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

↑ 点击上方“微美肥西”关注我们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1)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2)

打开肥西地图,你可以看见很多以“郢”命名的村庄,诸如“张大郢”“王小郢”“祠堂郢”“槽坊郢”……这成为地处“吴头楚尾”的肥西一个区域特色。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3)

郢,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一一郢都。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建国于商朝末年。

楚国以“郢都”名其国都,郢都却是几经迁徒的,先后位于丹阳、郢、陈、寿春等地。据《楚居》记载,楚武王迁都至“免”后,由于人口发展很快,城区不能容纳,武王就在“免”城附近的“疆浧”填湖围垦,来扩展城区居住地。“疆浧”原来有水,所以字从水作“浧”;填湖后成为陆地,就从“阝”,写成“郢”了。所以“郢”字前身来源于“浧”。到了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最后迁都于江准之间的寿春(亦称“郢”),就是今天的安微省寿县。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4)

楚国灭亡后,楚国遗民故国情深,为了纪念故国,就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也称为“郢”。后来,随着人口迁移,不同姓氏的民众来到一块地方择地始居,就用其姓氏加“郢”来称呼;后来还有一些使用具有标志性的地形、建筑物加“郢”来命名的。民众口称村庄,也往往称作“郢子”。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5)

肥西有不少地方使用“圩”作为地名的,诸如莲花圩、柳湾圩、沙滩联圩、刘老圩、张老圩、周老圩、唐五房圩……这里的“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沿湖沿河低洼区防水护田而筑的堤坝。一种则指村居,同“围子”、围绕村庄的用土石筑成障碍物,或挖掘深壕宽沟,围在里面的村庄就叫作“圩”了。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6)

肥西地处巢湖西岸,有派河、丰乐河流经境内。沿湖沿河过去多为低滩注地,先民为了垦殖田亩,在岸边多修筑圩提,阻挡洪水。据《宋史・叶衡传》:“合肥瀕湖圩田四十里。”又据《合肥县志(嘉庆)》记载:合肥有圩八十多个,其中今属肥西的就有:杨家圩、徐家圩、白露圩、莲花圩、临岗圩、阮家圩、沙滩圩、义成圩、杨坡圩(今杨婆圩)等三十多个,还有众多的小圩口。清末至民国的150年间,沿湖围滩又建成东安、五合、幸福、大兴等圩口。新中国成立后,历年开展水利建设,组织联圩工程,将众多小圩口连成一体,成为防洪能力大大增强的万亩大圩。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7)

作为居住地的“圩子”,一般始于晚晴时期淮军兴起之后。作为淮军故里,肥西地区走出了一大批淮军将土,经过平吴剿捻功成名就之后,这些准军将领功纷纷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他们利用战功封赏或掠夺、搜刮来的财富,在家乡兴土木、建庄园、购田地、置产业。由此,肥西各地建成了众多各式各样、规模不一的庄园、圩堡,从而形成肥西独特的淮军圩堡群。至今仍然保留基本格局、规模较大的圩堡就有刘老圩(刘铭传旧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老圩(张树声)、张新圩(张树屏)、周老圩(周盛波、盛传兄弟)、唐五房圩(唐殿至、定奎兄弟)、蟠龙墩圩子(刘盛休)、鸽子笼圩子(刘朝璞)、刘五房圩子(刘献唐)、叶大圩子(叶志超)、王家圩子(王孝祺)……这些圩堡大多建筑在丘陵地带的两冲之中,或山地的两山夹坳之间,以保证水源充足。圩子一般外环深壕,内砌石墙,四角建有碉堡,与外通行利用吊桥,圩子的防御功能堪称古城池的翻版。也有部分圩堡建在旱地,无外壕,则称为“早圩子”。当然,也有不少并非准军起家的富户豪强,也修建同一类型的圩子。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8)

圩堡内的建筑形式,则汇集了中国传统建筑学上的精华,体现了江淮民居特色。一般建有正厅、客厅、堂楼,内设书房、小姐楼、起居室,以及花园、菜园、库房和兵勇、仆人住房等上百十间,建造精细,雕梁画栋,花园则仿苏扬园林建筑,少数还有西式建筑设备。位于柿树岗乡的唐五房圩中,就保存有一座“走马转心楼”。

虽然年代久远,这些圩堡群原先的建筑物大多毁灭或损坏严重,但基本保持了原先圩子的建筑格局,少量存留建筑物尚能还原原貌。加之近年来对李鸿章、刘铭传、张树声等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作用的重新认识,这些既富有地方人文特色,又具有自然特色的圩堡群,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是一项有待于切实加以保护和着力开发的财富。

他们还关注这些:

1.与荷相约,7月我在肥西荷香廊道等你!

2.肥西5205名学生参加中考!和考生一起努力的还有他们!

3.筹集善款100万元!肥西县慈善协会精准扶贫项目资金集中捐赠仪式举行

4.凝心聚力再出发,精益求精再查摆——肥西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暨国家卫生县城推进大会召开!

长丰历史名镇(悦读地名故事)(9)

文章来源:庐州文化村

审核:张建春丨责编:张静丨编辑:常燕茹 曾固叶

主办单位:中共肥西县委宣传部

转载或合作请weimeifeixi2017@126.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