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

  • 打火机

    (小型取火装置)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贮气箱,发火机构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 发火机构是打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根据发火机构的特点,打火机可分为火石钢轮打火机、压电陶瓷打火机、磁感应打火机、电池打火机、太阳能打火机、微电脑打火机6种。打火机使用的气体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今多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们经加压后充入贮气箱,一旦释放到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最原始的打火机是从燧石点火枪衍生出来的。带有弹簧的扳机扣动时,击打在火石上产生火花,点燃干树叶。现代打火机的鼻祖可以说是16世纪欧洲的火绒盒和与其齐名的CHUCK-MUCKRS打火铁盒。它俩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用打火铁产生火花而引燃火绒的。所不同的是,火绒盒的打火铁是由链子栓在一边的,而打火铁盒则完全是一体的。后者是中国的。当世界上第一支手枪问世不久,第一只早期的打火机也就出现了,因为它就是用手枪改成的,叫火绒手枪。这种打火机还长期被做为身份的象征和办公室的摆设。它是由阿尔费德丹希尔发明的。现代打火机按使用的燃料可分为液体打火机和气体打火机两种;按发火方式可分为砂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

发明历史

编辑

火机起源

据记载,约自公元前10000年起,古人不是通过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钻孔,便是通过燧石相互撞击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1)

打火机

点火;后来还运用气动原理点火——点火泵或气动点火器在中世纪法国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种质量有所改善的气动点火器。从14或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非常流行。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此外还有所谓“导火索点火器”。

从13世纪起就当作点火器用的那种凸透镜,是在18世纪末普及的。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机。德贝莱纳原为药剂师,1810年任耶纳大学化学和药物学教授。生前对染色法提出过不少改良措施,研究过铂、镍、二氧化锰等的催化作用,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德贝莱纳点火器。1812年,法国人贝托莱在各种化学实验中发现可燃气体,后人根据贝托莱的发明制成了浸没式打火机。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2)

1823年德国化学家备贝莱纳在实验室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这一发现引发了他试制打火机的念头。德贝莱纳用一只小玻璃筒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玻璃筒装一顶盖,顶盖上有喷嘴、铂棉和开关,内管中锌片与硫酸接触生成氢气。一定量的氢气产生的压力将内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内,打开开关时,内管的氢气冲到铂棉上起火;内管与玻璃筒内的压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进入内管,与锌片反应又产生氢气。如此世界上第一只打火机便告诞生。但它有体积大不便携带,玻璃壳易碎,硫酸溢出有危险等缺点,并没能普及作用。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3)

1920年法国出现了灯芯式打火机,灯芯是用硝石粉浸过的,容易被火花点燃,后来,改成将灯芯浸在苯中的苯打火机,这种打火机有时漏燃料,而且要经常更换灯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弹药专家使用压电效应引爆炸弹。在炸弹的前端装上像酒石酸钾钠和一些陶瓷类的晶体,受到强力冲击时,会在瞬间产生高压电荷,引爆炸药。战后,日本成功的将压电效应就用在打火机上,在三四万分之一秒内产生6000─8000伏高压,使产生的火花点燃丁烷,省去了干电池或火石。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气体燃料打火机,逐渐取代了苯灯芯打火机。将从天然气中提取的丁烷气压缩到打火机中,使用时,丁烷气体从打火机的顶端喷嘴中喷出,由打火装置点燃,火焰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喷气量来控制,丁烷气体用尽后,可从打火机底部的活门装填。

1900年后试制了一些袖珍式打火机,如滚轮式打火机,摩擦式打火机等。为减少烟而作的努力,终于使如今风行的那种气体打火机于1950年问世,如今又出现了很流行的感应打火机、指纹打火机等。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电子打火机,轻巧方便而且非常的实用。现今打火机产业发展的比较好的地区是浙江省和邵东县。浙江省的产品主要针对中高档,而邵东县的产品主要针对中档,不过已经向高档产品进军了。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5)

小典故

许多人都把美国视作打火机的诞生之地,实际上,这种会冒火的小玩意儿却是起源于英国。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些烟草商店门口出现了一张很奇怪的招贴画,一位士兵嘴里叼着卷烟,一手握着来福枪,另一只手里却捏着一个会冒火的小玩意儿。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英军又推出了什么新式武器,其实,那不过是今天早已为大家所熟知的打火机。

据悉,打火机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的伦敦青年发明的。那时,他得知前线士兵想抽烟却常常因为火柴受潮而无法点火。于是,他决心研制一种便于携带而不会受潮的打火机,后来他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由金属壳体和顶盖结构组成的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经过改进以后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产,大多数前线的烟民们还没有来得及用上它,一战就已经结束。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6)

世界打火机的制造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中国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每年国内生产打火机在150亿只以上,其中超过65亿只出口。已经形成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塑料打火机产业群,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是宁波(主要生产塑料电子打火机)、广东(以生产塑料砂轮打火机为主)和温州(以生产金属打火机为主)。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内生产打火机的厂商在千家以上,产能过亿只的厂商也有约30家。全球打火机的主要企业包括法国上市公司BIC、瑞典上市公司SWEDISH MATCH、日本TOKAI、西班牙FLAMAGAS,公司销售额排名大约在世界第四位,TOKAI、中国的打火机制造商已占据了全球打火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已成为电子打火机的主要生产国、输出国,电子打火机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7)

油到气

20世纪50年代时,除了少数几个品牌的打火机以外,汽油打火机普遍避免不了漏油的问题。出入高尚场合怎能忍受汽油的污染?另外,如果使用普通汽油,那味道被认为会破坏烟草的味道。这时,石化工业已经能够大量提炼纯净的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由于纯净的甲烷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烟草鉴赏者们对此大加推崇。

1952年,都彭推出了全新的气体打火机,结构更精密、燃气更纯净。机身主要是黄铜镀金或镀银,还大量使用了中国大漆(名虽为中国大漆,实际上是中国漆料、日本手工加工),再刻上精致的图案和纹饰,做工十分考究。

龙舌打火机由来(打火机的由来)(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