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

第60期

编者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上海法院的资深法官们为百余家企业量身定制的法治宣讲系列活动开始啦!

为贯彻落实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做深做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牵头一中院、二中院、三中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共同举办“法进百企护民生”法治宣讲系列活动。7家法院选派法官以公众开放日、法律讲座等形式,为涉外企业、归国华侨企业、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企业、金融企业、中小企业等百余家企业提供针对性的特色法律活动,通过精准化司法服务,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0月2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交流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上海金融法院一批精选案例也火热“上新”。来自法律、金融业界的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企业法务等1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结合案例,针对金融纠纷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1)

此次活动是上海法院“法进百企护民生”法治宣讲系列活动的第九场,也是上海金融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

<<<点击查看视频>>>

主题演讲 圆桌讨论

从案例出发研讨热点话题

“什么是独立保函?”

“什么情况下构成独立保函欺诈?”

“法院对于止付有着怎样的态度?”

……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2)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3)

在法治宣讲环节中,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符望首先针对“独立保函欺诈止付实务解析”作主题演讲,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孙颖彦从本行一起独立保函纠纷案例中分享了启示。

“涉外独立保函”无疑是此次演讲的一项热点问题,当被问到为何选择独立保函作为分享主题时,符望介绍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特别是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很多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进行重大项目投资时,不可避免地会与“独立保函”打交道。

“一些不太了解这项制度的企业可能会在国际交易中面临风险,选择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介绍,也是希望金融机构和企业更规范地运用这一制度。”符望说。

在各类金融法律纠纷中,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纠纷与私募基金纠纷是其中体量比较大的两块,也是市场研究与法律争议的热点所在。两场圆桌讨论围绕这两个主题就此展开。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中的损失如何计算?”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包括哪些?”

“私募有限合伙人对赌的性质和效力如何认定?”

“私募有限合伙人对赌是否受合伙企业法的约束?”

……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4)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5)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三级高级法官张文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私募证券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羲、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凌云;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单素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肖宇、上海紫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欢在圆桌讨论中,分别结合案例发表了观点。

案例上线

借力国际知名法律数据库加大传播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由上海金融法院、威科集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承办的“‘上海金融法院第二批精选案例(中英文)’威科数据库上线发布会暨金融纠纷热点问题研讨”活动上,上海金融法院精选的第二批15个典型案例(中英文)火热上线。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6)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肖凯介绍,此次上线的15个案例涵盖范围广,涵盖证券、保险、银行等各个金融领域;涉及交易类型多,包括信托通道业务、涉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期货强行平仓、私募有限合伙人对赌、质押式证券回购、独立保函欺诈止付等多种交易形态,在统一裁判规则方面具有示范意义,受到金融市场、法律业界的充分肯定,一些案件还得到国际金融法律界的关注和认可。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自2018年8月20日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审理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金融典型案件,大力实施金融审判精品战略,通过司法案例厘清市场规则、引导交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创设解决金融纠纷的“中国标准”“上海规则”;不断完善与金融开放和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化涉外金融审判机制,发布“涉外、涉港澳台金融案件审判指南”及典型案例,统一涉外金融案件裁判标准,努力将上海打造成解决国际金融纠纷的优选地。三年多来,9起案例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全国法院十大商事、行政、执行、纠纷多元化解、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和全国法院十大影响性诉讼等。

“早在今年1月,上海金融法院就在威科数据库首次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截至10月份点击量达37190次、下载量9860次,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肖凯说。

他同时表示,法院借力国际知名法律数据库平台发布典型案例,旨在为国内外金融领域人士展示金融审判的前沿发展,加大国际传播力度,进一步稳定中外投资者在跨境金融纠纷解决的司法预期,扩大金融审判对金融市场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从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治软实力,为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20个法律案例(又一批案例上新)(7)

威科集团销售总监、应用顾问吕勇舟也在现场进行了推介。

为企业引路,向世界发声

这些案例分享意味深远

从具体案例与司法实务出发,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与会嘉宾纷纷坦言收获颇多……

作为一名资深法律顾问,来自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万夷芳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感悟。她表示,金融类法律纠纷有着多元性、复杂性、前瞻性的特点,此次上海金融法院“上新”的这些案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案例比法律更鲜活,通过精品案例的发布以及法官、专家学者对司法理念的分享,让企业在实践中有更明确的指引。”

万夷芳对独立保函这一部分的内容感触最深。“有关独立保函案例的介绍,揭示出中国法院在审理涉保函案件时,展现了尊重国际规则的态度。”

“通过这样一场活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个案例背后的故事,还能够感受到法院的专业性、务实性与国际化的视野。”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风控部总经理李一萌听完分享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从企业本身而言,鲜活的案例可以作为镜子来对照我们自己的工作,也能够从中提炼出一些对企业的实际运作与风险管理的有益建议与经验教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李一萌说。

来源|上海金融法院

文字:张旭凡、翟爽

摄影:陈伟

视频制作:李慧、黄琼华

责任编辑| 邱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