,越是考验、检验一个人心态和心胸的时候。事物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碰上小人作梗并非都是坏事。小人作梗有时会更加激励自己、警醒自己,让自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变得更加小心翼翼、谨言慎行。没有小人的日子,没有危机感,有时甚至会“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安逸而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人也许反而是我们的“恩人”,能让坏事变成好事。

如果说,个人刻苦努力了,又遇到了真正的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帮扶、家人支持,还能正确地面对小人背后的非议或是指责,就是有成之人。

关 于 人 生 修 养
  • 人当有傲骨没傲气

人生在世,应当有骨气,必须有骨气。有了骨气,人品有高度、人格有硬度,才是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有了骨气,就有一种气势和气场,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有骨气的人,活得有尊严、有气质,既让人敬畏敬仰,又让人敬重敬佩。

徐文秀公文(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人生卷首语金句频现)(2)

然而,现实中不是人人都有骨气的。有的人面对权势极尽投机钻营之能事,阿谀逢迎、低三下四,甚至奴颜婢膝,像藤蔓一样,依附高枝而攀爬,挺不起自己的身躯;有的人面对名利无所不用其极,花言巧语、坑蒙拐骗、明争暗斗,甚至放弃做人的尊严、做事的底线,等等。

有骨气的人长什么样?人们或从其眉宇神情、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中品得出来,或从危难时刻、大是大非中读得出来。正直,是他的表情,不卑不亢是他的姿态。有骨气的人,从道不从上、跟理不跟风,有一种不畏于权势的精神,有一种不委于名利的品格,有一种不慑于淫威的气节。千百年来,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有骨气者的生动写照。晏子使楚,不从“狗门”入,绝不受辱;渑池之会,蔺相如迫秦王击缶,不辱使命;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宁愿辞官归隐,也不为五斗米折腰;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情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等等,这些都是做人有骨气的标杆。骨气,就是这样一种折不断、打不烂、压不垮、扭不弯的脊梁。

骨气不可无,而傲气不可有。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气之人,常常表现得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傲慢是他的表情,轻视是他的做派。傲气的人缺少修养和教养,孤芳自赏,不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实上,有傲气的人,眼里只剩下自己而没有他人,终因看不起他人而被人看不起,终因目无他人而被人看不惯,以致没有朋友,人人畏之远之。

骨气,乃人性中的大美;傲气,是人性中的大忌。有骨气的人,人品有高度;没傲气的人,人格有温度。有骨气而没傲气,做人便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关 于 “做 人 做 事 做 官”
  • 蛮干、盲干、乱干是一事无成的“下课铃”

大凡干事,有四种干法。

徐文秀公文(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人生卷首语金句频现)(3)

一种叫作有心又有力地干,把工作当事业,甚至当生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所作为。

另一种叫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干,虽积极主动、敬业投入,却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本事不大和方法不对,结果无所作为。

还有一种叫作力有余而心不足地干,不是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干事,而是半心半意甚至虚情假意地干事,好比“大象屁股推不动”“猴子屁股坐不住”,或者像陀螺一样得抽着转,像算盘子一样得拨着动,出工不出力、坐诊不号脉、挂帅不出征,图个“干点意思意思、不干不够意思、干多没啥意思”,敷衍了事,消极作为。

再有一种叫作无心又无力地干,完全在那吃闲饭,做稻草人、成泥菩萨,庸碌无为。后三种就是蛮干、盲干、乱干的表现。一段时间以来,担当作为成了热议的话题,力不足是蛮干,心不足是盲干,力与心皆不足则是胡干、乱干。人得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实际上最为愚蠢,一来是一种耻辱,二来是职业道德的失守,三来你不干总会有人干,这样你迟早要被替代、被边缘化。给任务就是给机会,给担子就是给成长,不干事的人生一点意思都没有。

不过,有的人也在干,但他是在蛮干,往往不论条件、不讲方法,使的是蛮劲,出的是蛮招,不讲科学、只凭经验,这种蛮干有时或许能偶尔干成一、两件事,但终归干不好事。蛮干是一种硬干和傻干,只会事倍而功半。

也有一种人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抓不住重点,突出不了主要矛盾,整天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鸡毛蒜皮一锅煮,天天都在说忙,而且看似也很忙,实则在瞎忙乎,这就是盲干。

甚至,还有的人在乱干、胡干,这种人常常不管对错、不顾好坏、不论是非、不计后果,甚至越边界、踩底线、闯红灯,有的还以“洗碗多难免打碎碗”这种似是而非的谬论为自己找理由、寻开脱。胡乱干有时比蛮干、盲干甚至不干更可怕,它带来的危害和破坏也更大。胡乱干的人身上大多不干不净,有的以干事为幌暗度陈仓,有的以干事为名“既在河边走,又让湿湿鞋”,这种不干净的所谓的干早晚得出事,最终只会前功尽弃,落个白干。


徐文秀公文(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人生卷首语金句频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