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1)

“各位叔叔阿姨,现在我为大家朗诵丁玲《梦珂》中的片段……”上午,清脆的童声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响起,“囡囡小剧场”首场线下演出启动,并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宣布《丁玲小说手稿三种(影印本)》正式出版。

“让10后通过文艺演绎参与到红色读物的发布过程中,将帮助他们更沉浸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也进一步丰厚全域‘大思政课’。”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虹口区被誉为“天然的红色学堂”,囡囡小剧场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专为“囡囡们”打造的宣传红色文化、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此次出版的丁玲手稿包括处女作《梦珂》及《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三部小说,这些丁玲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她从小资人家走向革命战士的思想改变。11名青少年通过“囡囡小剧场”的演绎,展现了百年前一名青年作家的成长,赓续红色血脉,也让孩子们从诵读原文中感受文学魅力,发挥文学作品的美育功能。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2)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3)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4)

整场“囡囡小剧场”演出长达30余分钟,包含朗诵、演讲、器乐演奏、歌舞等形式,涉及内容除了作品节选,还加入了丁玲生平、作品介绍、历史叙述等。指导老师汪佳敏说,由于参演的都是小学生,几乎不了解丁玲,因此剧本的撰写是在左联纪念馆提供研究材料的基础上,从孩子的视角、以孩子的语言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

在准备阶段,汪佳敏先给孩子们上了堂文学课,介绍丁玲及其作品,再让大家从基础材料入手提问,不断丰厚讲稿。比如,孩子们发现三部作品分别于1927年12月、1928年2月和5月在《小说月报》上密集发表,“倒追原因”得知是1927年叶圣陶接任《小说月报》主编,在收到新人新作《梦珂》后非常欣赏,便主动问丁玲邀稿。于是丁玲用两周完成《莎菲女士的日记》,之后又很快写就了《暑假中》。而《梦珂》的诞生,缘于丁玲在创作前两年的人生经历:她曾入明星电影公司试镜、去南国电影剧社试演话剧,最后放弃做演员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丁玲的外貌和性格,可以从沈从文的《记丁玲》中了解:她是“圆脸长眉大眼睛”,还“全把女性气氛收拾起来”。而如今能见到这批文稿,则得益于与丁玲有着多重契合的谢旦如矢志保存,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无偿捐献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在孩子们的“深挖”下,手稿出版前后的故事和有关的人物一一浮现,并最终被编入剧本,更好地讲清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

为了演好这出“开幕大戏”,在过去的两周中,孩子们除了背诵台本,还通过自己的方式加深理解——即将升四年级的汪郑好利用暑假,在文学博士母亲的帮助下,阅读了同时代的鲁迅作品《朝花夕拾》,加深对左翼文学的了解;与她同龄的高羽辰,画下了自己理解的《梦珂》创作过程插图,帮助记忆的同时更传递出她对这段过往的认知;开学就要六年级的徐启元则翻出自己此前在左联纪念馆担任“小小讲解员”时的讲解词,在时代背景中理解作品……“孩子们在寻找人物的过程中,在原址的沉浸式演出中,在朋辈的分享中,真正地进入了作品,最终呈现出有理解、有层次的舞台。”汪佳敏说。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5)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6)

丁玲的五月背景(10后囡囡发布丁玲)(7)

今年是丁玲首次到沪100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0周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70周年。新书发布后,专家学者们召开了“从丁玲手稿看丁玲的小说创作——《丁玲小说手稿三种(影印本)》出版座谈会”,纪念馆里还举办了“斯人如虹————丁玲相关文献微展”。与会者表示,此次手稿影印本的出版,相当于以“见字如面”的方式提供了大量信息,为丁玲研究、丁玲作品研究以及红色文化、文学史研究等带来多元视角。比如,《梦珂》首次使用“丁玲”作为笔名,从手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署名处字迹曾遭涂改,原本的署名是什么,又是谁想到了“丁玲”这个名字?这些都将为丰富学术研究提供新角度。

作者:单颖文

摄影:叶辰亮 单颖文

编辑:占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