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

世界上最大的惊喜,无非是好梦成真,心想事成。

在普通人看来,心想事成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可在作家张德芬这里,心想事成是一种做白日梦的能力,当然,她也具备很强的执行能力。

她曾经许下五个秘密心愿,结果两年之内,全部实现了。

然而她却发现,有些愿望实现后,其实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有时,愿望是以一种非常可笑的方式应验,有时甚至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你以为你想要的,未必是你真正想拥有的。

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1)

(书籍实拍)

她的著作《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以一种小说故事的形式,融合了心理学,吸引力法则,财商思维等多学科知识,让我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认知,帮助我们在人生路途上的关键节点,做出更好的选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读此书我最大的三个收获:

01

你一味追求的,未必是你真正想拥有的

小镇青年阿南对公主一见钟情,为了娶公主为妻,踏上了寻找秘密之旅,历经磨难寻找到秘密后,却发现自己爱的人并非公主,而是旅途中遇到的姑娘阿秀。

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2)

(图片来自书籍内页,侵删)

阿秀曾和他一同学习,一同探索自我,后来在自己被追捕时,阿秀还冒着生命危险来通知他逃跑。

当他得知公主到处寻他,要嫁给他的时候,吓得声音都颤抖了。因为此时,他心里放不下的人是阿秀。

人就是这样,常常为自己设定一个外界目标,拼死拼活的想要实现。最后才发现,当初拼命追求的并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我们想要的东西,最终可能变成我们想象不到的痛苦,或者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未必适合我们。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一味追求金钱,物质,面子的背后,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也许稳定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更多人想要的东西。

也许只要,多关注当下,多投入一点时间给家庭,给孩子,就能收获更多幸福。

可更多的人,宁愿让家人和孩子承受一次一次的失望,去多赚一些钱,转而又拿这些钱,去弥补对家人的愧疚。

向往远方,也要低头看路,更要问问自己的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

02

摒弃受害者思维,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阿南在旅程中,碰到一个农家女,教授了他一些独特的招式,连接自我,学会为自己负责。

农家女本来是个富家女,家庭条件优渥。不料父亲迷上赌博,输光家产,还和别的女人跑了,丢下母亲和四个孩子。

父亲跑后,母亲每日不停唠叨,酗酒度日,对父亲恨的咬牙切齿,而这样的行为也潜移默化造成农家女怨天尤人的心态。

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3)

(图片来自书籍内页,侵删)

她固守着自己是受害者的思维模式,不为自己生命中的任何事情负责,只会责怪别人,遇到做不了的事,只会无奈的说:“ 我没办法,我就是这样。”

不出所料,农家女也复制了母亲的人生,丈夫离家,她在绝望之下,准备带着孩子自杀。

后来遇到王子,在王子的指引教导下,才明白“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

一个人,只有懂得,我为自己负责,才是真正的成熟,所以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如果你不想为自己负责,只能推卸责任,去抱怨他人,把期待全部放到他人身上。

抱怨,不管是口头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受害者心理在作祟。

抱怨会让一个人处在被动位置,却忘记了去想办法。

学会不抱怨,摒弃受害者思维,学会全然为自己负责,才能主动出击,去掌握命运。

03

真正的自由,是解除错误信念,实现思考自由

多年前英国有一个马戏团失火,烧死了几头大象。善后时,有人发现,那些大象只是被一根细绳拴在一根细的木杆上面,然而那些大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苗上身,也不会迈出一步。

即使大象已经长大,可它仍然认为,自己早已被绑死,即使承受火苗的灼烧,仍然不敢往外迈出一步。

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4)

(图片来自书籍内页,侵删)

人,又有何不同。

从小到大,我们在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中吸收了很多资讯,不管对的还是错的,都被我们深埋在潜意识,变成了信念,形成了我们固有的人生模式。

像我,在半年之前,一直惯用粗暴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们非打即骂,造成了很深的伤害。

也许事后,我是有后悔的,但当时,处在事件中的我,是无知无明的,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养习惯从何而来; 不知道这种习惯对孩子们有多大的伤害; 我甚至不知道作为父母如何温柔的对待孩子。

后来,我无意中看到了武志红的视频,才开始反省。

经过了近半年的纠结,挣扎,我现在大多情况下,能及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发火之前,先调整自己,即便偶尔失控,也能很坦然的和孩子道歉。

道歉并不丢脸,知道自己过去错了,也并不丢脸。

人真正的自由就是,逃离错误信念的限制,理性的思考问题。

因为生存的需要,大脑对危机过于敏感,经常出现错误的念头,导致我们反应过度。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辨别脑袋里的声音,只听取正确的建议; 错误的,我们只对它说谢谢就可以了。

致早年的遇人不淑的自己(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避开人生最大的三个坑)(5)

(图片来自书籍内页,侵删)

写在最后:

入手张德芬的书籍后,我一直不敢翻开阅读,因为怕连接内心,怕自己的内心被触动,怕面对真实的自我,这本质上也是一种逃避。

谁痛苦,谁改变。最终,我还是决定面对。

一方面想提高认知,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想遇见内心的那个自己。

如果这个世界不能疗愈我,我愿意自己疗愈自己。爱自己,对自己负责,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时代在进步,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我们也要及时更正自己的应对方式,才能跟上这个时代,才能优于昨天的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