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76年9月18日下午,中华擎天之柱——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现场的国家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的人数高达100万。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

图1

3点钟,哀乐响起,恸哭之声使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皆伤。

但就在百万人同时肃立的时候,却有一位特别的女士坐在椅子上进行哀悼。而且,她的椅子是国家领导人亲自搬来的。

这位女士到底是谁?

她就是宋庆龄先生。

那么,宋庆龄先生为何会有如此特殊的礼遇呢?

巾帼勇士

宋庆龄先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位慈祥、和蔼、犹如母亲般温暖的女性。但是,她在前半生中所要面对的险恶和艰辛确实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

她出生于1893年1月,和毛主席虽是同年,但却长了11个月。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2)

图2

自幼优渥的家庭环境使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和追权逐利的姐姐宋霭龄、妹妹宋美龄不同,宋庆龄自年轻时代就对阶级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远大的理想

否则,她不可能在22岁时不顾家庭的强烈反对,嫁给了比她大27岁,和她父亲几乎同龄的孙中山先生。

新婚是在1915年,孙国父在那时的处境并不妙。“二次革命”新败,国家政权被北洋军阀窃取,孙中山可以说和“一穷二白”差不多,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为革命献身。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3)

图3

对于年轻的宋庆龄来说,“名、利、权”统统地没有,结婚时她就知道将踏入彼时中国那暗无天日的政治漩涡。后来,她回忆当时的决定时说道:“那是对英雄的敬仰,想为解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就是那个可以解救中国的人,我想帮他”。

此言毋庸置疑!看看宋霭龄和宋美龄,彼时年仅22岁的宋庆龄可谓大家千金中的执牛耳者,她有1000种选择过上皇后一般的生活,但她却如此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这点已足够伟大。

而且,事实证明,宋庆龄并不是一位只会空喊口号的美丽图腾。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4)

图4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临时大总统。

很多人羡慕宋庆龄的国母身份,认为这份荣耀是如此的绚丽夺目。但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年代,作为一位被枪炮指着的国母,感觉还那么“哇塞”吗?

没听错,不只是枪,还有炮!

1922年6月16日凌晨,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发动叛乱,叛军枪炮齐发,大举进攻总统府和孙中山夫妇居住的粤秀楼。

有3个月身孕的宋庆龄为了不连累丈夫,不顾孙中山的反对,让卫士们连拉带架强行护送孙中山先行离开。分手前,她义无反顾地对丈夫说道:“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孙中山!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5)

图5

泪目!

随后,她和50名卫兵冒着四周围叛军居高临下的密集枪弹,一直在总统府坚守到清晨。天亮了,叛军开始用野战炮轰击,但宋庆龄仍然等到永丰舰开了3炮证明孙中山已经顺利抵达后,她才决定和卫士们进行突围。

他们要通过一条500米的小道去总统府的后花园才能脱身。而就是这500米,他们从上午8点一直走到了下午4点,期间,有2颗子弹从宋庆龄的发髻边呼啸而过,隐蔽房间的屋顶都给炸塌。

当叛军轰开总统府大门,大喊着“杀了孙文”冲进来后,宋庆龄和仅剩的几名卫士看准机会夺路而逃,但最后仅剩她1人。在大街上遍布着老百姓的尸体,宋庆龄在离叛军最近的一次时,只能靠躺在地上装死才躲过了一劫。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6)

图6

直到第二天早晨,宋庆龄才化妆成农妇,在朋友的帮助下抵达永丰舰和孙中山汇合。虽然暂时脱险,但不幸的是,这一通折腾使宋庆龄小产,并永远丧失了生育能力。

九死一生,巾帼不让须眉,了解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才能理解为什么在日后,宋庆龄即便是身处白色恐怖的深渊,仍能大义凛然,镇定自若。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而“国母”这顶“凤冠”之重,也不是普通人的心脏能够承受。

这次教训使孙国父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和建立自己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所以在宋庆龄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开始积极与苏俄、我党进行接洽,共商救国大计。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7)

