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

我在太行山区的十年基层生涯

三、我做‬起‬了‬营业员

陈嘉煊

小常公社地处漳泽水库库尾处,地势比较低洼,且公社旁有个水库的壁头扬水站,周围树木葱茏,碧水环绕,很有几分江南水乡的味道。离开小常后我还曾多次到这里游览过。公社地处一个坡上,坡下即是水库库尾的小常村。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1)

漳州水库

小常供销社位于公社大院的最西边。东院是公社机关,包括主任室、秘书室(那时的公社有党委秘书和行政秘书)、武装部、会计室、卫生所等。供销社的门市部有平房四五间,从东往西依次是平车铁器(农具)、笔墨纸张、棉纺织品、副食烟酒等商品柜台。

在这里当了一年营业员,我学会了售布(如农村常用的床上用品“大花哔叽”棉布, 四角二分五一市尺),零售汾酒两元多一斤,农家糊窗户的白纸(当地人称“粉连纸”)两分一张……门市部还管农产品收购,如鸡蛋六毛二分一斤……门市部的所有业务本领,都是老主任杨耀华手把手教给我的。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2)

模拟图片

我与老杨当年共处门市部内一间宿舍近一年。我与她女儿年纪相仿,他视我为小辈,一老一小将门市部治理得井井有条。小店后来又增加了一位营业员晋城人王银香,业务量就更轻了。

老杨的独生女儿杨瑞兰也是当年的“老九”,从天津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回长治被分配在市区的东街粮店当营业员。那些年她与太原工学院毕业同分在粮店的阎爱英一道,曾为东街粮店附近的烈军属五保户等送粮上门,被财贸系统树为先进典型而广为宣传。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3)

供销社宣传画

后来这两位都步入了仕途,我离开长治时,杨是市妇联副主任,阎爱英已是市委副书记(不久即任书记,旋赴省任企业工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到小常报到上班后,我就发觉当基层供销社门市部的营业员,比起在林移天天与村民起早搭黑的大田劳动不知要轻松多少。故一开始面对上级下派给供销社学大寨深翻土地的任务时,我二话不说,自告奋勇将任务全部揽了下来。那几天我一把锄头,一个热水瓶,一人孤身,用了一个星期,早出晚归,将地处公社所在地坡下东面近大路边的一块土地深翻了一遍。当时的我刚从林移插队过来,对林移那种相对我这种人的趋于极致的劳动强度记忆犹新,因此,完成供销社深翻土地的任务,对我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4)

模拟锄地

我的这个举动,大概对全社的职工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反正我印象中自社领导到普通职工对我都极其友好。上班不久,就有两位团员主动要求当我的入团介绍人。可叹我自上中学开始直至大学,一直要求进步积极争取加入团组织,但不知什么原因总是不能如愿,不想甫到小常,此夙愿即偿(尽管当年我已满25周岁,此时加入共青团应该说是有点“超龄”了)。

此外,刚上班不久,公社供销社副主任秦福保亲自找我谈过一次话,说我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上海来到此地站柜台,是屈才,不合适的,表示要想办法介绍我去长治市里的工厂上班(那时社会上最时髦的职业是工人)。事后,这位副主任还真的找过他村上的一个原邻居、市里一个国营厂的军代表,想把我介绍进厂。可能是专业不对口抑或是其他原因,此事后来没办成,但这位领导一直待我很好倒是真的。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5)

国营厂军代表

不但如此,我在小常当营业员的第二年,名叫王六金的主任到了退休年龄,上面考虑其退休后小常供销社的主任人选,社内不少老同志提出可以让陈嘉煊接任。这是我调离小常后遇到供销社的旧同事告诉我的。

我还记得社里的会计赵海根(长相酷似后来的影视演员于震)会一手木匠活。他搜罗了一些货物包装的木箱条,为我打了一口挺大的木箱,从此,我的四季衣服有了“栖身”之处……

小常公社虽小,但人才济济。当时的公社武装部部长李焕旭后来是长治日报社的副社长。小常公社的会计王忠孝,我1997年南调嘉兴前他已经是长治市税务局长了。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6)

木箱

我小常供销社的营业员生涯中还有一件事是值得记载的,即被抽调到县社办公室下乡调研采访写简报。时间大概是1971年春夏之交,县社负责宣传的胖胖的牛科长主持抽调了连我在内的三个年轻人(漳移的李忠胜韩店的张志明,李后来在市财委当科长,张是长治县副县长),自带铺盖卷集中在市内县社大院内办公。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7)

长治市歌舞团新创话剧,背后就是十字街

这个大院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东北处、英雄路商场斜对面,大院二楼有很多房间可作宿舍,厨房有专人负责院内职工的每日三餐。回想起来这段日子我们过得是很惬意,特别是回来材料写好上交牛科长审阅通过休整那几天,逛逛街看看电影(没有国产电影有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的),会会上海老乡,难得有如此放松。李、张二位都是有文化有抱负的年轻人,彼此很投缘,说得来。

(待续)

编者的话:

这篇连载的作者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54年前,他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山西省晋东南工作。报到后他先是在长治县林移大队插队当农民,后复分配至小常公社供销社当营业员,继而又分别在长治市食品公司肉联加工厂制药车间、厂办公室,公司办公室工作,直至1978年秋调入长治市广播局任广播站编辑。这样算来,他自大学毕业以后,在长治的基层单位居然整整耽了10年!作者10年之后在新闻岗位上曾受命筹建过长治人民广播电台并主持过电台工作,后调任长治日报社副总编直至1997年南调回其出身地浙江嘉兴。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8)

插队当农民

作者南下时年已逾五十,因此,他常说自已参加工作后的黄金岁月是在长治度过的。今年年初,作者在上海儿子家过冬,不期遇疫情被封,百无聊赖之际,就顺着前些年写过的《初到林移》,陆续将其在长治其后几年基层生活的点滴回忆整理成文发给了我。他不过是想为那些荒唐岁月留下一点文字印记而已,也不希望这样的日子重演!

营业员太累了 我干上了营业员(9)

插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