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1)

孔子讲“乐天知命,故不忧”,又讲“五十而知天命”。其实大部分人读到这些都是懵懵懂懂的,更多时候对于命运的直观印象,大概就是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浩瀚无际的星空让人觉得自己很渺小,总感觉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主宰着自己。

古希腊人曾说:“向命运大声叫骂又有什么用?命运什么也听不见。”的确,当人在现实面前无计可施、一筹莫展的时候,就会埋怨命运,但命运看不见也摸不着,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篇文章里,我们从最原始的命运观说起。

原始的命运观

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产力还极其低下的时候,命运好像是由各种神掌控着的。水有水神、山有山神、土地有土地神,打雷有雷神,人在这些神灵面前是卑微无助的。这些神灵好像还特别爱发怒,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他们。所以原始社会里,或者说人的集体潜意识里,有很多关于神灵的禁忌。

为了讨好神灵,人们必须向神灵献祭,所以就有了各种祭祀。祭祀的程序极其复杂,必须有专门的大祭司来完成。当然这指的是集体行为,在个人行为上,可能就是家里摆一些贡品或者内心里面做一些祷告。据说在印度,这种多神崇拜的文化还是很强大。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2)

理学与理性的命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智力的不断提升,对于神灵的盲目崇拜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理性主义的崇拜。从神灵崇拜转换到理性主义的崇拜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人类的文明确实因为理性主义的兴盛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从未有过的自信和豪迈。

就像西方人说的一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看起来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说的,其实背后隐藏着另一层意思,就是人类终于可以不用再依靠神灵的恩赐了。因为人类发现,以前觉得很无助的东西,不过是因为暂时还没有发现背后的道理。只要发现背后的道理,地球我也可以搞定。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定理,人类只要能够发现事物或宇宙背后的所有定理,总有一天,我们人类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也是古人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3)

在东方,朱熹说“性即理”。虽然朱熹没能从这里发展出科学,但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和西方的启蒙理性主义其实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超越于人类之外,有一个普遍的理,人需要去做的就是发现它。虽然一个偏向于外在的理,一个偏向于内在的理,但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但很多人对于这种理性主义还是有警惕心的,《明儒学案》里记载,明朝的曹端在谈到朱熹时说:

朱熹说理之于气,就好像人之于与马,马一出一入,人跟着一出一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就是死人,谈不上万物之灵;理就是死理,谈不上万物之源。

由此可见,理学或者理性的胜利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迷惘:如果一切都是既定的,那么置人于何地?西方的牛顿其实也想到了这个,但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牛顿最后一头扎进了神学的殿堂,试图证明上帝是存在的。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4)

心学的命运

心学的代表其实就是陆九渊和王阳明,所以叫“陆王心学”。心学某种程度上是对理学的“拨乱反正”,理学没收了人的灵性,心学又将其夺了回来。

心学里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还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人由原来“理”的附庸,一下子又站了起来。那感觉就好像原来是低着头做人的,现在终于可以昂首挺胸了。但问题来了,心学怎样去面对世界?答案估计读者也想到了,就是“良知良能”。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5)

但是后人很快就发现,心学有很大的流弊。心学里的“良知良能”往往像电光火石一样让人无法把握。更可怕的是,由于良知良能难以把捉,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老百姓又可能回到那种原始的神灵崇拜命运观。明代胡居仁曾说:

现在的人说到心,便要求见本体,察见那寂然不动处,这是有问题的。古人只言涵养,言操存,什么时候说过要“察见”?如果要求察而见其心体,内在便互相搅乱,反而无主了。

可见心学在发展中,无法向老百姓大范围推广。可能只有那些天资聪慧过人的,像王阳明这样的人,才能发现良知良能。但老百姓更多的是普通人,你让他们如何做?不知道如何做还是好的,后期还会滋生一批伪心学,打着得道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

从这一点来看,心学又不如理学,起码理学是有一个可以把握的“理”,这个理是实实在在的,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去研究察看,总能有点收获。而良知良能这个东西,即便你一辈子去追寻,也不一定见到一点消息。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6)

命运的追问

人类从古至今,对于命运的探索大概走不出上面这三种模式。第一种命运观是人类的灵智处于蒙昧未开时的产物,这里无需多论。

心学和理学的争论,有点类似于佛教里,神秀与慧能的差别。神秀主张“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目的是去明那个理;但慧能却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因为慧能的这个见地,认为慧能是有资格传他衣钵的。

其实我们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理性主义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因为这个“理”是可求可察的,如此人人皆可实践,在这种人人皆可实践的前提下,人类才有可能不断进步。事实上,历史也正是这样走的,人类从蒙昧时代慢慢向今天发展,就是得益于理性主义的胜利。

哲学家芝诺曾说:“命运是一条无尽的因果链条,万事万物皆因此而赖以生存,世界本身的发展也遵循着这一准则与因果关系。”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7)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的话,可以试着想一下马克思讲的不同社会形态。人类从原始社会一直发展到今天,经历好几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的衍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天道的运行,至于说哪里是天道的终点,谁也不知道。

而心学从某个角度讲,其实代表的是个人的命运。在东方,往往都是少部分人得悟大道,但这样的领悟很难像科学一样普及开来,成为全人类的命运。这也是东方文化越走越难的问题所在。

心学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个人的命运,但又不全是。人在发现理的同时,还有夺天地造化之能,人虽是造化之产物,却有生生不息、参赞天地之化育的潜力。这其实就是古人一直讨论的”天人之辩“。

儒家的理想是人人做圣人,社会成大同。这本身也是人道对天道的参赞之功,天道有其轨迹,人道有其志向,人道如何参赞天道,这需要人的智慧去完成,有点类似于熊十力说的”天待人而成“。也是孔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对于熊十力说的”发展本体之潜能“,孔子早就说了,其实就是《论语》里开篇的“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所表示的意思,我们今天的人,当成是复习的意思,这个是有问题的。

孔子所言的知天命是什么样的智慧(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8)

这里的习其实有点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校正自己的认识,再用校正后的认识进一步的实践,如此人的潜能不断提升。这种实践是天与人的不断交互,也是智慧在当下的不断展现。

每个人的潜能都不一样,有人擅长科学,有人擅长教育,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潜能后,不断的去提升和扩充,从而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而且这种实践并不是盲目的实践,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静待其时,述而教化后人。就好像文中子曾感叹道:

甚矣!王道难行也。吾家顷铜川六世矣,未尝不笃与斯,然未尝得宣其用,退而咸有述焉,则以志其道也。

当然每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像圣人一样有远大理想,所以他们的实践都不一样,但所有人的实践最后汇成了天道,天道又反过来作用人道。

由上可见,孔子所讲"五十而知天命”,其实指的就是他对“天人之辨”的领悟。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也就是在当时的那个“天"下,孔子的理想是很难实施的,他所能做的只是把他的思想写下来流传后世,让更多的人明白。渐渐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他,并且像他一样行圣人之道。

本篇文章为本人学习中的粗浅思考,仅供参考,感兴趣者,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