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


淫字,在现代汉语中,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这就不必赘述。

这个字,还有一些更广泛的意义,其中核心意思是肆意,过量以及非节制。那么,这种意思,为什么要被古人列为万恶之首呢。这源于一种东方的哲学思维。

中国古代的哲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许多智慧,而其中之一,叫做过犹不及,也可以说是知足常乐。这种智慧在论语中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孔子在评价子路和冉有的区别时,就已经提出过犹不及。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1)

淫,水字旁,表示和水有关。右边是一个"㸒"(yín)字,㸒的上边是一个"爪",代表索取;下面是一个"壬",按《说文解字》解释,壬的意思是徼幸,非分要求之意。和水相关,则淫的本意为雨水连绵不断。

而㸒又有非分之意,所以淫后来引申为侵淫、放纵、过度、无节制、贪婪。当然,淫和色欲是分不开的。在淫字出现后,它就成了婬的替代品,不过色欲只是其中的一个意思罢了。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2)

比如《淮南子》中载"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这里的淫指的是从平地冒出的水,大家千万不要想歪了。

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出自明朝的《增广贤文》,经过后人的增补,到清朝时演化成为"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

意思是:贪婪是万恶之本,人人皆有淫心,如果想一想都称其为恶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3)

因为人一旦有了贪欲,就会产生邪念,从最初放纵自己的言行,到做出超过底线的事情,衍生出种种恶行。这不仅会伤及自身,还会祸及他人。

自杀的白领,往往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而将屠刀挥向小孩子的禽兽,他一到举起刀,就会失去控制,而变成禽兽。而其根源,在于没有了控制而肆意妄为。而有度,就是从根源上控制这些悲剧的发生。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4)

伤害他人,是一种失去控制的犯罪行为,这样的现象很容易理解,很多人以为,我只是影响到我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只是我个人的事情。就不算恶了吧。

其实,这也是一种恶的源头,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的同时,也在伤害他人。古代有一句俗话,叫做人的身体要是受到了损害,而让家人难过伤心,这就是一种不孝顺的表现。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5)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在漫长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会让人产生更大的欲望。

但是,这些欲望还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只要那些以损害别人为目的的欲望,我们是坚决要抵制的。

那些合理的欲望,对人对于没有伤害的欲望,我们也是要节制的。

总之,只要我们能控制住自己,能调配好自己。我们就可以避免"万恶淫为首"的悲剧的发生。

而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的天理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的天理就是自己的“良知”,只要是按照良知做事,就是存天理,良知不允许做的不去做,就是灭人欲,人最大的障碍是自己。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6)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事情不符合“我”的预期。 “我执”越重,人越痛苦。 但是一旦学会放下,学会控制,“我执”自然也就消失了,你的人生,自然就参悟了、洒脱了。

看似玄而又玄,晦涩难懂,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你将会比别人多出不一样的关于人生、事情发展的感悟。

王阳明这一道理,能懂的人太少,但是当你懂得了,你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洒脱和聪慧,这也是王阳明的魅力所在。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王阳明的心学,可以看下面这一套书:《知行合一心学智慧》

这套书是四册的,全面讲述了王阳明心学内容以及后人对心学的推演、注释。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7)

厚厚的一大摞,帮你全面了解王阳明以及心学的智慧

这套书既有原文,也有注释的白话文,也有后人对其引发的思考,对心学的感悟,对人际交往、人生智慧与感悟都将带给你从来未有的体验:

王阳明对焦虑暴躁的处理方法(古人为什么说)(8)

白话文、文言文、注释、引申文一个不落全都涵盖

这本书四册68元,相当于17块钱一本,这68元能做什么呢?

饭店两盘肉菜都买不到,几包香烟的价格,却能让你阅读出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让你了解学生时代没有了解的儒家大家,文武双全的王阳明。

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不需要邮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