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消化性溃疡(科普消化性溃疡)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的慢性溃疡。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

2、胃酸、胃蛋白酶,腐蚀自我消化因素。

3、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

4、其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三、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慢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

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诱发或加重。

2.其他症状与体征

(1)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

GU特点:进食—疼痛—缓解; DU特点:疼痛—进食—缓解

四、并发症

1、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

2、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以DU最常见;

3、幽门梗阻,反复呕吐隔夜食物,抽出胃液量>200ml。

4、癌变,少见。

五、检查及诊断

1.内镜检查

胃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2.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X线下象是壁龛或龛影。

3.HP感染的检测

尿素酶试验、呼吸试验等方法测定胃内尿素酶的活性。

诊断仅作参考。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生活规律、劳逸结合(2)药物治疗:根除HP药等。

自测消化性溃疡(科普消化性溃疡)(1)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证

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恶变;巨大溃疡(>2.5cm)

穿透性溃疡;复合溃疡;球后溃疡;曾有大出血或穿孔的复发性溃疡。

胃大部切除术

切除范围:胃的远侧的2/3~3/4。

自测消化性溃疡(科普消化性溃疡)(2)

(图片来源网络)

毕罗(Billroth)氏Ⅰ式:多用于胃溃疡。

自测消化性溃疡(科普消化性溃疡)(3)

(图片来源网络)

毕罗(Billroth)氏Ⅱ式:胃空肠吻合术,仅用于:瘢痕性幽门梗阻、年老体弱;迷走神经切辅助;无胃大部切除的条件。适用:各种胃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

自测消化性溃疡(科普消化性溃疡)(4)

(图片来源网络)

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胃出血

术后24小时,胃管抽出暗红或咖啡色胃液。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血、切端或吻合口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呕血、黑便、严重者出血性休克出血也可是继发的,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组织坏死,结扎线脱落所致。胃镜或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禁食、止血、栓塞动脉、输血、再手术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毕罗Ⅱ式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约10~15%。

原因:十二指肠残端处理不当、愈合不良。输入段梗阻,肠腔内压力增高而致残端破裂。

表现:术后3~6天。右上腹突发剧痛,明显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胆汁样液体。

预防:残端缝合不满意者,可预作十二指肠造瘘。溃疡病灶切除困难可旷置。避免吻合口输入段排空不畅。

处理:手术修补困难,应立即十二指肠造瘘与腹腔引流术。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氧化锌软膏)。肠内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因输入段梗阻所致,可行输入、输出空肠侧侧吻合。

七、预防

忌空腹上班和空腹就寝。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