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文房水字帖:文房印泥淺說

新一代文房水字帖:文房印泥淺說(1)

新一代文房水字帖:文房印泥淺說(2)

印泥是鈐蓋印章必須之物,今人亦有俗稱印色者,無論是檔簽署,還是歷史文物以及金石書畫之鈴記,都離不開印泥。特別是書畫藝術界,印泥因是傳達印章藝術的媒介物,它的品質優劣,直接影響到印章藝術所表達的效果。好的印泥,紅而不躁,沉靜雅致,細膩厚重,鈴在書畫上則色彩鮮美而沉著,有立體感,時間愈久,色澤愈豔。質地差的印泥,鈴印出來則顯得色澤灰暗或淺薄,有的油蹟浸出,使印文模糊。

由於水幹後朱砂容易脫落,自明永樂始,開始用油調朱砂,稱為油印。油印價貴難得,除皇家及王公大臣,一般仍多用浮水印,至清代亦如此。油印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印泥了。

印泥的主要原料為紅色,有用朱砂的,有用銀朱的。質料有用艾、用木棉、用燈心草、用竹茹的。用油也不一,有用茶油、芝麻油、蓖麻油、菜子油者。製作方法也有不同。因此,印泥品質相差極大,有的劣品甚至不如浮水印。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裝不整則失之寒磣;印泥不佳,則印章不能生色。所以,善用印泥的人選擇印泥,就像善書者選擇筆墨一樣。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其藝術效果。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也。所以購買印泥要注意,篆刻鈐印或書畫上用的印泥,並非是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文具店所售印泥因其質粗,油重,色浮,不能表達印章之本來面目。其實,後者不是印泥而只能稱為印色。因此,決不可用作治印鈐樣或書畫蓋印之用。

最著名的印泥要屬西泠印社的西泠印泥了,杭州西泠印泥始創於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系西泠印社著名傳統產品,省級著名商標,國家級百年老字型大小,國家級馳名商標。

西泠印社西泠印泥結合西泠印泥百年來傳統工藝,潛心研製,在保持西泠印泥原有之優良品質的基礎上,突破改良,獨創出多種西泠印泥新品。其印泥選料精良,制法考究,久為中外書畫家所喜愛而爭求,被奉為印林至寶。沙孟海先生、啟功先生、楊仁愷、馮其庸、史樹青、謝冰岩、劉江、朱關田、韓天衡、高式熊、沈鵬等著名書畫界學者前輩們對曹勤先生所制的印泥情有獨鐘、垂愛有佳。

新一代文房水字帖:文房印泥淺說(3)

中央電視臺《中國風》欄目曾專題予以報導。目前,西泠印泥除供應國內廣大書畫愛者之需外,還出口到日本、韓國、臺灣、美國等地。“西泠印泥”已成為文人雅士互相饋贈的禮品之一。

印泥的品種很多,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用。朱砂印泥,色深紫紅,有人稱為紫紅砂,是漂制朱砂時沉澱在乳缽最下層的一種朱砂,製成的印泥,鮮紅帶紫,厚重沉著,最為美觀。朱漂印泥略現紅黃色,比較清雅,是漂制時較上層的朱砂細未與艾絨、油等調製而成。朱砂或朱漂也有加銀朱的,也有加調洋紅或其他原料的,不管何種名稱,只要厚亮細膩、色彩鮮明沉著者才為上品。此外,還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藍色、綠色等印泥,除作為特殊場合用外,一般較少用。若有興趣者,亦可備之。

印泥的儲存忌用紫砂磁器,因其能吸收油份,容易使印泥乾燥。也不可使用鋼、銅、鐵等金屬盒存放,因印泥與金屬物接觸,日久會變黑。貯藏印泥最好用瓷缸或玉盒,且應置於蔭涼處。使用時要輕按輕提。每次用過後,需將缸蓋蓋好,防止塵灰進入而色澤受損。此外,印章要擦拭乾淨後方可沾泥。印泥在存放過程中,因朱砂體重而沉,油質體輕而浮,久之不動,則砂體下沉而易結成硬塊,故印泥須經常攪拌,使之勻和,方可經久耐用。印泥日久變幹時可適當調入一些印油(印泥店有加工或出售),攪拌後再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凍變硬,用之前應在太陽下曬一些時間,使之變軟後再用。

此外,如果印泥污染了衣物,應先用熱水或開水沖洗,然後用肥皂水搓洗,再用清水漂淨,即可乾淨。千萬不要用涼水洗,因為這會使顏色浸入纖維,很難再洗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