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

何赛阳/文并摄影

我的老家廿三里最有名的佛教的胜地是祝公岩。它三面环山,坐东朝西,位于义乌市区往东17公里,居华溪村西边。祝公岩北靠型似纱帽的武岩山;东北方向是华溪森林公园;西南方向是廿三里街道办事处。南方是我的老家,拥有22栋明清古建筑的中国传统村落何宅村。

义东人喜欢这里,是因为它把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景观融合为一体。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1)

竺阳夕照、卧佛楼、历代碑刻是祝公岩三大块最值得看的历史遗迹。

“武麓胜境”碑坊:刻有楹联“苍松葱郁阳光沐浴武岩山;青烟芬芳竺阳夕照卧佛楼”;“一岫凌霄迥不侔,岩岩体势望如鍪;横铺万绮光疑垒,丛绣千花彩欲浮”。

“武麓胜境”牌坊前方,是一条原始的隧道,隧道前后茂林修竹青翠欲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2)

“双飞蝴蝶”:穿过隧道,就到了祝公岩。祝公岩以石室雄伟奇险、景色秀美怡人著称。洞前有两块巨岩突兀,像翩翩欲飞的蝴蝶,人称“双飞蝴蝶”。

竺阳夕照:祝公岩景色千姿百态,当夕阳西下,你可以携亲朋好友,站在千年古洞口,看到大半个廿三里。再看落日晚霞,看云展云舒,你也可以看到浮躁的人生百态。如果你还有一颗博爱的心,有一颗宽广的胸怀。你会庆幸,眼前宁静的世界在无声地告诉我们,须时时洗涤自我、净化自我的道理。

祝公岩(竺阳洞)是一座丹霞地貌、环形断面形成的三层石窟洞寺。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3)

石鼓洞:位于第一层,分为里洞、外洞和边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形状奇巧,最大的洞叫“石鼓洞”,深约10米、宽约5米、高2米多,面积50余平方米,有五间房子大小,里面光线明亮,可容百人。各个洞又有巷弄相连相通。主洞岩壁上塑有十多尊佛像,守护着芸芸众生。可是碑记上说的傅大士塑像已经淹没不见。

竺阳洞中冬暖夏凉;夏日里洞外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而洞中却凉风阵阵、清爽舒适。如果你是一个有悟性的文人,很可能坐在骆宾王、宗泽、虞复、虞守愚曾经坐过的石凳上,伶听各位乡贤先辈,用吴越方言中典型的义乌廿三里方言与你对话。这几位又是官员学者,又是哲学宗师的前辈的教诲,会让你感谢自然的造化,感慨沧海桑田,领略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4)

“圆通宝殿”:位于一层最北,建于1998年,高两层,三间两弄,琉璃瓦顶,气势不凡。“宝殿”周围由雕花石栏杆环绕。内塑有“千手观音”雕像一座,高达3米,旁雕32个观音菩萨化身,全用樟木雕刻而成。“木观音”高1米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圆通宝殿”四个字由许文巨题。大殿石柱上有金武清的撰联:“寻声救苦大慈大悲,随处化身不生不灭”;有石成国题字:“紫竹林千秋佳茂,白莲台万古英灵”。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5)

“祝公庙”、“关帝庙”、“财神庙”、“胡公庙”:位于第二层,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卧佛楼:在第三层石窟上,有一座大卧佛,头上戴一顶“螺丝帽”,身穿绿丝绸衣,威严庄重。卧佛长13米,高2米,慈眉善目,成侧卧状。他静静地卧在里面,他的手支着头。他睡了几千年,他睡得那么香,显示了一种超然和洒脱,似乎还在笑话“熙熙而来,嚷嚷而去”的追名逐利者。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6)

