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摩组装车(摩生人整车厂拼配置)

一直以来就想聊聊当下国内车厂在中大排产品(其实也包括很多小排量的非通路娱乐车型)近几年互相拼配置、杀价格的行业现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电摩组装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电摩组装车(摩生人整车厂拼配置)

电摩组装车

一直以来就想聊聊当下国内车厂在中大排产品(其实也包括很多小排量的非通路娱乐车型)近几年互相拼配置、杀价格的行业现象。

原计划是先写《摩生人:整车厂拼配置,只能证明你不行而不是行!》,再写《摩生人:国内中大排摩托内卷互残,最终谁成谁败?》,结果因为前几天QJ350踏板价格的(民间)曝光而将后文先发。

但其实从行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似乎一开始是国内车厂互相比配置,比到一定阶段感觉互相比不下去了,又开始互杀价格。

在上一篇《摩生人:国内中大排摩托内卷互残,最终谁成谁败?》中我已做过分析和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此文链接了解。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近几年各大车厂在推出娱乐趣味车型的时候所采取的宣传内容中,是不是如下熟悉的相同的套路:

谈电喷,必称“博士”;

谈轮胎,必称“倍耐力”;

谈减震,必称“KYB”;

谈刹车,必称“日信”或“鲍鱼”;

……

甚至到今天,在自家产品宣传口号中,似乎不提这些厉害的配置就感觉自己的车不高级,不时尚。

但其实呢,提了又如何?

正如我在《摩生人:国内中大排摩托内卷互残,最终谁成谁败?》一文所述:摩托车民族品牌互杀成风,杀完通路车杀中大排,杀完配置杀价格。

拿大家都一样的东西,人人都可以搞到的零部件,而且还不是自己做的东西去当成竞争的卖点,结果最后还成功地把自家的产品卖成了白菜价,这是个什么逻辑?

OK,暂时不带情绪的节奏了,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最近发现身边有几个女性朋友都买了一些一个叫“蕉下”的新进品牌做的防晒产品,有防晒伞、防晒衣、防晒口罩、防晒墨镜等。而且我问了一下价格,还都不便宜。一把防晒伞要几百元,一副防晒墨镜要几百元……

根据这个品牌的招股说明书所示,2019~2021年蕉下的营收呈爆发式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0%,2021年更是同比增长了205%。而且,和很多公司增收不增利不同,蕉下的利润率高得吓人,最近三年的毛利润率分别为50%、57%和59%,这个毛利率快赶上白酒了。可以说,在当下这个快消品红海市场,蕉下简直让你觉得无敌了。有人说,蕉下的成功是因为它把防晒功能做到了极致。蕉下研发出了很多独家专利,像是AirLoop面料、原纱防晒技术等,听起来就不明觉厉。

拿蕉下最有名的胶囊防晒伞来说,这把伞采用了4层复合黑胶面料,上面的隔热涂层之前只用在航天材料或者化工元件上,这是第一次被用在伞上。根据蕉下的宣传,这把伞可阻隔99%的紫外线。这种胶囊防晒伞很贵,最便宜的都要199元,但一上市就卖爆了。看起来,蕉下的成功的确是印证了那句话:

把产品在某方面做到极致,就有市场竞争力。不过,再仔细想想,极致的防晒性能,真的是蕉下成功的主要原因吗?我们回过头来说蕉下的防晒伞。防晒功能,真的是消费者使用太阳伞的最大痛点吗?

根据有关测试数据显示,蕉下防晒伞的紫外线阻隔率达到99.9%,而天堂伞能达到了99.8%,只有0.1%的差别。

在降温方面,在太阳下直射30分钟,蕉下伞可以降温3.4摄氏度,天堂伞可降温2.4摄氏度,差了1摄氏度,体感其实并不明显。

实际上,在防晒能力上,市面上的很多阳伞都能满足需求了。那么,女生们用太阳伞的真正痛点是什么呢?可能是伞太大太重,装不进包包或者包包拎起来太沉;也可能是颜色单调,没法跟夏天的衣服做搭配,等等。

蕉下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要宣传防晒性能,但在产品的使用体验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蕉下把三折伞改成了五折甚至六折,让伞折叠起来只有14cm,更加方便携带。蕉下推出了20多种颜色的伞,还为每把伞配了一个糖果色的伞包,背起来很时尚。我猜想,蕉下真正吸引用户的,不是防晒科技,而是这些设计细节。如果竞争对手以为蕉下是靠“极致的防晒体验”获胜,在这方面去硬拼的话,恐怕会吃大亏。来,从这个故事我们看看我们的车厂能学到些什么?

