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次不如行动一回(千练不如一演)

说一千次不如行动一回(千练不如一演)(1)

▌杜近芳

《廉锦枫》这出戏也是梅兰芳先生早年的一出花衫歌舞戏,是京剧宗师、武生泰斗杨小楼先生帮助梅先生编排的。当时,杨小楼先生为梅先生设计了一些独特的身段技巧,非常有特色。这出戏边唱边做,载歌载舞,也很吃功夫。

1958年,我要演出《廉锦枫》。梅先生跟我说:“这里面的很多身段动作,我现在走不了啦。这么办,当年是杨小楼先生帮我设计、编排的,这回啊,你让少春给你示范动作、加加工。”于是,他对李少春说:“少春,近芳要演的这个《廉锦枫》是杨小楼先生帮着我弄的。我让贾世珍给她说地方,我给她站站位置,我就不示范出来了。我要能示范出来,我就能唱了,但我示范不动了。近芳示范一遍,你给她加工身上。”

当时,我有一个助教老师叫贾世珍,他是长期帮助梅先生做业务工作的,而且在台上傍着梅先生。对于我来说,贾老师是不可缺少的。《廉锦枫》这出戏,就由梅先生、李少春先生和贾老师三位一同帮助我排练,1958年演出时,受到观众很热情的欢迎。

梅先生特别叮嘱我,学习他的戏,要学他在抗战前的唱法和舞台风貌。梅先生跟我说:“你要是真喜欢我,可别唱我抗战后的,我那时候不盯啦!8年没怎么唱了。我们说‘千练不如一演’啊,我8年没上台,都生分了。你在台底下怎么练也不成,一见观众就不一样了。你要学,就学我从前的。”

我问梅先生,找谁学去呀?梅先生说:“找我周围的人啊,你找谁都成啊,他们有时候比我还记得准我早年的演法。你已经有功底,也都学过、唱过,先让他们给你说路子,我再给你加工。你要有什么不明白的,别一样一样地问我。你把问题攒一块儿,一次性问我,我给你说。”

我谨遵梅先生的教导,向王少卿老师、贾世珍老师、冯金芙老师等梅先生常年的合作者和熟悉梅先生的身边人问艺,向他们请教早年的梅派戏,也就是抗战前的舞台风貌。我的身段,也是追随梅先生早年的演法。总之,唱念做表都按照梅先生盛年时的演法来学习。

我在学习和演出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向梅先生请教,梅先生也都给我举一反三式地一一解答。有很多戏,梅先生非常细致地给我抠。有时候,我是和梅葆玖一块儿学,更多的时候就我一个人。

后来,我参加了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第一团,梅先生是我们的院长。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以及梅先生的提携下,我的舞台生涯揭开了新的一页。(3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