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

《文学天空》网刊关注原创,传播优秀作品,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1)

原创图片摄影:鲁进先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2)

原创图片摄影:鲁进先

提起崔家大杨树,我村七十岁以上的村民,大都能绘声绘色地说出它当年的高大挺拔、威武雄壮,是我村有史以来最大的树。

解放初期,搞土地改革,把财主家的房屋、土地、浮财、统统没收,或充公,或分给穷人。一时间,财主们也和穷人所差无几了。该分的都分了,我村首富崔秉琪家的那棵大杨树也充公了。

那棵大杨树,就是茅盾笔下的那种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白杨树,别名傻青杨,又叫钻天杨。若把它与松、柏、金丝楠相比,它没有松柏树的坚硬,更没有金丝楠那贵族化的美称。但是,它也不缺乏质朴、温和,而且坚毅、挺拔。在当时,它肯定不是世上最大的树,但也堪称是树中的伟丈夫!

那棵大杨树,叫它白杨树、傻青杨,都不符合它的身份,它是名副其实的钻天杨。它有多粗、树干有多高、树冠覆盖面积有多大,体积、重量、树龄、以及总高度究竟有多高,没有留下确切的数字记载。老人们只回忆说,它的树干能有三四层楼那么高,需要五六个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围过来。老人们还说,当年他们从北京回来的路上,走到孙河就能看见它的树冠。孙河离我村大约20公里,能在那么的距离看到它,它的高度及其树冠的大小也就可想可知了。

大杨树既然充公了,上边决定把它放掉。原因是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物质匮乏。国家要搞基本建设,木材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正所谓:万丈高楼,非一木之材。滔滔大海,非一流之归。

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3)

原创图片摄影:鲁进先

要放这棵树,工作量可是不小。承接这个活儿的,是我村有名的木匠李茂林。这李茂林是个大能人,解放前曾在北京城里开过木材厂,据他自己说,不管多大的树,也不管要放的树是长在城里、山里、村里、大宅门儿里还是农家院里,更无论要放的树长在什么地势、什么位置,一句话:只有不好放的树,没有他不敢放的树。

这棵大杨树长在一个胡同里,两侧都是财主家的瓦房。瓦房虽然被分了,但是都还没有拆,所以放树这项工作是很危险的,弄不好会砸坏旁边的房屋,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施工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李茂林对这项工作胸有成竹,他先派人用绳子、木杆儿绑梯子,再派几个人登着梯子爬到树上去锯树杈儿,这个活儿称为“掉杈子”。树大,树杈儿自然就大。小杈儿及树枝好说,大树杈儿往下落可就费事、费劲了。这棵树,大一点儿的杈子盖房都能当大梁用。那会儿,农村也没有吊车,都是先用绳子把要锯的树杈儿拴好、拴牢,吊在其它树杈儿上才敢锯,锯断之后再一点一点儿的松绳子把树杈放到地面。为了提高工效,他就让打工的人在树上吃饭,吃的喝的都用绳子往上吊。杈子掉完了,该是锯倒大树干的时候了,为了显示手艺,他在胡同里的土地上划了一条线,声言放倒树干时,这树干必须倒在这条线上。如他所愿,粗大、高耸的巨型树干真就乖乖地压在了他划的那条线上。

参加放树的虽然都是本村人,他们平时路过、走到这棵树附近的时候,也都抬头仰望过它的高大。但是当巨大的树干横躺在地上的时候,人们还是不住地咂咂称奇。因为他们站在树干两侧谁也看不见谁,它的直径足足在两米以上。

树干被上边拉走了,派上了大用场。树杈儿、树枝都留下了。小一点儿的树杈儿盖房可以当做檩条儿、椽子、花架用,树枝是被村民们当柴烧了。它的大树杈儿在我村又派上了不小的用场,村里为学校制做了两个班的桌凳。两个班90名学生、包括老师用的讲桌儿一应俱全。桌子面儿,都是厚5厘米的独块木板儿,不用拼接。凳子面儿也都是独块木板儿,厚也是5厘米。桌子腿儿、凳子腿儿所用的5厘米厚、6厘米宽的木方子、以及连接固定桌子腿儿、凳子腿儿用的小横梁儿等等零材料也都出自它的树杈儿。笔者年轻,没见过那棵大杨树,但读小学的时候坐的凳子、用的课桌儿就是那套桌凳。

如果那棵树活到现在,它的直径可能会在3米到4米之间,很可能会更粗一些。它的高度会更高,树冠覆盖面积也会更大,站在北京城里的景山上就可能看见它吧?如果它长到现在,政府一定会把它当成文物保护起来。如果它长到现在,有可能成为顺义区最大的树、北京市最大的树、河北省最大的树,能否成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树也未可知。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它那高大、挺拔的雄姿永远定格儿在了老一辈村民的记忆之中,这种记忆值得我村村民代代相传下去。

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4)

原创图片摄影:鲁进先


本文由鲁进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者简介:

王晓丰的故乡散文(记忆中的崔家大杨树)(5)

作者鲁进先近照

鲁进先,男,1953年生。多年从事建筑事业,2013年退休。酷爱文学、书法、诗词,顺义区老干部局书画协会会员,顺义区作家协会会员,顺义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审稿:田也

插图:东方IC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文学天空》原创文学网刊第1期目录及优质留言入选名单

《文学天空》原创文学网刊第2期目录及优质留言入选名单

惊石文化传媒:惊石文库征稿啦!第一辑(共九本)

文学天空:小说征稿启事|征稿

张中信:母亲催我回老家|散文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花姐》|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匪妻》|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阴阳剃》|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匪殇》|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淫匪》|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匪道》|小说

张中信:《巴州传奇》之《鬼手》|小说

张中信:眷恋泥土|散文

张中信:流泪的木鱼|散文诗

张中信:情人谷|散文

孙百川:遇见|散文

程雪华:快递哥|小小说

梁居壬:“食惯嘴”豆腐炸|小说

「师恩」李国军:亦官亦文亦良师|散文

王培静:母爱醉心|小小说

李国军:路|散文

何民:小城挑水匠|散文

孙百川:水的印象|散文

张中信:二表叔的憧憬|散文

王述成:好好吃饭|散文

程雪华:叔叔,你找谁|小小说

葛余涞:月是故乡明|散文

张中信:城市,低处的生存|散文

赵琼:走过夏天|散文

张中信:城市的梦魇|散文

孙百川:当时明月在|散文

李立纲:绝密信函|小小说

李秀娟:雪落入地|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