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实体店如何度过前三个月(我是真的劝你不要开实体店了)

实体创业真的不易,即使你说有再多店的生意看起来很好啊,不少人买房买车啊但是不可否认,自疫情发生以后绝大数的实体,尤其中小微的实体是步履艰辛可是生意就是这样,当没有十分清醒的认知,就是看什么生意都像是隔着一道墙,墙里的人想逃脱,墙外的人想进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开实体店如何度过前三个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开实体店如何度过前三个月(我是真的劝你不要开实体店了)

开实体店如何度过前三个月

实体创业真的不易,即使你说有再多店的生意看起来很好啊,不少人买房买车啊。但是不可否认,自疫情发生以后绝大数的实体,尤其中小微的实体是步履艰辛。可是生意就是这样,当没有十分清醒的认知,就是看什么生意都像是隔着一道墙,墙里的人想逃脱,墙外的人想进来。

今天微信上一个商场商户群的红点又频繁地亮了起来。弹出屏幕的是:某某轻食品牌这两天关门了?不会吧?能拿回押金吗?......他们这些内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因为大概率上,他们已经错过了我那个好时期,现在选择撤退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谈判余地。

我还记得去年的5月后,我加盟的品牌在这个新商圈不仅没有任何回本迹象,还开始出现营业额无法覆盖租金水电的情况,我立马开始和商场沟通降租问题,当然同步也在想办法扩大收入来源,开拓其他外部客源的团购单和外卖的强运营,把部分员工赶出去地推谈合作。然而后续2个月仍然无果,看着这个商圈白天晚上安静地可怕,周末短暂的提升也不过是杯水车薪。7月果断提出如不能降租就立刻撤离,然而貌似商场方完全不在意这件事,就像对待一个在耍小脾气的孩子由着他自己闹一会,反正那些“无理”的需求肯定不会满足的。

后续过程对接的人员换了三个,但是没有任何正式的反馈,无非就是口头说不可能降租金的,那我说我要撤场,然而他们就继续装作听不见,问急了就说我们要向上反馈或者尽可能跟你们品牌联手推出优惠券啊给多一两个屏幕帮做推广啊之类的。天晓得那个时候我自己往里面垫了多少钱做了多少外部客源的拓展动作,这个也是合伙的一个弊端,你亏钱的时候你根本没法开口让其他人跟着你继续往里面投钱。

最后也不再指望别人,果断强硬要求尽快确定我可以撤场时间,不再做任何无谓的讨论,只沟通结算金额问题。我本是一个很温柔的人,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让自己尽可能地把损失降到了最低。拿回了原本所有的租金、物业、水电押金、装修押金来抵扣未支付的房租水电费。当时我算是第二批果断撤场的商家,前面还有一些三四楼的品牌,他们都非常安静地离场,有几家还是开了才三个月?

我所在的商场群,其实就是那二三十家入场了一年多仍然赚不到钱的那一批,至于其他没进群的几十家赚不赚钱我不知道。我撤场的时候引起了小小的轰动,毕竟我是在一楼的店铺,他们有一楼的,更多是三四楼的,租金便宜点但是客流量也会更弱点,更多是靠饭点时间。那他们是为什么在我离场后天天抱怨,却还一直在呢?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是肯定每月的利润还是有一些的,即使还没回本;第二点就是品牌只走商场路线,对商场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第三点就是如果是个人创业者,经济实力还是相当,还能耗得起。

其实我也不在意这个商场的招商多失败,我撤场后,同类型产品的店在不到100米内多了三家,我原本旁边那家新起之秀当初因廉价走量超越我的品牌也从一家独大变得叫苦连天。还有一楼步行街清一色全部奶茶店,我也是好奇这些店如何存活下去。我也不介意别的商店怎么存活,如果有好的营销方法和品牌树立学习即可。但是我回顾自己的大胆创业试验,总结了很重要的两点,与大家共勉:

一、创业是真的九死一生,生无非都是类似的,不能因为生存者偏差忽略那个九死是死得多么千姿百态。一定一定要真的了解你创业的是什么行业,一定在创业前就要入行学习,不是理论层面而是实践层面。如果想做烘焙,请先去烘焙店打工,了解原料和进货,了解店面运作和人员成本,了解店面营销和成本利润计算;如果想要开花店,去花店当学徒,了解客户从哪里来,了解进货成本和渠道,了解花店的成本和收益来源。妄想加盟就可以一帆风顺那是真的痴人做梦。如果不是有金矿,请不要加盟,因为加盟的费用其实就是找人帮你筹备开了个店,不出一周,最多一个月,这个钱的作用就不起作用了,你刚开始的甩手掌柜作为只会让你加速后面的关门大吉。

二、及时止损需要初创者花最大的勇气。当然这是跟性格、敏感度、认知能力十分相关的,我见过不认输或最终惨淡收场或起死回生的,但是尽快体面止损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尤其对于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创业者。

创业固然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但是它是兼具风险和收益的,而且很重要的在于人为因素,怎么从把控者自身开始降低风险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个初创失败的人,我不想直接表达支持或者不支持年轻人创业。更应该去剖析的是你创业准备得充分不充分,你了解创业的具体内容吗,你清楚自己运作的目标和需要付出的运营成本吗,前期投入很大可能打水漂的成本是多少可以接受吗,你可持续发展的考核期规划在什么时间点......还有自身的状态和期待都要非常清晰,脑子一热的开始都是会和预期渐行渐远的。脑子不够清醒的人是无法创业的,只有理想却缺乏执行力的人是无法创业的,因为你创业的每一天都是支出和流入博弈的一天。开业的初期收入再高,都只是过眼云烟,不会自然而然地可持续下去。

幸存者偏差是普遍存在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向往美好的事物,也更乐于相信自己就是成功的一个,只有跌倒过才会理性去对待。我也愿自己不消极,即使摔过跟头,也能带着憧憬和向往,向内反思谨慎,向外努力生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