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两会感受(红土涌动创新潮)

赣州市两会感受(红土涌动创新潮)(1)

“悬挂飞驰”的“红轨”,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用机器人生产的机器人……一批科创新成果精彩亮相,“赣州制造”更加出圈。

“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一批科创“新物种”活力四射,“赣州印记”更加鲜明。

院士“帮帮团”、周末工程师、科技副总……一批科创“追梦人”接踵而至,“赣州磁场”更加强劲。

赣州市两会感受(红土涌动创新潮)(2)

如大潮奔涌,似细雨润泽,赣南红土地正涌动着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全市上下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江西建设和科技创新赋能行动,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跃升之路。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中,赣州“科技创新”指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

提升能级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8月底,世界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兴国正式竣工。这列不通电也能“悬挂飞驰”的列车,见证了赣南老区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的不懈努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赣州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创新平台提质、硬核技术支撑等七大工程,持续放大创新能级,全市上下重视科技、崇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创新投入更多了——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2021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0.71亿元,比2012年翻了四番多。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人才、科技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设立持续增长的创新赣州专项资金,支持各类主体开展科技创新。2021年,赣州研发投入强度达1.71%,首超全省均值;研发投入经费71.3亿元,居全省第二。

创新版图更大了——

赣州开展重点产业重大创新平台“清零”行动,建立动态评价和择优支持机制。2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44个省级创新平台和载体、16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市创新版图中的闪亮“明珠”。今年4月,赣州高新区“一区三园”管理改革启动,园区总规划面积从52平方公里增至102平方公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发展。

“项目为王”势头劲——

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头部企业,赣州大力开展科技招商,今年举办了中国(赣州)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赣州市(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推介会等招商推介活动,中国生物技术、深圳大族数控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成功落地。目前,全市有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项目205个,总投资946亿元,建设进度超时序进度。

企业拥抱“技术流”——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赣州培育建强科技企业群体,孚能科技、好朋友科技、富尔特电子、裕丰智能等44家企业入榜独角兽、瞪羚企业。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067家,居全省第二;累计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多家,居全省前列。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竞相崛起,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赛道中刻下鲜明的“赣州印记”。

伴随着密集的创新鼓点,赣州奏响转型升级“强音”,传统产业迈向更高端,新兴产业步入快车道,“1 5 N”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22.6%、26.7%。

优化生态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7月、8月,江西省现代家具产业、稀土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先后在南康区、赣县区成立。两个联合体共吸纳43家单位加入,聚焦全产业链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这是赣州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成果结晶。

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营造更加适宜的“气候”,赣州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热带雨林”,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金额80.5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赣州13项科研成果荣获2021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以改革破堵点,创新创业更有底气。

“补助更多了”“证明不开了”“‘衙门’好跑了”……赣州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形成科技创新赋能“1 N”政策体系。今年2月出台的赣州科技新政20条,激励政策基本覆盖科技创新全要素,大多实行“免申即享”,为创新主体松绑减负。其中,针对“揭榜挂帅”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及项目产业化,每项支持力度达500万元。各地积极推行链长制、政企圆桌会、重点科创项目“1 3”项目长帮办、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实现科技服务精准对接。全市累计投放科技贷款6.73亿元,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养在深闺”,一边是企业苦觅新技术。如何把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转向“货架”?赣州建设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赣州科技大市场。该市场自运营以来,共整合科技成果信息5万余条,征集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27条,对接省内外高校及技术服务商473家。同时,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缩短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上犹县发挥教育部对口支援帮扶的优势,协调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13所知名高校,与15家重点企业携手深耕研发路,玻纤复材首位产业营收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

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稳定可及的政策环境、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创新创业开辟了大道通途。今日赣南,新技术、新产品“无中生有”,新业态、新应用蓬勃兴旺。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用竹屑制备石墨烯,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性能芳纶绝缘纸……在一些领域,“赣州制造”逐步从“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愈发令世人瞩目。

引育人才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看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创新”,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稀土集团赣州稀土龙南冶炼分离有限公司萃取车间班长涂爱鹏备感振奋。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他先后组织实施了有机再生、氢氧化钙皂化等稀土分离萃取新工艺,助力全市稀土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就像挖矿,过程艰难,但成功后活水就源源不断而来。”涂爱鹏说。

振兴的赣南,求贤若渴;创新的赣南,海纳百川。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引擎,赣州引育并举、强化保障,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大军正加快集聚。

9月2日,12名院士齐聚赣州,以交流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送上金点子,并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如今,院士“帮帮团”已成为活跃在赣南大地的硬核力量,他们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入股、建立工作站等形式提供精准服务,为赣州发展添“智”更添“质”。市委、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促成众多院士及团队专家前来把脉开方。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9个院士团队、2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最强大脑”,完成了一批项目孵化及成果转化。

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赣州广泛对接北上广深创新资源,推动各县(市、区)、龙头企业建设“科创飞地”“人才飞地”,吸引更多人才工作生活在外地、创新创业在赣州。秉持“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理念,赣州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建设“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组织实施“科技副总”计划,吸引更多人才定期不定期前来指导创新、实施项目。

赣州还着力探索市场化招才引智新路,提升人才、项目落地效率。通过“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引才模式,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一次性引进30名“85后”教授全职落户,招聘了227名本科以上科研人才,迅速形成医学科学服务、宠物食品经济和宠物药品三大板块。上月揭牌成立的赣州人才集团,以“人才、服务、资本、产业”为运作机制,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

实施“苏区之光”“赣才回归”等人才计划,兴建人才住房,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建立市级直接联系专家库……赣州以“妈妈式”服务,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获批组建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9个;全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增至1852名,本土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5人,3名外籍专家荣获省政府“庐山友谊奖”。

一家精心育才、诚心用才的企业,是充满活力的企业;一座真心爱才、用心待才的城市,是开拓创新的城市。赣州,正以开放合作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张惠婷

编辑:黄松林 编校:刘福群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