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

对于熟悉湖南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湖南近代人才辈出,而且很多的英雄豪杰以及文人居士都是属于湘潭一带的人物。在湖南地区的这些英雄子弟们,不仅有着豪情万丈,而且敢于日月争光辉,对于这一个高产伟人的省份,几乎是包揽了近现代以来的大部分人才精英。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就有很多的近现代英雄从湖南地区发展起来。我们所熟悉的左宗棠,曾国潘,谭嗣同,彭德怀,贺龙,以及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都是从湘潭一带走出来的。究竟湘潭地区,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才能够让这一代代的英雄频出?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1)

人们常说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带领,或许就没有办法建立如今的新中国,但是如果没有风光如画的湘潭圣地,或许也没有办法培养出如此多的优秀人才。在我国的大好河川之上,其实也培养出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无论是广袤的天府地区,还是壮阔的高原地带,其实都在孕育着无数的豪杰。但是为何在这片锦绣的河山之上,唯有湖南地区能够培养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呢?

首先,国家要实现富强,首要的就是解决人民的信仰问题以及文化问题,只有人民的向心力足够凝聚,对于文化的信仰程度足够深刻,所有人才能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样的,如果祖国大地上的任何一个省份想要脱颖而出,都必须有独特地域文化,否则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在湖南省当中,自然也有属于它的地域文化,而根植于湖南当地的红色革命精神,便是湘潭大地上最为璀璨文化源泉。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2)

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词人屈原,曾经流传千古的著作《离骚》,《九歌》等等,其实都是出自湘潭文化的最早形态。在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时代,他就有了崇高爱国情怀,以及为国献身的精神,哪怕让自己尝遍百世轮回,而在当时的湖南人心中,他们也早已深深的种下了这样的爱国种子。并且在屈原的笔下,他也曾经挑衅过秦王,表示无论大秦帝国如何强大,依旧有无数的楚国勇士与你进行斗争和抗衡。而对于流传古今的湘潭一带,人们愿意为命运抗争到底的精神也是延绵至今,流淌在每个湘潭人血液当中。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3)

但是湖南人正式走进历史舞台其实也有着机缘巧合,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涌现出大量的文人墨客或者是英雄豪杰,而是自打曾国潘之后,才出现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有如此的变化呢?主要原因还根植于当时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的清朝还算兵力强盛,早期的八旗军还是比较凶悍的,但是到了咸丰帝时期,八旗军其实早已腐败不堪,内部人员散漫,而且根本就不是太平天国这一群老百姓的对手。咸丰帝看着自己的江山即将拱手让人,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允许各个地区带着自己的军队搞团练,而曾国潘就是在那个时期强大起来的,他所率领的湘军,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因为朝廷不愿意发放军饷,因此在湘军的眼中,他们只会将曾国潘作为自己的领导,而不是将咸丰帝放在眼里。而后来曾国潘率领自己的乡村,打败太平天国,直接攻破了南京地区,还将太平天国这数十年来积累的财富占为已有,不过这笔钱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到了曾国潘口袋里,没有历史明说,但是这笔钱确实在那之后就不知所踪了。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4)

曾国藩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其实也没有那个勇气和实力跟曾国潘叫板,何况当时曾国潘所率领的湘军,个个都是刀口上舔血的精兵强将,而且对曾国潘而言,朝廷既然不发军饷,自己凭什么要将这笔钱上缴呢?因此,曾国潘便将这一笔巨额财富,直接拿回了湖南老家,而也正因如此,湖南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古代一直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当一个人得到了升官发财机会后,他一定会回到乡里,提携同村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共同致富,并且为自己所用。

因此,曾国藩不仅带领了自己的湘军打出了名号,同时也在清政府的朝堂之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既然自己已经有实力和能力跟清政府叫板,那他就更加不遗余力的提拔当地的人才。不仅帮助湖南地区新建了许多学校,而且从四海八方邀请了众多名师进行讲学,一时之间,湖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而且形成了非常不错的学院气息,而在过程当中也培养出了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才。在这个阶段当中,黄兴等人便得到了重点提拔。

黄兴毕业于长沙城南书院,而后被张之洞直接送去日本深造,出生于长沙时务学堂的蔡锷师承梁启超。包括宋教仁,后来也是留学日本,这对于其他省份的人来说,想要进入学堂已经是痴人说梦,何况是还有机会留学生造呢。加上当时湖南地区的教育经费,在那个时期来说,几乎等于全国其他省份的教育支出总额,在如此强大的资金支持之下,湖南地区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或许也不合道理了。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5)

黄兴

因此在基础教育上的巨大投入,加之有曾国藩等人的大力提携,以及在同一时期,湖南地区所塑造的人才都是能够吃苦耐劳,愿意舍身赴死,有一股不服输的冲劲的人才。所以在种种历史因素诱导之下,湖南地区自然人才辈出。当时的湖南除了有英雄豪杰之外,女子也不甘示弱,巾帼不让须眉的杨开慧,谢冰莹,黄静汶等等,这些无不是我们新中国的开创者,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对于当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此外,从整体的历史进程来看,湖南人自始至终都有着属于他们的坚持和内敛,对于他们来说,骨子里就有着一份冲劲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并且面对挫折与困难,从来都是不屈不挠的向前挺进,而不是选择畏畏缩缩,曾国潘在湖南人当中,并不是天资聪明的那一类人,而且上学的时候,也几乎是老师最为头痛的学生,但是他在打仗上却有着过人的天赋,凭借着自己不怕输的劲头,硬生生的将太平天国耗死,不仅将我国的大半河山收复,而且也成就了一批人才,后来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其实也是凭借着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才得以实现。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更是体现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尤其是长沙会战当中的三战三捷。当时是我国军队第一次将日军逼迫到平原地区进行对战,而对于抗日的总体走势来说,是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而且对扭转整个抗战的局势,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包括后来蒋介石直接将投降的地点选在了湖南的芷江,就是为了能够纪念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杰出英雄,一齐做出了优秀贡献的湘军子弟兵们。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6)

根据数据统计,在湖南人3000万人口当中,仅有210万的湖南子弟兵,而这个数量则仅仅是低于四川的子弟兵数量,在全国排行第二,如此庞大的基数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而在杨度所发表的一首《湖南少年歌》当中,曾经这么说道,假如中国有一天会亡国,除非湖南子弟全数牺牲在战场之上。而这一首诗歌之后,在影视作品当中也有相同的表述,如果中华要灭亡,那么一定是湖南人先死绝,如此豪情壮阔的话语,何尝不是这些英雄豪杰对于国家的热爱写照呢?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而这自始自终就根植于湖南文化之中。

之所以湖南人才辈出,而且走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由于他们文化积淀所导致的,在毛主席所写的《论持久战》当中,就是根据湘潭文化那份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行的描述,对于湖南人来说,千百年来,他们都将这一份敢与天地一争高下,敢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以及在祖国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化身成为主宰。国家命运主心骨的精神,其实都是在湘潭文化之中有所体现。

湖南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湖南人为何能够英才辈出(7)

如果将湖南省比喻成一个有真性情的人,那么它的脾气一定是倔强且坚韧。湖南人有着无所畏惧,始终坚守信念的宝贵精神,而且在真理面前,他们也永不服输,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是在战争和灾难面前,他们也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愿意牺牲自己也要守护国家的土地。

而今的湖南,也是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在世人眼前,橘子洲好漫山红遍,颇有当初毛主席指点江山,挥斥方酋的即视感,也希望更多的湖南人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承与延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