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1)

春节期间,相信许多朋友都收到过亲友发来“心想事成”的祝词和寄语。在日常祝福中,这话大家也同样经常能够听到。

“心想事成”,的确是一个让人充斥着遐想、充盈着希望、充满着憧憬的好词。那么,“事”果真会伴随着人的“心想”而成吗?现实给出了需要正确释义的结果。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2)

“心想事成”作为一个成功心理法则,由与卡耐基一起创造“PMA”(自信成功)程式的美国激励大师拿破仑.希尔最先明确提出。其公式是:V=S W P。题解:成功(V)=自信(S) 意志力(W) 积极之心(P)。意思是:心想--努力行动--才可“事成”。

这就是说,任何事情要有“想”,也离不开“想”,但仅仅靠想是不够的,想过之后还必须付诸努力行动。如果只把“心想事成”当真,以为心有所想则事事必成,一天到晚躺在床上想入非非,盼望当“诸事顺遂”、“万事如意”的小确幸,期盼着梦想成真,等于把美好的祝愿变成了唯心主义的命题,必然是荒唐可笑的。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3)

“心想”与“事成”,从哲学的角度看,它表示的是一种追求与结果、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但是,这个“变”与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毫不搭界。美好的愿望要结出丰硕的果实,主观的向往要达到客观的目标,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心想”必须能够得到社会性的认同与支持。人从本质上讲,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人的属性所决定,只有把个人利益融入社会利益之中,把个人的追求汇入人们的奋斗之中,才能获得动力和支持。脱离社会需求的“心想”和“追求”,结果只会成为没有用武之地的“屠龙术”,因无市场而自灭;离开社会和群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一门心思为一己之利钻营,甚至把个人行为与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仅会一事无成,而且也难免身败名裂。“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从心违。”陆游在《送芮国器司业》中的这句古诗,形象地道出了“心想事成”所不可缺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4)

其次 ,“心想”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能力确定合理的目标。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的是,事业有成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更是向人们展现了各种诱人的成功和机会。有人学有所成成了学界、领域的翘楚,有人经营有道成了一方富贾,有人政绩显赫成了一地长官。在别人的成功面前,一些人便坐不住了,也给自己描出了种种未来的蓝图。“志当存高远”,这无可厚非。但是,不少人在设计个人前途时,却忽视了“量体裁衣”,忘记了“有多大锅贴多大饼”这句古训。比如,明明自己只适合种庄稼,却偏偏要整天想着造飞机;明明自己只是一个打铁的“料”,却偏偏要学关公舞大刀,结果陷入了“心态浮躁”的境地。“人贵有自知之明。”别人的成功,有别人的条件和机遇,轮到你身上则不一定能行。凡成功之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成功轨迹,每个人还是应该头脑清醒,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定能够实现的目标为好。这样,才有可能享受“心想事成”的快乐,除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无端烦恼。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5)

再次,“心想”与“事成”之间最关键最根本的环节是实践,把所思所想付诸行动是“心想事成”最不可缺少的条件。一位伟人早就有言:“思想从来不能实现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就得有肯于实践的人。”现实生活中,全面小康是全国各族人民挥洒汗水干出来的,社会幸福是大家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个人事业的通达也是付出无数心血和体力的结果。“正在家中坐,天上下馍馍”,是懒汉的幻想;指望求助于神灵“不劳而获”,只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来都是大道、正道。闭着眼睛空想,历来是最没有出息的。周恩来总理青年时期就写诗自励:“坐着谈,何如起来行!”(《生别死离》)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想得靠谱,干得在行,靠诚实的劳动去奋斗,肯于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不使美好的祝愿落实,真正进入“心想事成”的佳境。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6)

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对“心想事成”早有定论:“吾心信其可成,则无坚不摧。”现实生活中,什么人最值得人们尊敬呢?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这样的人:“能说能行”,有一颗“无坚不摧的心”。

当年曾经有一位皇帝,曾问过一位哲学家:——谁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呢?

哲学家的回答,出乎皇帝的意外。他说:——“谁能这么想,便能这么做到的人,是最快乐与幸福的。”

祝别人心想事成的短句 心想事成是个好祝词(7)

“心想事成”需要这样的人,也必然属于这样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