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1)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2)

应征入伍

——献给和我一起1979年入伍的战友们

作者:刘碧波

1979年我高中毕业,成绩还不错的我由于种种原因与大学生涯失之交臂。正不知何去何从之时,征兵工作开始了。那个年代军人在人民眼中的威望和社会是非常受人崇尚和敬重的人,入伍当兵也是许多人的理想。从小我就喜欢军人,向往部队的生活。上学时,哪怕是能头戴一顶军帽,或身着一件绿军装,那都是令人非常向往和骄傲的事,不过这在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基本上只能是一种奢求。同学中只有军代表和南湖机场的子弟才拥有这份荣耀。在那个年代,有的人为了抢一顶别人的军帽居为已有,甚至被公安机关拘留。由此不难想象当时军人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了。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3)

1979年2月,我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当时全国都在进行战备教育,在学校,我们这些懵懂青年在接受战备教育时,个个热血沸腾,激情燃烧着爱国主义思想和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战争一直延续到1985年。其间苏联和越南的关系非常亲密,由于大国间的战略博弈,北极熊极有可能从我国北疆发难。为了加强北疆的防卫,新疆军区和沈阳军区开始了大幅度征兵。适逢我们高中毕业之时,在失去了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兵缘从天而降,一种看似自然的机缘让我顺理成章地既圆了我儿时的梦想,又适时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我想,书以后还会有机会再读,当兵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恐怕就这一次。于是我偷偷的在学校报了名。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4)

参军报名只是第一步。必须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择优征收。首先,要志愿报名,组织调查,体检合格,家庭走访,政审定兵等一系列必须程序后,优胜者才有可能被应征入伍。作为家里的独儿子,报名参军首先要得到家长的同意和支持。父母当然是希望唯一的儿子能留在他们身边,儿远行母担忧,我想天下之父母偕同此心。但我决心已定,经过软磨硬泡,不断的和父母沟通,终于打通了第一关,毕竟父母也是通情达理明白大道理的人。说实在的,那时我的年龄在我们应届毕业生中算是比较小的。小学跳了一级,加之当时的生活条件不算好,自己还挑食。又瘦又小的我能否通过体检还是一个大问题,现实特别担心的是体重能否达标。我们体检是在武昌区紫阳湖游泳池那里进行的,报名参军的同学和其它街道报名参军的一起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一等待各项严格的体检。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5)

一早上起来时,担心自己的体重不能达标,吃了一大碗蛋炒饭,多喝了几杯水,以增加体重,其间一直憋着不上厕所。一直坚持到体检结束,才如释重负地一泻千里(玩笑)。但值得庆幸的是,又顺利的过了一关,之前的担心也化解了。

1979年11月的某天,两位身着四个兜军装的部队首长来家中走访,了解家庭情况,家长意见,个人想法等等。通过他们的介绍,知道了他们所属新疆某炮兵部队。两位首长,一位是李松山副连长(后晋升为青海省军区司令员),一位是刘全福炮技师。新疆当时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那样的遥远而神秘,戈壁沙漠,白雪皑皑,人烟稀少,它的北面还盘踞着一只虎视眈眈的北极熊!但是,我决心下,不管它是否艰苦,是否遥远,是否笼罩着战争的阴霾。我已心如燕子飞,志如勇者动,就是想参军!就是要当兵!部队领导的到访,让我惊喜若狂,心中暗藏的喜悦无法表达。我知道,一般只要部队首长来走访,基本上当兵没问题了。家访简单明了,当着两位首长的面,我也简单明了地表示:为保家卫国,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家访结束后,我送首长下楼,从此有幸与两位首长结缘。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6)

作者与李松山合影

在汉征兵期间,他们基本上两三天都要来学校武装部办理有关征兵的事宜和家访,这样我便有了一个多接触他们的机会。每次他们来学校武装部,恰好要经过我家门口,我只要看到他们来了,我就会跑过去跟着他们,和他们套近乎。后来,李连长他们家访时就喊上我给他们带路,甚至让我去了一次他们接兵住的四0一招待所。在那个年代,华农的人坐公交到市内叫“进城”。四0一招待所在八一路上的小洪山,我当时也是第一次去,觉得很好奇。说实在的,1979年的武汉交通不是很方便,华农在郊区,唯一的22路公交车从武昌火车站到华农,还20分钟一趟。到四0一招待所还要转两次车到水果湖下,然后步行500米左右才到。但这一次的受邀到访却成了我一次难忘的经历,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2014年李松山司令员来武汉,我还特意开车送他去看了一下四0一招待所,故地重游,他一下车就直奔他曾经接兵住过的楼层和房间门口,四处看了看,颇有感触,非常高兴,这里曾经留下过他年轻时矫健的身影和足迹。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7)

1979年11月28日我接到了武昌区武装部下发的入伍通知书,通知第二天上午到武汉汽车标准件厂集中并领取被服和点名训话。自己当兵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回到家后,晚上兴奋的觉都没睡好,时时回忆玩味着整个征兵过程,仿佛做梦一样。第二天立马穿上没有领章帽徽的新军装和全家人一起直奔司门口,在当时算好的照像馆”虹光照像馆“照了一张全家福和一张单人照,这张珍贵的照片一直到现在还保存完好,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怀念,因为从那一刻起开启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征程,军旅生涯成了我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财富。

2020.2.16

作者简介

应征入伍通告(应征入)(8)

刘碧波 1962年10月出生。我79年应征入伍,在新疆军区陆军五师炮兵团指挥连服役。1981年复员回武汉, 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

五师魂平台:来自身边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情感,连载自己喜欢的故事。为作者提供展示平台,为读者提供阅读平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交流纽带。《五师魂》平台,大大宣扬了《五师》的辉煌,讴歌了从《五师》锤炼出来的英雄的广大官兵。《五师魂》不仅唤起了《五师》退伍军人,对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军营的美好回忆和部队大家庭成长经历的眷恋。同时,激励了那些退役后,奋斗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曾为《五师》官兵的退伍军人的奋发和上进。《五师魂》平台上传播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是《五师》的光荣,是"五师军人"的骄傲!在此,感谢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关注、投稿、阅读、建言【五师魂】的许多老首长、老战友及亲属、子女,恭祝我们五师每一个曾经的军人,亲属、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