1、看得见的

蕉下的产品主打的核心卖点是:我的防晒能力强,车厂们主打的核心卖点是:我的配置高。

其实蕉下的防晒能力和其他品牌产品的防晒能力相差无几。而车厂靠堆配置而得来的卖点也并不是真正的(最重要)卖点,因为其他竞品的配置其实是和你家是一样一样的。

看得见的方面,车厂们似乎搞错了宣传的(重点)方向。

2、看不见的方面

蕉下的产品在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使用场景细化设计、用户体验等不太容易被看见的地方其实是下足了功夫地。

车厂们在拼命吆喝自家配置的时候,对自家产品的工业化设计、操控性能、运行品质、人机合一、细节人性化设计、声音震动等不太容易被一眼看见的地方要么宣传没有放到最重要的地方,要么就是这些方面做得不是那么地好,所以也不太敢过分宣传。

看不见的方面有时候反而是成功最重要的要素!

3、逻辑悖论

前面我说了:

车厂们拼的是配置,结果全帮配套供应厂做广告了,竞品用的配置和你一模一样,大家一起“愉快”地内卷,然后“成功”地把广告费花到了配套厂身上。

最后靠白菜价挣回的一点点利润貌似大头还被配套厂拿走了,这真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呀。

这似乎在商业逻辑上有点儿悖论的嫌疑。

退一万步说,你真的要使劲宣传配套件如何如何牛逼,你宣传宣传诸如腾森轮胎、赛福ABS、天丰电池等国产配套品牌也行呀,也比你宣传一堆国外配套品牌强十倍、百倍。

对此我就不展开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锐圆在推动和鼓励民族配套资源品牌方面的相关文章。

通过以上分析,摩生人以为:

1、什么是捷径却远,什么是弯路却直

我们不能简单地责备整车厂拼配置的行为,因为站在车厂的角度,把最好的配套厂的资源直接拿过来使用和竞争,最方便快捷,也是貌似成本最低的办法。

而要做到整车的各种人机工程优异、操控优秀、声音震动一流……等等,要做到这些简直太难了,而且付出的各种设备投入、产品验证过程、其他软硬件成本、时间、资金、经验沉淀……等等,太慢、太难了!(这个话题太长,有空细聊)

能有捷径走,何必走弯路呢?这似乎是人之常情,但……。

2、究竟拼廉价劳动力,还是拼品牌溢价力

参考外国大品牌的产品,他们很少,或者说拼配置并不是别人的主要打法。

人家拼的是产品的总体性能和品质表现,而不是某个点上所谓的卖点;人家拼的是整体的品牌溢价能力。

在上一篇《摩生人:国内中大排摩托内卷互残,最终谁成谁败?》中,我一再呼吁民族品牌要重视品牌溢价能力,要重视坚守看似虽高但却非常合理的利润空间,这才是企业经营的长久之道。否则中国永远不会有中国的哈雷、宝马、杜卡迪。

3、什么是白菜,什么是钻石

民族的高端品牌,世界的高端品牌一定是建立在用金银堆积的地基之上,蔬菜大棚里就算把大白菜堆积成山也还是大白菜,一颗钻石就干掉十个蔬菜大棚。

这个道理简直无比正确,不接受反驳!

……

最后,我们回到蕉下这个案例。

既然“极致防晒”可能并不是打动用户的主要原因,蕉下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研发、去宣传它的防晒科技?

这个道理,你想想瑞士手表就知道了。大家真的是因为瑞士名表可以把走时精度提高万分之一而买它吗?

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各大瑞士名表的广告永远在强调它的走时精确度呢?

因为,精确度虽然并不是你购买它的理由,但却是它可以卖这么贵的理由。同样的道理,防晒黑科技,可能不是消费者买蕉下的理由,但却是蕉下伞可以卖199元的理由。

l 因为外国品牌对自己的产品总体性能和品牌影响力、溢价力自信,所以才不用过分宣传自己的这个配置那个配置。

l 因为民族品牌对自己的产品总体性能和品牌影响力、溢价力不那么自信,所以才要用一堆配置来装点门面,除了免费给配套厂打广告,并不能证明你行,只能变相证明你(可能)不行!

对此,我们的民族摩托车品牌们,你们能从中学到点儿什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宣传了配置、替人做嫁衣!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