图7

当时的国民党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元老们更多的是代表地主、买办的利益。所以,当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大政策时,他在国民党党内是遭到了占大多数的右派分子的激烈反对。

当时,只有宋庆龄、廖仲恺等占少数的左派人士对孙中山鼎力支持,国民党右派则闹着要退党来进行威胁。而且,很多人还都对宋庆龄进行游说,想通过她来影响孙中山。不过,宋庆龄顶住压力,力助孙中山完成了国民党改组。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开始。

但转年,孙中山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永失吾爱”的宋庆龄当时只有32岁。

但,她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实现丈夫遗志的历史重任!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8)

她将为“拯救中国”贡献毕生的精力!

哪怕前方是阴云密布,哪怕前方是惊涛骇浪!

向老朋友致敬

随着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国民党的右派反动势力蠢蠢欲动,不但召开了非法的国民党“一届四中”会议,还想在上海另立山头,公开反共。

宋庆龄洞若观火,对这帮人的野心早有预见,所以在孙中山逝世后,她一直率领国民党左派与我党坚定地站在一起。

在1926年1月8日的国民党“二大”会议上,宋庆龄作为主席团主席进行了铿锵有力地演讲。她提出同志们要团结一心,不要受个别小人的挑拨。要齐心协力,共同实现孙中山的遗愿。

在演讲中提到孙中山时,宋庆龄忍不住哽咽,全场无不动容,在提到“三民主义”的时候,全场肃然,并沉浸在悲痛之中。

宋庆龄庄严而义正言辞的声音使参会的毛主席和邓颖超大姐在多年后都记忆犹新。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9)

图9

这次大会中,宋庆龄挺身而出,有力地团结了国民党左派与我党的同志,并严厉惩戒了国民党右派分子。在此基础上,她又力促北伐成功,并在北伐期间,发起成立了红字十会,组织前方对受伤将士的救护工作和在后方医院的医疗工作。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宋庆龄率领国民党左派人士坚定地与我党站在一起,与毛主席、董必武等同志发表联合通电,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反动行径。

汪精卫策动的“七一五”反革命事变爆发后,宋庆龄随即发表声明,大骂这两个革命事业的叛徒,并宣布自己与他们彻底决裂。在白色恐怖之中,宋庆龄再次挺身而出,成为众多左派进步人士中的一面光辉旗帜。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0)

图10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八一”南昌起义中,宋庆龄也与我党并肩战斗,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和毛主席等22位人士共同发表了号召所有革命者团结起来的宣言。

当时,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可以说是权势滔天,很多人都纷纷倒戈,投入蒋介石和汪精卫的怀抱。而且,反动派已经杀红了眼,这帮人的道德上限已经大大低于普通人道德的下限,即使暗杀宋庆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与此同时,我党的实力还很弱小,宋庆龄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力挺我党的英勇斗争,可谓是为了革命理想,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此,她与我党既是朋友,更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1)

图11

于私,她坚决反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这个革命的叛徒。在蒋介石的日记中,这个叛徒一直称宋霭龄为大姐,但是从来不敢称呼宋庆龄为二姐,一直以“孙夫人”代之。由此可见,宋庆龄巨大的威望对蒋介石产生的震慑作用。

不过,宋庆龄对待这位妹夫在政治上却从来没客气过。1931年回国后,她就努力营救过很多身陷囹圄的我党党员和进步人士,例如陈赓同志。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民族大义,宋庆龄为促成国共联合抗日而积极联系和奔走。1936年9月18日,毛主席亲自写信,向她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2)

图12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大姐夫孔祥熙曾经找到宋庆龄,想让她发一份谴责张学良和杨虎城,同时要求放了蒋介石的声明。但宋庆龄告诉他:“张将军做得对,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而且会走得更远!”硬是把孔祥熙给怼了回去。

但为了抗日大业,宋庆龄还是摒弃前嫌,积极斡旋,终于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并成功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战胜利后,毛主席毅然赴重庆进行和谈。在仅仅抵达两天后,毛主席就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登门拜访宋庆龄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战友,而宋庆龄则到大门亲自迎接。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两位革命领袖更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言谈话语充满了无尽的默契与共鸣。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3)

图13

在会谈中,毛主席对宋庆龄在最困难的时期为边区和我军提供的巨大帮助感谢衷心的感谢。同时,毛主席强调“和为贵”,并表达了通过“和谈”来实现国内和平的信心。宋庆龄深表赞许,并说到:“您有信心,那么我们也有信心!”

