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

龙脉是指起伏的山脉。山脉的外形和龙的外形有几分相似,所以我国的风水学将这样的山脉称作龙脉。

我国著名的龙脉有昆仑山龙脉(祖龙:龙脉之祖)、天山龙脉、长白山龙脉、峨眉山龙脉、太行山龙脉、秦岭龙脉、黄河龙脉、长江龙脉等。古人看来,每条龙脉上都有龙,或者孕育着龙。

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1)

部分皇帝称帝后,害怕自己或子孙的江山,被其他的龙抢去,他们就会尝试着去摧毁龙脉,例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派懂风水的刘伯温,到各地去为他毁龙脉。刘伯温为朱元璋毁掉了龙山龙脉、黄河龙脉等99条龙脉,但忽略了东北龙脉,最后大明江山,被东北的满清夺取了。

同时,我国的部分帝王,死后喜欢将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龙脉上,目的是庇护子孙江山永固。埋葬有帝王的龙脉,会被其子孙小心保护起来。例如满清,为了保护龙脉,不让人开采鞍山铁矿。

王朝覆灭后,龙脉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也没人去保护它了。

不少帝王的陵墓,被后人偷盗等,破坏严重。我国古代埋在龙脉上的这三个人的陵墓,却无人破坏,原因是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得,一个挖不了。

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2)

一、 黄帝

我国最不敢挖的陵墓,是轩辕黄帝的陵墓。

黄帝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冢风水轴线面朝东南,同桥山、子午岭和祖龙昆仑山龙脉走向完全吻合,也符合我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黄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华夏民族的另一个始祖炎帝,和黄帝是同时期的部落首领。黄帝在阪泉之战击败炎帝后,两个部落开始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民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2年,秦灵公时期,就开始祭祀黄帝了。之后,官方和民间一直不断祭祀黄帝,这使得没人敢挖黄帝陵。

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3)

二、 秦始皇

我国最挖不得的陵墓,是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冢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陵墓中有很多宫殿,里面装饰着很多珍宝。秦始皇陵墓周边,还分布着许多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就要多达400多个,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其中之一。可见修建这座陵墓让百姓承受的负担之重。

为了修建秦始皇陵墓,秦每年要从各地征调70万劳力,巅峰时期,劳力要达80万之众,用时39年,才将其修建完成。秦二世为了避免陵墓的秘密泄露,还将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在了里面。

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4)

秦朝灭亡后,项羽进入咸阳,一把大火烧掉了秦始皇陵墓的上层建筑。据说秦始皇陵墓中灌有大量水银,项羽不敢去挖掘它。后世盗墓贼,也不敢打秦始皇陵墓的主意,让其至今保存完好。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功绩的千古一帝,他灭六国,统一中国,还设立郡县制、设立皇帝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对我国后世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同时,秦始皇南平北越,北击匈奴,扩大了我国版图。秦始皇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修建长城、修建秦皇陵、修建阿房宫,焚书坑儒、滥施酷刑等,不顾百姓的死活,让天下苦秦久矣,导致秦二世而亡。

历史上被挖开的陵墓(古代葬在龙脉上的三人陵墓)(5)

三、 乾陵

我国最挖不了的陵墓,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乾陵陵园的南北墙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3米,西城墙长1438米,总面积接近240万平方米。

关中有唐朝的十八座陵墓,17座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破坏严重,只有乾陵保存完好。古今盗墓贼,也曾打过乾陵的主意,但没有人能挖开乾陵。最典型的例子,是黄巢曾动员40万大军去挖掘乾陵,都没有找到陵墓的入口,最终无功而返,几十人的盗墓团伙,更就没能力了。

李治是我国古代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对内,他在长孙无忌等人的辅佐下,开创了永徽之治。对外,他灭掉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扩大了唐朝版图。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正统女皇,她开创殿试、武举和试官制度,还奖励农桑,改革吏治等,是个有谋略、有作为,能知人善用的女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