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1)

5月29日,演员沈国芳在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的演出中。

2019年5月29日晚,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在苏州沧浪亭进行公开表演。该版演出特点在于“戏随景易,人随戏走”,观众可以一边领略苏州园林的古典意蕴,一边享受昆曲的细腻优雅。

《浮生六记》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自传体散文,深情回忆了作者和妻子在沧浪亭畔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浮生六记》园林版,结合了昆曲艺术与沧浪亭园林景观,浓缩诗文、绘画、街巷、流水、藕荷、石桥钩织的苏州市井生活,将夫妻深情娓娓道来。截至目前,该版表演已成功演出80余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昆曲是现今活跃于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百戏之祖”的美誉。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年间,以“沧浪濯缨”之典故得名,是苏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2)

5月29日,演员在苏州沧浪亭表演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3)

5月29日,演员沈国芳(左)、张争耀在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三折戏《秋兴》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4)

5月29日,演员张争耀在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二折戏《夏灯》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5)

5月29日,观众在观看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四折《冬雪》。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6)

5月29日,观众在观看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三折《秋兴》。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7)

5月29日,演员在苏州沧浪亭表演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8)

5月29日,由沈国芳饰演的芸娘和张争耀饰演的沈复(左)在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一折《春盏》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9)

5月29日,观众跟随演员们转换场景。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10)

5月29日,观众在苏州沧浪亭观看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第二折《夏灯》。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11)

5月29日,由张争耀饰演的沈复乘舟来到沧浪亭。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苏州有昆曲的园林(穿越千年的相遇)(12)

5月29日,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女主角沈国芳在演出前化装。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