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

#奇妙知识季#什么才是中庸之道,1000年以来为何解释各不相同!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然而几千来以来,究竟是不是其原话不得而知,几千年帝皇统治思想下不合乎统治者皆被摧毁或者纠正,留下的仅仅是有利于天下稳定只言语,或许原话早已经被篡改也不得而知。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1)

且从这句话出发来说起,何为中庸,南宋程颐认为庸是不易,不变化,永恒不变的,那么在他这里中庸就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朱熹也认为庸是平庸,平凡,很普通的规律,当然还有别人的解释,总之就是中和,中正平和,不极端,执守中正的意思。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2)

其实很明显这是人类文明对人类行为准则的一个规范,不合理的都要被纠正,很明显已经不是道的本来面目,而是认为强加上去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组织,机构,就走了各种规则,对统治下的人民进行规范,起到教化的作用。

古来很多著作皆因为古之先贤,为继承并弘扬他们的意志,中庸一开始就是相传于尧舜禹时代的,尧传给舜的一句话就是“允执厥中”,啥意思呢就是执手中正之道,可见他是尧一生思想之精华,最核心的东西,也是一生摸索并且执行的东西。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3)

而舜传给禹的是在原基础上加了三句话,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微精唯一,允执厥中,可见他是对尧的话进行了解释的,毕竟远古时期没有纸,书写不方便,所以都是口口相传,而且传的都是核心中的各种,所以言简意赅,后来人们只是对其领悟解释。

舜对其解释领域后传了四句话,说出了尧没有说出的话,人心难测,可见做统一者并不容易,要经常琢磨人性,而人又是很复杂的,坚守中正之道,实则也是对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人类开始用文明来教化人民的时候。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4)

但是这样也是很难彻底教化,毕竟人是动物,有动物的属性,而用文明来约束这种动物本性也就有了人类文明,根据历史,后来的开国皇帝都是背这个准则而行的人,他们接着也用这个准则来教化人民。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而古人讲的小人实则是违背这种规则的人,也是道的另外一面,很多宗教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古之易经所讲的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和真谛(什么才是中庸之道)(5)

而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中和之道,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道,同样中庸也是永恒不变的核心东西,世间一切变幻无常,佛家讲得一切皆虚,而这虚就是变的东西,而实则是不变的,而这个不变的唯一就是规律,道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始终是不变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