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选刊选集(读诗札记二十七)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篇杰作。

古之京口,即今之江苏镇江,北固亭,高踞于北固山上,在这里俯瞰壮阔的长江,滔滔的江水向东奔去。词人登亭送目,凭高望远,触景生情,心潮澎湃。

其实我也登过北固楼,除了“长江真宽呐!真雄伟呀!”,然后就没别的想法了。人家辛稼轩,一登楼就是抚今追昔,一下笔就是千古兴亡,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大英雄,纷纷跃然纸上——

三国时的孙权,奋发自强,固守江东,赤壁大战中击败北方强敌曹操时,年仅27岁!最终在京口建立了霸业。曹孟德都不禁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生在京口的刘裕,更是一尊战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能打仗的马上皇帝。他起兵于江南,两次率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要不是命蹇暴亡,统一北方指日可待。

两篇词作高度赞美歌颂了孙权和刘裕,谁看不出这是借古讽今?辛公对不思进取、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孙权和刘裕,是稼轩心目中的英雄,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后世读者心中的英雄?

我很多次揣度辛弃疾的形象,他一定目光如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孔武有力。我甚至也跟别人讨论过,谁最有资格扮演辛弃疾。

友人说:一线男星里可从胡歌、陈坤、甄子丹里选择。

“什么呀!”我撇撇嘴,“辛公是山东大汉,21岁就参加义军,打过仗杀过人,剽悍果敢,豪迈刚毅,不是只会耍笔杆子的文弱书生。胡歌陈坤都是纤秀的南方人,气质明显不符。至于甄子丹,那更不行,说鸟语的港版辛弃疾我可接受不了。”

我心里的人选是祝延平,1983年山东台电视连续剧《武松》的扮演者。他就是山东人,坐拥老乡的便利,浓眉大眼、气宇轩昂,关键是人家长得还高,1米82。没有这大高个儿,怎么演得出“壮岁旌旗拥万夫”、“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气概?话说山东人普遍身材高大,传说孔子身高两米二,跟姚明差不多,不打篮球都可惜了,可以司职中锋。

研究了一辈子古典诗词的叶嘉莹先生说过:“在中国古代诗人里,最想跟辛弃疾做朋友。”唉!余生也晚,没赶得上亲眼目睹880岁的文豪本尊啊。

稼轩居士南归以后,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闲居江西多年,最终长眠于此,辛弃疾墓位于上饶市铅山县,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他的忌日是10月3日,据说每年国庆长假期间,都有粉丝专程去凭吊他祭奠他。我还听说有个粉丝忘了带白酒,只好把车上的几瓶啤酒奉上。真不走心啊,辛公一介北方大汉,又有武艺在身,啤酒太不解气了。

我至今还没到过江西呢,日后我要是去那里拜谒辛公,我是绝不会给他带一滴酒的,他生前没少借酒浇愁,这一生够苦恼悲愤的。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我内心里面深深镌刻着,一个文武双全的彪形大汉,啪啪啪痛拍栏杆的形象,多么苍凉多么无奈,分外让人心疼。

多带去些甜食吧!越甜越好。我会奉上他家乡的名牌特产——高粱饴,用这种甘甜绵密的软糖,来冲淡他生前的苦涩,慰藉那颗痛苦悲壮的伟大诗魂。我还会带上一本《聊斋志异》,一本《红高粱》,给他念上几页,这是他同乡晚辈的文学名著。辛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诗人,后世诗人贡献不出值得他看的作品,还是给他读读小说吧。以稼轩高超的文学修养,我想他一定会喜欢前者,颔首微笑:“蒲氏松龄,后生可畏呀,《聊斋》不愧是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辛弃疾吧”是我常逛的交流平台,那里有众多志同道合的网友。有一次,一个姓辛的吧友说得了个儿子,求网友帮着起名,要求名字必须从辛词中来。

能逛辛弃疾吧的,谁还不能流利背诵至少十几首辛公的作品呢。一时间,辛金戈、辛铁马、辛舞榭、辛歌台、辛明月、辛清风、辛曹刘…呼啦啦一片,妥妥地能装备两打孩子。

还有说“辛百度”的(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心说:李彦宏你还别不服气哎!

有说“辛千树”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有说“辛如铁”的(男儿到死心如铁),

前一个名字蓬勃俊逸,后一个坚韧刚强,我觉得真心可以。

竟然还有说“辛千古”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这个可不行啊,哪有小婴儿叫“千古”的?我总觉得这俩字,和那个大大的“奠”字是亲戚。

突然,最亮眼夺目的名字出现了——

“辛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哈哈哈,我险些笑翻在地,遍地打滚儿。我估计楼主想打人。

诗选刊选集(读诗札记二十七)(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