1946年7月,在蒋介石刚刚发动全面内战后,宋庆龄就发表声明,在呼吁和平的同时,也呼吁美国停止对蒋介石的援助。这份申明,犹如重磅炸弹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美国还就真地暂停了对蒋介石的武器援助。虽然只是暂时,但也可以看出宋庆龄巨大的影响力。随后,宋庆龄回到上海,并通过自己的号召力为解放区提供了大量物资帮助。

1949年6月19日,就在解放事业即将胜利的前夕,毛主席又亲笔写下一封书信,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大计。

虽然信中只有短短的109个字,但通篇毛主席使用了诸如“先生、请教、仰望、趋前致候”等大量敬语,对这位亲密战友的崇高敬意和真挚情谊跃然字里行间。随后,周总理也亲笔手书了另一封邀请信,这两封信则是由邓颖超大姐亲赴上海当面转呈给宋庆龄。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4)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5)

图14

6月30日,在上海召开的庆祝我党成立28周年的大会上,宋庆龄抱病应邀出席,并带来致辞,致辞的题目为“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全篇,宋庆龄使用了6个“致敬”和1个“万岁”,向我党革命事业的胜利表达了最真挚的祝福。

因为宋庆龄身体的原因,这份致辞由邓颖超大姐代为宣读,虽然时长只有5分钟,但却9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结束后,全场热烈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向这位始终与我党坚定不移地站在一起的孙中山夫人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6)

图15

8月28日下午,毛主席特意穿上了只要在重大活动中才穿着的浅色中山装和胶底皮鞋,并亲自前往前门火车站。

4点,一列火车徐徐驶入北京前门车站。

火车刚一停稳打开车门,毛主席就快步登上列车,紧紧地握住了一位特殊客人的双手,朗声呼道:“庆龄先生!”

10月1日,宋庆龄登上天安门城楼,在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终于成功了,丈夫孙中山终于可以瞑目了!

15天党龄的优秀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曾多次提出成为共产党员的申请,但因为考虑到党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毛主席只能婉拒,宋庆龄也深表理解。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7)

图16

1976年1月和7月,83岁的宋庆龄往返于上海和北京2次,悲痛地参加了周总理和朱德老总的葬礼。

但刚回上海没几天,在9月9日,她又收到了毛主席逝世的噩耗。

10日下午,宋庆龄不顾病体,飞抵北京,并于11日、12日和17日三次参加毛主席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守灵,痛哭到无法说话。

18日下午3点,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肃穆举行。起初的时候,宋庆龄还能强撑病体斜靠着杜述周勉强站立,可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身体不住向下瘫软。见此情形,中央领导连忙搬来椅子请她坐下继续参加追悼会。

这样,宋庆龄成为唯一坐着参加毛主席追悼会的人士。

1981年5月15日一早,卧病在床的宋庆龄再次向前来看望的王光美同志表达了入党的意愿。党中央则召开紧急会议,批准了她的入党申请。

5月29日,宋庆龄先生病逝于北京。

虽然,她的党龄只有短短的15天。但邓小平同志把她赞誉为我党的优秀党员!

追悼会的仪式是怎样的(追悼会现场全体肃立)(18)

图17

6月4日,按照宋庆龄先生的遗愿,她的骨灰被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陪伴在了父母的身旁。国家为她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国葬仪式。

铮铮鸣劲骨,落落绘灵姿。

宋庆龄先生永垂千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