卧佛楼两旁各有一尊佛祖,穿着红色绸衣。卧佛楼北侧有缅甸国赠送的观音菩萨像玉佛一尊,高2米。

在卧佛楼和玉佛楼之间,还有石臼、石枕、石床、石鼓等许多神话故事里的造型,有很多奇特的传说。据说,在这个石臼上椿米,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石枕旁边的岩隙中,你偶尔会发现:有股小小的清泉流出,在炎夏烈日里,如果躺在光滑的石床上,你一定可以做个好梦。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7)

六角亭:位于第三层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各有一个六角亭。左边这个较新,由青石筑成,六根石柱上雕刻着对联;梁上绘有宝龙戏珠,单龙飞舞。其中有行龙,有坐龙,有飞龙,龙的周围还画着着流云火焰。

目前祝公岩利用石窟建了二十多间休闲用房,这里旖旎的风光,还有卧佛的灵光,吸引了许多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

祝公岩外有一道围墙,围墙边有一口池塘,池塘的四周挤满了太阳花、美人焦、玫瑰花,茂林修竹常年青翠欲滴。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8)

碑匾石刻:在竺阳洞一层洞顶岩壁上,有竺阳洞主明代虞国奇所书“云山石室”、“漱石枕流”、“禅岩”等石刻;地上北有明代万历义乌知县周士英撰书的《祝公岩记》,以及《竺阳夕照》赞诗碑刻;南有明代兵科给事中、云南参政、征仕郎、翰林院检讨虞德烨撰写的“祝公岩记”石碑;两块石碑面对面竖立。外面还有明代崇祯义乌知县熊人霖的《竺阳洞》赞诗碑刻;有清朝乾隆年间鹤州虞恩绶所书“云飞”等石刻。

据说,竺阳洞主虞国奇在此筑舍,竣工之日欲题“枕石漱流”四字以命名。众目睽睽之下,他错写成了“漱石枕流”四字。虞国奇在众人面前碍于面子,将错就错自圆其说道:“枕头有水能净耳,石旁有水可洁容。”得到众人赞许,遂照刻于岩壁之上。

皇姑洞石窟(义乌这个天然神秘石窟洞)(9)

“高下悬岩细路分,玲珑洞整满天星;溅飞几滴全疑雨,烟绕层峦半杂云。磴转林深钟馨冷,苔封树老苾刍芸;道人住锡知何代,瑶岛蓬瀛此地闻。”这首周士英的“竺阳夕照”诗,是劝人沉心静气,放下人世间的纷扰,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去论禅修心。

祝公岩,以其异洞和奇石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游客。有人游罢赞曰:“佳哉,此岩也,岂非天造地设!”

祝公岩传承了义东的文脉。以此为中心,由此往北四公里,是骆宾王的祖居地李唐村;往西二公里,是下枫塘骆宾王墓。往西北五公里是宗泽先祖居住地,宗泽出生地新厅石板塘;往西五公里,是宗泽求学的起点廿三里,华溪村也是宗泽后代生活过的地方,至今还有马槽等遗迹。祝公岩有义乌著名知县周士英、熊人霖的碑刻、诗作。更多的是华溪虞氏众多的如雷灌耳的虞氏乡贤:虞复、虞仲恭、虞守随、虞守愚、虞文诩、虞怀忠、虞国镇、虞德烨、虞国奇、虞恩绶等的孝亲故事、励志传奇。遥想当年,多少社会名流曾经云集于此,读书作文、教书育人?

祝公岩的碑刻中,蕴涵着许多做人做事和读书治学的道理。每次到祝公岩,我都喜欢对照碑刻思考:佛与禅宗的智慧博大精深,在这些碑刻里,有大量的辨证思辨内容,我看到古人著文,大多是以修心为目的,希望清洁自己的内心。希望对自己做人处世方面有所启迪,有所增益。

游玩祝公岩,我看到了一代代廿三里乡贤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行走,也是心与景的贴近,是情与境的融合。

祝公岩让我浮躁的心得到宁静,让我回归本真,回归自然。由此悟出了一点做人的道理!

希望我的朋友也到祝公岩看一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